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袁東海:…………

這事兒還是別告訴他親愛的三弟了,就讓三弟懷揣著對哥哥姐姐的感激之情,好好過日子吧。

只這般,隨著袁藝到了省城的集訓中心,袁老太也跟程飛躍一道兒來到了首都。

袁藝報名的是省美院下屬的集訓中心,價格最貴,但確實是物有所值。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

飯菜太難吃了。

上輩子,袁藝之所以選擇省內的大學,一方面是因為就她那破成績,沒多少選擇的餘地,不過另一方面她也考慮到了飲食習慣問題。她原本想的是,不出省的話,起碼口味方面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萬萬沒想到,開學第一天,師範學校的食堂就征服了她……

嚇得她差點兒沒跪下來叫爸爸。

當時,食堂有三道名菜。

第一道是白米飯蒸自個兒,這是做的最地道的,能吃,無毒,不會出事。

第二道叫清水煮麵條,也是名菜啊,做飯雖然特別簡單,就是把面條往放滿水的鍋裡一丟,再隨便撒些鹽和味精,但不得不說,那味道還是可以的,並且安全。

第三道則是椒鹽小土豆,除了偶爾鹽放太多了齁得慌,或者忘記放鹽了沒什麼味道,也就只剩下沒洗幹淨這個缺點了。

總得來說,除了這三道菜之外,別的菜最好不要輕易嘗試,一旦嘗試了,後果自負。

袁藝還記得,上輩子高考後,老師跟他們道別時說過一句話,說學校裡是最單純最幸福的,等出了社會以後,現實會教他們重新做人的。

然而,袁藝還沒出社會,學校食堂就已經讓她差點兒做不成人了。

而在經受了上輩子師範大學食堂的摧殘之後,袁藝再嘗試美院食堂的飯菜時,竟然覺得還可以接受。

同去的好友步蓮卻說:“我有點兒不想考這個學校了。”

“瞎說什麼呢,天下食堂是一家,不然等我哥他們開學了,我領你去他們那個學校食堂試試?”袁藝也是到了集訓點後,才知道所謂的全封閉集訓並沒有她想象的那麼可怕。平時是不太會出去的,卻不是老師不讓他們出去,而是交通不便。

省美院的總校在老城區,可他們集訓點卻在新校區,也就是大學城這塊。假如是五年以後,那會兒公交車三五分鐘一般,滴滴隨叫隨到,再不然還有經濟實惠的地鐵,去哪兒都是很方便的。

可惜,現在的大學城剛建立不久,多半地方居然還在施工中,更多的則是邊施工邊上學。至於公共交通,唯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公交出行。但是,一共就只有兩路車,且班次少得可憐,一天下來就早中晚三趟車。

集訓點裡,早中晚都有安排課程,正好卡過了公交車班次。想要出門的話,就只能在週日這一天了,還必須坐早上的班車出去,再乘坐下午的班車回來。

等於說,集訓方不算太嚴格,但現實情況卻是讓他們無言以對。

更悽慘的事情還在後面,興許是因為各大院校尚未正式開學,整個大學城給人的感覺就是涼颼颼的。走在大街上,從街頭到街角,就沒幾家店鋪是開張的,更恐怖的是,往往一條街上,就只有一兩個人。

後悔的同學還挺多的,可不管怎麼說,名都報了,肯定得學完的。至於以後究竟報考哪個學校,那就是另外一說了。

集訓並不是他們一到就開始的,而是特地留了兩天時間讓他們收拾整理,並在第二天開展了所謂的講座課,讓他們全方面的瞭解一下此時美術界的情況。

要說第一天給這些同學的感受是大學城的悽涼,那麼第二天的講座則是讓他們知道,美術界有多悽慘。

整個講座聽下來,除了袁藝之外,其他人心裡都是拔涼拔涼的,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哦,原來學美術怎麼費錢費事費精力?

投入和産出是如此的不成正比?

哪怕真的出師了,也多半是窮鬼?

袁藝一臉探究的看著負責講座的老教授,心下暗自納悶,這怕不是擔心他們報考的人數太多了,故意趕來搗亂的?再掃視了一圈周遭的同學,全是一副如遭雷劈的模樣,袁藝心道,這樣也不錯,感覺聽完講座以後,直接少了一大波的競爭者。

等講座結束後,果然有不少人開始打電話給家裡,袁藝走哪兒都能看到一臉懵圈說著電話的人。仔細想想也沒錯,零六年的時候,搞藝術多半還是被世人所不理解的,尤其他們這一波八零後,有個鮮明的特點。

報考什麼學校什麼專業,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說,是家裡人幫著決定的,或者說,這個專業好找工作,而不像後面的九零後、零零後那樣,純粹只是因為自己喜歡而已。

為了所謂的前程選擇根本不喜歡的專業,能堅持下去的人特別少,況且即便是堅持下去了,多半也是應付了事。反而那些為了興趣的,因為喜歡因為熱愛因為捨不得,他們會去努力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