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這種傳說,估摸著就是街談巷議的水準,倘若吳承恩真是如此,那麼他的構思水準也就僅限於街道辦幹部乃至鄉裡文宣幹事那一層,如何能寫出《西遊記》這樣的鴻篇鉅製來呢?
可為什麼說朱元璋會是“豬八戒”原型呢?
首先,你就要知道朱元璋的早期出身,他其實就是一個僧人,17歲他便出家為僧,足足做了七年和尚。
這段經歷,後來便成為了朱元璋心中的大忌。據說杭州有個教授,寫了篇文章,裡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等幾個詞,朱元璋居然就能看見且牽強附會,說“光”就是光頭,“生”就是“僧”,你這是在罵我當過和尚啊!速速拉出去斬了。
好嘛,可見老朱真是當過和尚了,那麼他的法號又是什麼呢?
據說是叫如淨,跟豬八戒的法號悟能似乎有些差距,倒是有點像沙和尚的法號悟淨。可你又知否?朱元璋有個叔叔叫朱五六,他的法號就是悟空。哈哈,這便有些名堂了。再想想,朱元璋有個小名,叫做重八,朱重八、豬八戒,這兩個名字又有幾分相似呢?
再提一句,我們如今在電視劇裡看到的豬八戒顯然是一頭大白豬的喜慶模樣,可若是一頭野豬呢?蘇東坡曾說過:“豬肉)富家不肯吃,貧家不解煮。”其實一直到宋代,漢人吃的主要肉食都是牛與羊,豬肉屬於下層一般勞苦大眾沒法子才吃的食物,這與整個世界的吃肉習俗都是一致的。
宋朝的使節出使遼國,才看到遼人的酒席之上,居然有豬肉,一問才知道,因為遼人在草原之上,牛羊多而豬少,所謂物以稀為貴,他們這是拿難得的豬肉來招待貴賓。而中原呢?恰恰是以羊肉為美,所以遼宋互市一項最有特色的交易,就是宋朝的豬與遼國的肥羊互換,換完了雙方還都很高興。
到大明萬歷年間,中國人依舊吃牛羊肉為主,豬肉少見,肉價自然也稍貴些。萬歷二十年,當時一千斤牛羊肉大概是15兩銀子,而同等斤兩的豬肉,卻要20兩銀子。豬肉比牛羊肉貴,本身就說明國人的飲食,依舊是牛羊肉。
一直要到大清,中國人才不得已改吃豬肉,在當時的美食家袁枚筆下,便出現了“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這樣的詞句。
而在《西遊記》成書的那個年代,豬還曾一度被禁養做家畜,理由很簡單,皇帝姓朱,你居然還殺豬,豈不是要造反麼?
不許養家豬,那大明的“豬”豈不就是野豬麼?《西遊記》中的豬八戒,最早的形象就是一頭長著獠牙的野豬啊!
事實上,就連大明皇室也把“豬”與“朱”聯系起來,也就是說,哪怕你吳承恩的用意,豬八戒就不是朱元璋,明朝的官員也會大怒。
更何況還有一點。不管是家豬還是野豬,長得都不容樂觀,而偏偏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據說相貌也是極醜——
而且,就在大明開國的洪武年間,朱元璋也曾派和尚去南亞取經,其中有一個叫做慧曇,曾抵達今天的斯裡蘭卡並死在那裡。而後一撥和尚,則成功返回,往返六年光陰,取回了。
更要命的是,還有另一樁事情也很巧合,《西遊記》說豬八戒入贅高老莊,而朱元璋呢,也曾被郭子興招為女婿,其實也算是某種形式的入贅。
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西遊記》中,唐僧每到一個國家,都要去和國王交換外交度牒,還總要宣揚自己來自東土大國,你們有麻煩嗎?我可以幫你們搞定——自然,《西遊記》中真正的搞定者是他的徒弟孫悟空,唐僧只負責吹牛而已。
這是當年玄奘取經時幹的事嗎?不!這顯然就是大明的官方邏輯。也就是因為這種邏輯,稍後的鄭和下西洋,才會一不要你土地、二不要你錢,咱就是來顯擺的!
相比較而言,電視版《西遊記》中的八戒,還真是英俊和善呢!)
在朱元璋時代,還曾列印度來了一個叫做“來複”的僧人,他給老朱講了一大通佛理之後,據說便想回去,可偏偏在出發之際,他寫了一首詩給老朱,據說有這麼兩句:“殊域及自慚,無德頌陶唐。”
好嘛,老朱立馬就腦洞大開了,殊,那不就是“歹朱”嗎?無德,這不就是罵我麼?好嘞,來複你也甭回去了,小的麼,立即把他給我拉出去砍囉!
據說,這位不遠萬裡列印度來到大明的“來複”,就這麼被砍了。
如此一來,《西遊》會成為大明禁書的緣故,想必你也該明白了吧!
番外,六耳獼猴代替悟空取經
今天閑著無聊又翻開了《西遊記》大體看了遍,一重大發現,吳承恩竟然在《西遊記》有一重大伏筆。。。
看《西遊記》第五十七回,說是“六耳獼猴”化作孫悟空的摸樣,傷了唐僧,後又和孫悟空大打出手。。。這位假孫悟空,實力不用多說了吧,和真孫悟空一般無二,大戰孫悟空,鬧到上天入地下海。在唐僧那:念緊箍咒,兩個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個真假;到天宮:拖塔天王拿照妖鏡照,也看不出;又到觀音那:觀音也看不出。最後到幽冥處閻羅那,經“諦聽”聽過之後,“諦聽”卻說:“我看出來了,卻不敢說”。。。最後還是如來老佛爺道出六耳真身並用金缽盂罩住,才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這是整個故事,看似很簡單,很完整,不過,我發現一個天大的伏筆。
咱現在先假設一下,被打死的那個是悟空,活的那個是六耳獼猴。我這不是胡說的,是有道理的,以下是我的一些理論:
一、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模一樣,誰也看不出來,就算如來騙大家說六耳獼猴就是真的悟空,而這個謊言,也只有如來知道真相,真正的孫悟空,他只是個啞巴吃黃連。
二、六耳獼猴很有可能是如來安排的一個託兒,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個叛逆者,而如來是西天的最高統治者,哪個統治者會允許一個叛逆者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孫悟空一向不敬重如來。所以如來會想方設法消滅孫悟空。當然不能明白著把孫悟空直接殺了,所以才出現一個一模一樣的悟空,殺孫悟空於無形。而這個也是有證據的。1:比如在地府裡面,經“諦聽”聽過之後,“諦聽”明知道真假,卻不敢說,其想法肯定不是怕兩個悟空大鬧地府,而是這個六耳獼猴有很強大的後臺,那就是如來。所以,“諦聽”自然不敢說出真相。2:其次,可以證明“諦聽”不是真正的怕二猴大鬧地府的原因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當時在場的還有一個法力很強的人,當然,不是閻羅,閻羅和這人比,是天壤之別,這人就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何許人啊,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與觀音、文殊、普賢齊名,可見此人厲害。既然有這麼厲害的佛門中人在此,難道“諦聽”還擔心這兩潑猴會鬧了地府不成?
三、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師傅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何許人?《封神榜》上有個線索,就是“混鯤祖師”的徒弟,而恰巧,“混鯤祖師”弟子無數,而讓他最得意的兩大弟子,便是如來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師又名“準提道人“)。。。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兩位聖人是同門師兄,且《封神榜》中曾經略提到過,說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說菩提祖師),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如來)間發生了什麼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這是一個很有力度的線索,證明二人之間有矛盾。然後再回到孫悟空,而孫悟空又恰巧是菩提祖師的徒弟,如來見到昔日仇人的徒弟,又有翻天覆地之本領,不想方設法除之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