他一進門,就看見一個姑娘跌坐在蒲團上,正哭得全身顫抖,他站在門口,細心地向經堂內先看了幾眼,經堂內除了他與這位姑娘外,別無他人。
“姑娘,姑娘?你還好吧?”沈眾謹慎地站在門下沒進來。
馮傾城正哭得傷心欲絕,根本不想搭理這個不知打哪兒突然冒出來的素衣香客。
沈眾仔細看了一眼鍍金身的小佛像前供奉著的牌位,遂用力清了清嗓子,再次問到:“敢問,姑娘可是京城馮家的大小姐?……姑娘?姑娘?”
“你誰呀!”馮傾城擦一把眼淚,將方才那股悲傷全數化成了憤怒,回過身來,對著沈眾咬牙切齒到:“我是京城馮家大小姐怎麼了?沒看見姑奶奶正在這兒傷心呢嗎?你瞎嚷嚷什麼呀嚷嚷!”
沈眾被馮傾城這突如其來的轉變給嚇了一跳,他急忙向馮傾城拱手,下意識地磕磕巴巴到:“見過馮小姐,在、在下河州沈眾,乃是……乃是沈去疾同族的堂兄,不知馮小姐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在下可否有幸,能,能為馮小姐分憂?”
馮傾城的眼淚突然收住了,她一抽一噎的,隔著半個經堂的距離,高深莫測地打量起了沈東壬的次孫,沈有利的次子——沈眾。
……
河州城,沈家:
因為魏長安生病,本該回孃家的大年初二被她躺在床上躺了過去。
夜裡,因為白天睡多了的緣故,已經過了人定時分,魏長安還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鑒於坐起來時還會頭暈,她幹脆就躺在床上,閉著眼胡思亂想。
沈去疾進來時魏長安是知道的,因為怕見了面尷尬,魏長安便閉著眼躺著沒動,一副老孃睡得昏天黑地的散漫模樣,原本身上蓋得嚴嚴實實的被子,也因為她之前的翻身而漏了角,有涼意從縫隙漏進了她的被窩。
魏長安以為,姓沈的這個時候過來這裡是來取什麼東西的,結果,她卻清楚地聽見沈去疾的腳步聲最後停在了床邊,然後這人就在床沿坐了下來。
魏長安感受到了一道就算她閉著眼睛也無法忽視的視線,竟有灼熱之感。她放在被子下的手,也不安地攥住了身下純棉的褥子,姓沈的偷偷摸摸的要幹什麼?
魏長安不知道自己忐忑不安地過了多久,就在她要憋不下去,睜開眼質問沈去疾“你要做甚”的時候,有人在寂靜的深夜裡嘆了口氣,又給她掖了掖被角。
最後,當魏長安滿心以為姓沈的要離開的時候,一個輕輕柔柔的吻,緩緩落在了她的眉心處。
魏長安終於忍不住,驀地睜開了雙眼:“沈去疾,你在幹什麼?”
作者有話要說: 要不要寫生子??求給意見
第:不等5)
不知魏長安的發熱到底是退沒退,總之,當她睜開眼看著沈去疾時,她的臉色是紅得不正常的,甚至連耳朵、脖子和眼圈,也都在泛紅。
就在沈去疾撤回身子,慌亂得不知道該作何解釋的時候,魏長安驀地坐起來撲進了她的懷裡,並一口咬在了沈去疾那被衣領遮著的脖頸上。
沈去疾疼得擰起了眉頭,最終卻是沒有掙開魏長安,她只是伸手拎起棉被,小心地將魏長安裹了起來,怕魏長安冷不丁的再著涼。
沈去疾泯著嘴——唉,自己是個正常人,那些刻意的抑制總有不受控制的時候,以前不是沒有這般偷偷摸摸地接近過長安,只是這般被抓現,卻是頭一遭,要是長安不咬自己,沈去疾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大概是咬累了吧,魏長安松開口,嘆了一聲氣,順勢把臉埋在了沈去疾的頸窩。
她的後背隨著急促的呼吸不規律地起伏著:“你竟然不推開我……因為你自己的愧疚,還是因為對我的同情?沈去疾,餘年說的沒錯,你就是個混蛋,徹頭徹尾的大混蛋!”
聽著長安罵自己,沈去疾終於伸出雙臂,將裹著棉被的人摟進了懷裡,心尖顫抖著,良久才找到自己的聲音。
“……你父母,讓我,照顧好你,我只是不放心,過來看一下。”沈去疾松開手,終於狠心用力將懷裡的人推了出去。
可是你又何必來招惹我?魏長安回身靠在床頭,捏著錦緞的被面的手指指節泛白,她的聲音低緩,近乎如泣如訴。
“我琴撫七絃兮,商角徵羽,音不繞梁。我有識佳人兮,遺世獨立,匪貌名揚。我曾聞銀鈴兮,環佩叮當,莫擊心房,但不見窈窕長安兮,思之慕之,如痴如狂……”
沈去疾的雙手掌心朝上,手指微屈著散放在膝頭,眼簾微垂著,略顯涼薄的嘴角上,淺淺地掛起了絕不涼薄的溫柔笑意——被長安低聲呢喃出來的,正是她沈去疾多年前親手為琴曲《長安思》寫的《長安思序》。
為《長安思》譜曲填詞作序時,她曾經偷偷想過——《長安思》一出,必會像自己以前寫的那些琴曲一樣,為各家樂舞坊以及習琴之人所泛用——當長袖善舞的魏家大小姐也用《長安思》伴奏起舞時,她會不會在某一個瞬間,懂得了譜曲填詞之人內心最深處的那一方見不得光的愛慕?
如今魏長安當著她的面,將這些藏著她鄙陋心思的詞句字字珠璣地念出來,沈去疾倒真的有了些夙願已如的感覺。
只是不知該作何反應。
有那麼一瞬間,她真的想把一切都告訴魏長安——你愛慕著的沈去疾,那個一曲七絃名動十州的沈去疾,那個飽讀詩書卻揚言少年不望萬戶侯的沈去疾,那個年紀輕輕便將沈家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條的沈去疾!
他不是我。
她想告訴魏長安——你看,我同你一樣,是個女子。
然後,她想問魏長安——脫下“沈家大少爺”的偽裝的我,是你愛慕的那個人嗎?
答案不言而喻。
然後,她就能利用這個理由,堂而皇之地說服自己,放開魏長安,放下魏長安,因為有些東西,一旦見了陽光,就很難再願意回到黑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