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當然,這一點並不適用於袁藝,因為她根本就沒有什麼興趣愛好,非要說的話——

她愛錢。

看到周遭的人都忙著跟家裡人打電話,袁藝一個沒忍住,也給她那遠在北京的奶奶撥了一通電話。

除了關心和問候外,她也跟她奶說了一個事兒。

大學城作為未來五年乃至十年重點工程,其潛力無限。偏生,現在才零六年,整個大學城看起來無比荒涼,但也處處充滿了商機。

商鋪就不用說了,別看現在學生的購買力一般,未來他們的購買力只會連番往上漲,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嘛,還有就是及時行樂的觀念影響了一代人。

而除了商鋪外,商品房也很有投資的價值。此時的省城還未限購,再說就算以後要限購,那也是老城區那邊,新城這一塊至少在五年裡面是發展不起來的。假如說,後世大學城的房子是供不應求,那麼現在卻是正好相反了。

蘿蔔青菜一大堆,隨你挑挑揀揀,還可以殺價,打包買更有優惠。

對了,還附帶落戶政策。

袁藝又開始了忽悠,她沒指望她奶隔著老遠就答應下來,而是先提個醒,等回頭她參加完集訓,就可以準備起來了。最好是在年後到暑假這段時間裡,陸續拋售一些資産,收攏資金開始新的投資。

基本上吧,這個時間點買房子,結局只有兩種。

其一,賺翻了。

其二,大賺特賺嚇死人的血賺。

更別提此時的優惠政策太多了,雖說對於她奶來說,戶口已經不重要了,可她爸媽還年輕呢,養老保險要是能遷到省城裡,回頭拿的退休金可不是小市區能比的。

袁藝在電話裡勸了幾句,袁老太一律好好好、是是是,反正在她眼裡,她寶貝孫女就是能耐。

然而,袁藝沒想到的是,等袁老太掛掉電話後,她三嬸好奇的問了幾句,老太太一個沒忍住,就漏了底。

三嬸是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那時候的大學生絕對是天之驕子,跟現在完全不能比的。她非但不笨,還是極為聰穎的那種人,只不過她絕大多數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和自我提升方面,忽略了投資市場。

這也是正常的,畢竟她的工資很高,妥妥的高收入人群,又因為打小沉迷於知識的海洋,頗那麼一點兒讀書人的清高。

可人嘛,最終肯定還是屈服於現實的,就像現在,她中年得女,壓力徒增。

“媽,你覺得北京的房子會漲不?我和西海原本就存了一些錢的,我倆花費不多,有房子住,積蓄也足夠養老了,再說到時候還有退休金。可現在,夢夢她……”

袁老太早已被袁藝洗腦過度了,當下就把之前袁藝給她講的養雞生蛋的故事說了一遍。

“小藝說了,錢放在銀行裡是最傻的,又說咱們小老百姓不懂股票,不要瞎買,最好的就是買房子了。自己不住,你就租出去,回頭要是真缺錢了,也能賣掉換錢。這就好像我養了很多很多的母雞,它們每天都給我下雞蛋,我可以自己吃掉,也可以攢起來賣掉,還有讓母雞繼續孵小雞,以後就有怎麼花也花不完的錢了。”

買地置産其實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袁三嬸是不太關心這方面的訊息,可這不代表她就古板固執。連袁老太都能聽懂的道理,她幾乎是秒懂的。

退一步說,就算房子不漲,她也不虧啊,放在那兒租給別人,每個月也能有租金收入,就算再少,還能少過銀行的利息?

“行,那回頭等西海休息了,我讓他打聽打聽,最好是能找到學校邊上的房子,回頭夢夢上學了,接送也方便。”

“對對,小藝也說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邊上的房子肯定漲。她說啊,現在都是一個孩子,爹媽為了讓孩子讀好的學校,那叫一個挖空心思。到時候,肯定會有人專門陪讀的。懂吧?就是或租或買,就是要挨著學校!”

袁三嬸陷入了思考之中。

對於她而言,這個孩子來得太突然了,完全不在他們夫妻二人的人生計劃之中。可既然孩子都來了,作為父母,肯定得盡力為她提供最好的未來。

“嗯,買!好歹這些年我們也攢了不少錢,買個小套應該是夠了的。實在要是錢不夠了,也能貸款買,我和西海的單位都很好,應該沒問題的。”

袁老太不是很理解貸款為何物,可她剛在兒媳跟前充了大頭,而且這個兒媳還是念過大學的。看著兒媳一臉崇拜的眼神,她不想丟人,假裝自己已經聽懂了,一臉淡定的點了點頭,心下卻暗暗決定,回頭問問寶貝孫女,貸款是什麼玩意兒?為啥錢不夠了就能貸款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