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後自己回家,媽去一趟單位。]
[遵命。]
回複好簡訊後,袁藝開啟了手機裡唯一一款遊戲:貪吃蛇。
其實,家長會散得挺早的,趙秋萍雖然跟校長大人提了不少建議,事實上她離開的時間也不晚。留下的同學們倒是又聽了邱老師講了一堆勸解的話,並記錄了一下雙休日的作業。
明後兩天既是雙休日,又是平安夜和聖誕節,不過以博雅的家庭作業量,那是完全不會影響他們搞活動的。
饒是佈置作業耽擱了一些時間,等袁藝在自家小區前面下了公交車後,也才剛下午五點。
博雅放學是真的早,基本上不出意外的話,都是四點半準時放學的,偶爾會因為值日等情況,稍晚一些。可甭管怎麼說,哪怕是冬天好了,她回到家時,天也是亮堂堂的。
想起她上輩子念二中的時候,凡是上學日,想要在白天回家都是不可能的,偶爾能夠在九點之前到家她就謝天謝地了,絕大多數時間她都是十點以後,揹著巨重的書包,吭哧吭哧回家的。還記得有一段時間,他們市裡的治安不太好,隔三差五就發生攔路搶劫的事情,然而就算這樣,學校依然不打算早點放學,只是通知家長每天下晚自習後過來接孩子。
這才是真的慘,對比上輩子的高中三年,袁藝覺得自己應該惜福。
袁老太傍晚打算做飯時,才發現醬油瓶子快空了,當下捏著錢包下了樓,也沒走遠,就去外頭小店裡,打算買瓶醬油,再多買兩袋鹽,剛才瞅著鹽罐子也差不多要見底了。
可巧,買完東西正打算回家時,碰上了多年的老姐妹。
“你也住這小區裡?這可太巧了。”
“我小閨女終於生了,這不是來給她搭把手嗎?”
倆老太太也是多年沒見了,當下就在小店裡聊上了,聊了一會兒後,又結伴往小區裡走。
袁藝他們家本來是市區周邊的小縣城人,幾年前才搬到了市區裡。原因倒是簡單,袁藝父母本來在縣裡的國有廠子裡上班,碰上前幾年的下崗狂潮,雙雙失了業。好在,袁東海想辦法把自己弄到了市裡,掛靠在了相關的企業,工資反而比之前還略高了一些。至於趙秋萍,也託了她哥幫忙,尋了份工資還可以的清閑工作。
就這樣,袁藝一家從縣裡搬到了市區,一直跟著大兒子生活的袁老太也就留跟著過來了。其實,她還是更喜歡縣裡,清靜不說,空氣也好,最重要的是街坊鄰居都是熟人,每天都有人陪她閑聊,不像這裡,家家戶戶都是關起來門過自己的日子,平日裡連個聊天的人都找不到。
可巧,今個兒叫她碰到了老姐妹。
“你能在這兒待多久啊?是照顧完你小閨女就走,還是留下來幫著帶孩子?”
“有段日子可以待呢!你想想,我前頭幾個孫子孫女,最大的都上大學了,小的也都上初中了,平常上學了沒人影,休息天也不知道跑哪兒玩去了,我一天到晚待在家裡,多沒勁兒呢。這不,我小閨女她公婆都在外地,小倆口又都有工作,還不如過來幫他們帶孩子。我想想啊,起碼也得帶到上幼兒園吧。”
袁老太高興了,拉著老姐妹給她指哪棟樓哪個單元是她家的,讓她有空去找自己聊天。
“你也可以來找我,我閨女家就在那頭。”
“成,反正我白日裡也沒什麼事,我家小藝上高中了,中午都在學校吃,也就雙休日能多瞧瞧。”
“你家小藝上哪個高中啊?念高幾了?成績怎麼樣?”
“念那個博雅,就是前幾年那個很有名的臺商出錢造的博雅高中,念高一了,成績不錯呢,上回考試,我記得是全班第三?年級段裡能擠進前十了。我媳婦說啊,讓小藝努力一把,熬個三年,考清華北大!”
袁藝進小區時,先是遠遠的看見她奶跟一個年紀相仿的阿婆說著話,當下就緊走兩步,可還沒等她開口打招呼問好,就聽到了亮堂堂的“考清華北大”,嚇得她差點兒兩腿一軟,給她奶跪下了。
“奶!”袁藝哆嗦著打斷她奶的話,“那個……這個婆婆好眼熟啊。”
“是你林阿婆,你忘記了?以前你那些小衣服還是她給你做的,她是咱們那條街最厲害的裁縫師傅了。對了,她還給你剪過頭發,記得不?”
袁藝肯定不記得了,就連她剛才說的那句好眼熟,也是臨時瞎掰出來的。不過,忘記了也不妨礙她裝裝樣子,當下她就一臉的恍然大悟,道:“原來是林阿婆,阿婆你怎麼來這裡了?”
“來給她小閨女帶孩子。”袁老太高高興興的搶答著,“我剛跟她說你呢,我們小藝最棒了!對了,你們學校今天不是開家長會?你媽沒去?怎麼就你一個人回來?”
“我媽說要回單位一趟。”袁藝幹巴巴的說。
袁老太還要再問,林阿婆先告了辭,倆小老太約好了明天早上一道兒去菜場買菜。林阿婆畢竟剛來這邊不久,很多地方都不熟悉,本來是打算等女婿休息了,領著她四下轉一圈熟悉熟悉,可現在有了袁老太幫忙,她自然樂得如此。
倆人告別後,袁藝才跟著袁老太回了家。
回到家,袁藝苦著臉道:“奶,你可別聽我媽的,你孫女我真沒能耐考清華北大,咱能換個目標嗎?譬如,回頭我先賺它一個億,在省城給你買一棟超大帶花園帶游泳池的獨棟別墅?這個還是挺容易的。”
袁老太一臉“我看你瞎扯淡”的表情,等她說完了才拿手指點了點她的腦門:“我聽你吹!你當奶真的什麼都不懂?那清華北大,年年都招生,招的學生還不少呢,起碼比你們高中要多多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