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老三,出去一趟,視野開闊了不少嘛!”六哥說道,“下半年我們也出去長長見識,讓老三一個人在家裡看家。
包裝盒大家一致選著紅紅火火的封面,機器來了,周禮他們先試做了一下,把蝦裝進包裝盒裡,放進冰櫃冷凍。隔天周禮送小皮球到縣裡,拿了兩盒龍蝦遞給郝母,“以後我們會賣烹製好的蝦,這兩盒就是放在冰櫃裡冷凍過後的,你等會直接放在鍋裡熱一下就可以吃了。”
郝母覺得很稀奇,開啟一看,蝦沒有化,被凍的很緊實。當即放了一盒下到鍋裡,燒開後,拿一隻龍蝦嘗嘗,“嗯,不錯,肉很鮮。”
周禮又去聯系報社,讓周祥在社交網路平臺上發布這個訊息。
劉主任知道這個訊息,趕緊過來看看,好家夥,一大堆人抓蝦、洗蝦、去蝦線,然後小鍋進行烹飪,整個烹製過程絕對幹淨。
“劉主任,你對周家村這一創舉有什麼感想。”報社的記者問道。
劉主任清了清嗓子,“希望大家多多支援這些回鄉創業的人,農村的發展需要這些人的支援。”
記者取好素材,趕緊回去編輯。他有預感他這個專欄一定會很火,這個月的提成又有望了。
“好啊你們,真是鬧一出又一出,你們掀起的風浪還沒有平息下去,這次來個更大的。”劉主任現在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那不是為了給你增光嗎?”週二哥笑著說道,“我知道你今天會來,特意給你留了幾盒,回去嘗嘗味道怎麼樣,給我們提供意見。”
“行,竟然你們都這麼說了,我也不好推遲。”劉主任看著眼前這麼火熱的場面,知道周圍的村子要火起來了。這群人真會來事,自己富起來了,還拉著周邊的人一起致富,上面多少對著周禮他們的産業都會支援的。
報紙和網路平臺一經傳播,果然周家村火起來,大家都想嘗嘗冰凍龍蝦加熱後是什麼感覺。可惜文章上面寫明瞭,由於距離問題,今年電話訂購龍蝦僅限於縣城周邊的。
☆、族長
有人打電話要求配送, 統計同一片區域同意配送,由村民騎電動三輪車進行配送,車子裡鋪上一層厚厚的冰塊,龍蝦放進去用棉被蓋上。陪送到客戶下單的地點時,蝦沒有解凍。
客戶對這樣的配送方式很新奇,大家都躍躍欲試打電話叫上一份蝦,嘗嘗與他們自己做的蝦到底有什麼不同。
拿到貨,迫不及待的放入鍋裡加熱, 香味撲鼻, 每一隻蝦的大小基本一致, 不存在小蝦的情況,而且味道很特別。
周禮這邊進展的如火如荼,縣城以外的地方看著幹著急,他們週末回來周家村遊玩,順便帶回幾盒蝦送人,總算是吃到蝦了。
村民們更開心, 今年還沒有秋收, 他們腰包已經鼓起來了, 決定以後還是跟著周禮他們幹,不用花本錢, 還能得到實惠。
蝦塘裡的蝦總算賣完了,周禮他們開始回到了老年生活。
“你說我們要不要買一套孵化裝置,孵化小雞。”王大哥在電視上看到廣告不停播放孵化機器哪裡好,廣東孵化機器你絕對值得擁有。他有些心動, 想弄一套機器回來試試。
“隨緣吧!雞能孵化多少就多少,母雞孵化小雞以後可能都被機器代替了,讓遊客們來這裡看看真正的農家趣味也不錯。”周禮回想了一下,自從他來到這個時空以來,社會發展的太快了,很多以前經常看的的東西正在被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漸漸只存在人們的腦海裡。他知道,人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淡、變的模糊不清,等到想要追尋他們的模樣時,他們已經成了一團陰影,再也看不清他們原來的模樣。
幾個人坐下來想了想周禮說的話,“也是,我們小時候常見的事物,現在再也找不到蹤跡了。”六哥一陣感慨。
“我們能不能在現小時候的回憶,我想一定不知道我們幾個追憶小時候的記憶,其他人也肯定有這樣的感慨。”週二哥想了想,他覺得這絕對是一個掙錢的門道。
“恢複不起來,原汁原貌的少年記憶,它是陳舊的,農村需要發展和進步,過去的耕作方式,生活狀態已經跟不上社會的節奏了。”周大哥說道,現在什麼都採用大機器播種、收割、耕地,誰還會和自己過不去,頂著夏日的烈陽到田裡割麥子、大豆等。
他們現在知道周母那群老太太到底抱著怎樣的心態參加選秀比賽。她們年輕時的記憶只活在影視作品裡,心中肯定有很多感慨,只不多為了懷念年輕時的他們。
“話說我們也快要老了,孩子馬上也長大了,我們也可以像老太太她們那樣作妖了,今天逢集,我們到集市上看看。”周大哥帶頭起來,幾位中年大叔開始他們新的旅程,在作妖的路上一路狂奔。
他們到集市上買了一些鴨和鵝,然後又買了一隻小狼狗,心滿意足的把今天的戰利品放進山裡,讓雞和豬折騰吧!
“幾十畝地閑置下來了,你們不想著種什麼東西,天天瞎轉悠什麼!”周母看不下去了,一天到晚幾個人結堆湊到一起,整天不知道嘀咕什麼,他們這樣的生活狀態,讓人看了十分火惱。
“媽,我們忙活了六七年,累的要死,你就不能讓我們休息一段時間。”週二哥有氣無力的說道。
“說的像我們天天在家閑著一樣,我們忙活了大半輩子,也沒有像你們這樣懶散。”柳嬸不滿的說道,在她看來,這群孩子又想作妖了。
“你們說池子裡都是水,種什麼吧!”六哥說道,如果他們知道能種什麼,就不用天天湊到一起,瞎聊天。
“你們自己看著辦。”柳嬸也不清楚,她們這群老太太又出去玩了。
一群中年大叔繼續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山上的豬、雞不用他們太操心,剛買的鴨、鵝祈禱它們快點長大,又可以演一出好戲。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有一天周禮被週二叔叫到祠堂裡。
老人遲暮,站起來都要人攙扶,“你們都出去吧!”週二叔對著身邊人說道。
幾人出去關上門,週二叔看著周禮,一雙極具洞察力裡眼睛似乎想要把周禮看透。
“二叔!”周禮有些不自在,走到老人身邊說道。
老人不捨地看著祠堂裡的擺設,一一述說著每一件擺設的來歷,與放置位子的要求;將周家幾百年的歷史娓娓敘述,那個經歷了多少個朝代仍然延續至今的家族;“去磕頭。”週二叔指著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