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臥龍先生隱居於南陽,不顯山不露水,可一場火燒博望坡卻讓他天下揚名,”趙卓便為自己辯解,“不過都是厚積薄發而已!”
“哈哈哈,好一個厚積薄發!”昭德帝聽著就大笑了起來,“可若你做不到又怎麼辦?”
趙卓便一臉堅毅地說道:“那定當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昭德帝就在禦書房裡默默地咂摸著這句話,趙卓和福來順更是屏氣凝神地候在一旁,大氣也不敢出。
昭德帝又何嘗不知與南詔的一戰,大燕已經陷入了被動。
本是去揚國威的,現在反倒落了個讓人恥笑的下場。
當初趙喆若是見好就收,破了南詔的太和城就往回撤的話,大燕便可就此大做文章,殺雞儆猴給那些臣屬國看。
可現在他們卻敗了,那些臣屬國會不會因此而異動,誰也說不清。
也就是說,原本可以隨便打打的戰爭,現在必須全力以赴,大燕需要一場戰役,讓南詔再臣服三十年!
換將,就已經成了形勢所迫。
可是將老七換下老四,昭德帝卻還要好好地思量一番。
老七今年才十八!
正是出於這一點,他才會讓老四替自己出徵。
難不成轉了一圈,又回來了麼?
可相對於老四和老七,其他幾個兒子更是不諳此道,送上戰場,那也是去送命的!
昭德帝也就在心裡糾結著,這一糾結,就糾結到了掌燈時分。
“你先回去吧。”昭德帝就沙啞著聲線嘆道,“你再容我好好想想。”
聽到了昭德帝服軟的聲音,趙卓也沒有多說什麼,而是勾著頭退出了禦書房。
然後昭德帝卻是一臉茫然地同福來順道:“難道真要派他去麼?”
福來順跟在昭德帝身旁多年,雖是宦官,對朝中的事卻也是瞭解的十有八九,當初昭德帝為什麼派去的是趙喆而不是趙卓,他也是知曉其中緣由的。
但是後來,事情的發展卻好似並沒有按照昭德帝預先設想的那樣。
因此福來順就理了理自己的思緒,小心翼翼地同昭德帝道:“其實當初皇上讓康王替您禦駕親徵,卻不是真的讓他上戰場去打仗的,皇上的想法,只是要康王殿下豎著一面龍旗給前方的將士加油打氣而已,戰場上主導地位的應該是鎮南將軍章釗才是。”
“可後來傳回來的訊息,那鎮南將軍章釗卻好似被架空了,戰報上看不到關於章釗的只言片語,”福來順一邊說著,一邊打量著昭德帝的神色,“可因為之前傳回來的是捷報,想必正是如此,皇上您才沒有過多的追究這些細節……可現在看來,康王殿下會陷入被動,是不是也與此有關?”
昭德帝一聽到著,眼神便暗了下來。
自己一開始的打算,還正如福來順所說,主戰的應該是鎮南將軍章釗才對,也正是有章釗坐鎮,他才敢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前線去。
而現在事情的發展變得失控,不得不說老四他自己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甚至可一說,是一開始的勝利來得太過輕松,這才讓他放鬆了警惕,讓他忘了,什麼叫做“兵不厭詐”!
用“咎由自取”這四個字,放到趙喆的身上,還真的一點都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