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生憤慨地說,沒有哪一項法律規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公民不能正常使用通訊工具。受訪的幾位學生說,在他們看來,學校出臺的禁機規定近乎變太。目前資訊發達,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需要了解外界的東西。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人性化考慮。”
“比如說每天上課之前,先把手機交由老師保管,待下午放學的時候,再交還個人,留出二十分鐘私人空間,讓學生們自行處置。”
“校方的舉措引起不少學生的不解和議論,但受訪的幾位家長幾乎都贊同學校的做法。他們說,十五六歲的年紀,正是儲存知識的黃金季節,天天握著手機上網,自然就分散精力,學習成績難以提高。”
“一位李姓家長旗幟鮮明地表示,非常歡迎給中學生們下達禁機令。他說,上學求知識是個漫長的孤獨歷程。作為學生,要耐得住寂寞,透過老師的引導進行系統的硬閱讀、條理化學習,才能掌握多方面的知識。透過手機獲取知識或閱讀,屬於淺閱讀,這些資訊透過短期充電,人人都可以儲備掌握;而專業知識,只有透過系統學習,才能融入腦海,創造出人有我優的成績。”
“作為校園禁機事件主導者,學校工會主席受訪時說:學校這樣做,是迫於無奈。在資訊發達的當下,手機玩遊戲、上網,不僅讓不少成年人愛不釋手,更是未成年孩子們的最愛。為了淨化學習環境,營造出濃烈學習氛圍,學校才硬起手腕消除學生帶手機進校園。這項校規的出臺,得到了廣大家長積極響應。”
“此舉的目的,是想殺雞儆猴,讓那些繼續在校園使用手機的學生有所收斂,工會主席還聲稱在校園禁止學生們使用手機,他們並不是第一家,他知道的就有很多家學校這麼做。”
“《正義之聲》認為,沒收手機並當眾銷毀,很難想象如此粗暴的場景竟然發生在教書育人的校園之中。學校的野蠻行為不但直接傷害著學生,也會給學生成長以某種不良的暗示。”
“學校方面說此舉的目的是想殺雞儆猴,讓那些在學校使用手機的學生有所收斂。可學生是雞是猴嗎?教育是靠儆的嗎?雖然只是個比喻,但卻暴露出教育理念的偏差。”
“銷毀學生手機並不是這一家學校的創舉,此前在其他學校也曾出現過,而放眼校園,各種類似的荒唐規定更是屢見不鮮。”
“有學校禁止學生與非本班學生接觸,有學校規定不得從校外購買飯菜零食,還有學校要求男女生距離不得小於多少厘米,不客氣地說,這都是典型的教育暴力。制度的出臺經過充分論證,尤其是聽取學生意見了嗎?制度的執行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了嗎?給學生造成心理傷害怎麼辦?”
“《真相》節目稍稍恐怖了一些,就有那麼多人投訴說對學生造成了心理傷害,而學校當著全體師生的面砸手機,如此暴力行為、損毀他人財物的行為就不會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了嗎?”
“值得重視的是,對於荒唐規定,學校方面包括一些家長總會找到很多理由,最常見的說辭就是學校的初衷是好的。就比如銷毀手機的這家學校,規定學生私帶手機將被沒收銷毀,據說也是得到家長們同意的。”
“可良好的初衷等同於行為的正確嗎?家長同意就可以違背法律嗎?強制搜查學生書包、公開銷毀學生物品,不但行為野蠻,更已經涉嫌違法!於情於理都站不住腳。如果初衷良好,但因為過程中的意外導致錯誤,或可解釋為好心辦了錯事,可像銷毀手機這樣的事情,根本就是主動做錯事,何談好心!”
“我們並沒有必要美化學生帶手機的行為,想當然地認為其可以方便學生查詢資料等,就一般情況而言,學生帶手機確實是玩多於學,甚至有部分學生玩《皇者榮耀》。如果學生熱衷於玩手機,很可能造成精力分散、影響學習,所以很多學校也都是倡導學生不帶手機上學的。”
“關鍵在於倡導很有必要,這是一種提醒、一種引導,但主動權仍在學生手中。即便學生在不恰當的時間使用手機被沒收,也應該在對其進行教育後將手機還給學生。然而倡導一旦變成強制,性質就完全發生了變化,引發學生反感也就難以避免了。”
“教育不僅是書本知識的傳承,更是學生品格養成和塑造的過程,學校的野蠻行為不但直接傷害著學生,也會給學生成長以某種不良的暗示,讓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後,也會採取這樣的暴力手段對付身邊的人,因為他們在學校中受到的就是這樣的教育。”
“我們的教育必須以學生為本,校規的制定和執行必須遵循教育規律,尊重學生權利。社會在發展,學生的權利意識提升很快,等到學生情緒反彈再出面道歉、修改規定,又何必當初?這樣的反複之中,受傷害的不僅是學生權利,其實還有教育的精神和教育工作者的尊嚴。”
“節目的最後,《正義之聲》還想就華國的教育說幾句自己的觀點。”
“為什麼我們的學生不喜歡現在的教育方式,而是更願意沉迷於手機?我們的教育體系是否應該反省這種教育方式存在的問題?以前的華國很貧窮,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用於建立世界工廠,所以才催生了這種集中營式的教育方式。現在的華國經濟發展起來了,勞動密集型産業越來越少,集中營式的教育方式也該改改了!我們的孩子也該釋放出他們的天性了!”
“教育方式如果改革成寓教於樂的形式,用各種有趣的活動、有趣的教育方式,自然而然就會把孩子從手機那裡爭取過去。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學習,就算玩《皇者榮耀》也沒有什麼錯啊!以後長大了還可以搞遊戲直播嘛!就算不搞遊戲直播,在微訊公司新建的文學網裡寫練功升級的小白文,都可以憑借自己的興趣混口飯吃,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
“就我所知,我們微訊公司新建的文學網裡,已經有好幾位只有小學生學歷的作者成為了大神、白金大神,他們靠著小學的知識水平就能做到年薪百萬、千萬甚至年薪過億,既然如此,何必一定要把孩子逼向他不願意、不喜歡做的事情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已經毀在那個年代的‘教育集中營’裡了,我們不應該讓這個悲劇繼續在我們下一代人的身上,我們的孩子不是生下來就應該成為世界工廠裡廉價勞動力的,他們有他們的天性、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他們的興趣上發展,我們適當加以引導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喜歡看小說,那就讓他看小說吧!誰知道他未來會不會成為中原第六白?喜歡遊戲,那就玩遊戲吧!就算在微訊公司做遊戲直播,打得不算太差的話,一個月掙的錢都不會比大部分大學畢業卻無一技之長的那些畢業生少。”
“該如何讓興趣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老師,這才應該是我們的教育管理部門、教育從業者、我們的家長應該去研究、去探討的。一味把孩子教育失敗的責任推到手機、推到《皇者榮耀》的身上,不僅與事無補,反而容易形成一種惰性思維、抱殘守缺,一直繼續著以前那種集中營式的教育方式不放手,這事實上是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從業人員的失職。”
“現在的華國,想實現科技和生産力上的飛躍,想要進一步提升gdp,需要放飛思想的人才,需要擁有主動創造能力的人才,而不再是那種教育集中營培訓出來的血汗工廠裡的廉價勞動力。”
“我是主持人汪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