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負責審案,只是闡述事實。”
葉長謙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將手中的供詞遞還給親信:“吳大人要是有什麼可以辯解,這些證據我會一一呈給審問衙門,你去刑部也好去大理寺也罷,他們自有手段向你證明,這份口供是否可信。”
吳耀奇自然知道大理寺手段,頓時面如死灰。
臺下的眾人見到他此副模樣,哪還能不明白,紛紛議論紛紛起來。
“至於第三步。”葉長謙第一次意識到擴音喇叭是個多麼正確的佈局,一出聲就將眾人的聲音壓了過去,他邊說著邊看向京都府尹趙啟良,“趙大人,你那一把火不僅想殺人滅口,還想毀屍滅跡吧”
……
葉長謙順著時間發展順序,將事情脈絡給大家快速的捋了一遍。
第一步:逼死刑林家姑娘引起矛盾,刑部尚書主導。
第二步:登聞鼓借殺威棒除掉林奕激化矛盾,吳翰林策劃。
第三步:一把火燒了林宅並製造出林父假象,京都府尹派心腹執行。
第四步:林家父子出殯故意傳錯話,引得喬三垂死,並書罪己告,大告天下要以謝罪。
司城防、京都府尹、禦史大夫,司天監,戍城軍,均有官員參與。
邏輯清晰,證據翔實,不少人當場招供。
底下的民眾開始騷亂起來,破口大罵有之,扔東西有之,吐口水有之,更多的是不可置信和鄙視。
最後一步,也牽扯了不少人。
收尾的一個,便是剛剛臺上有感情朗誦全文的禮部侍郎胡志松。
“我雖然不記得我們有什麼交情,可以讓你在‘我’之前去探望,並受到囑託拿到信。”葉長謙走到禮部侍郎的身側,從他懷中拿出之前寫有罪狀的信,“但是既然‘我’寫的,為何這信上卻是胡大人您的字?”
胡志松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國師大人,我也是受他人矇蔽,一時糊塗,還望國師大人從輕發落。”
葉長謙受了胡志松三個磕頭之後,便往左移動了幾步,讓胡志松剩下的磕頭都磕向了靈帝。
“我說過,我今日不是來斷案的,我只是被潑了一盆汙水,上這來自證來的。”
葉長謙遙遙看向靈帝:“後面的事,自有大理寺和刑部審訊,他們定會抓住主使者,給林家和諸位一個交代,陛下,您說是吧?”
自始至終,葉長謙都沒有提左相和太子一脈,更沒有絲毫指向他的意思。
靈帝鬆了口氣同時,表情卻越發凝重起來。
這是葉長謙在示好,也是他手中握著的底牌。
若是審訊結果摻水,不僅百姓悠悠眾口壓不住,百官人心會浮動,還有亂黨逆賊在外虎視眈眈。
到時候葉長謙再將左相和太子一脈拉下水,整個朝堂恐怕就要分崩離析了。
靈帝臉色發青,這一次他臉上動怒的表情倒是有九成是真的:“杜瑞英,把一幹人等押入天牢嚴加審問,務必要給國師、給林家、給百姓一個交代!”
“下官謹遵聖命。”大理寺少卿杜瑞英答的很痛快,腦子裡卻糾結成了一團。
今日這趟水這麼深,他一個大理寺少卿,抗不了聖意,又不敢得罪國師大人,上還有左相盯著,下有百姓悠悠眾口。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準備拖刑部一起:“只是往日的舊例,朝廷大員犯案一向是刑和大理寺協作,相輔相成,如今這林大人涉事,刑部無首,此案又涉事正廣……”
靈帝還沒開口,一旁葉的長謙視線落在“國師派”官員上,率先開了口:“陛下,杜大人所說有理,新任刑部尚書,可以先提上來,也方便刑部和大理寺將此事徹查到底。刑部內若說資歷、經驗、能力——”
刑部除了林奎山之外,還有他門下有個學生還算資歷尚可,只是這個尚可離資深還差上一截不說,師父倒了,斷沒有提拔學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