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朝堂之上,訴科舉改制!

於是大公主站了出來,說道:“寧祭酒的顧慮確實存在,吏部之所以缺少官員,是因為吸納的官員太少,科舉若是能更為公平,想必會有大量人才進入朝堂,這些透過科舉的學子,都可以直接為官,之前吏部尚書所說的各地官員不足之事,不就迎刃而解了?至於謄抄的小吏,其實並不需要佔用正經的官員,只需識字能寫便可。”

大公主說到這兒停住了,她也不想佔了所有功勞,皇帝不會願意看見那一幕。

大公主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並不是她本人有多聰明,能瞬間想得如此周全。

科舉改制一事在朝堂上吵了好幾天,大公主和太子私底下當然也跟幕僚們聊了聊,一些事情的解決方法,早就已經探討出來了。

所以大公主留白,是給太子說話的時機。

太子果然開口了,他說:“若是有小吏被人收買,豈不是可以直接更改學子的試卷?所以為了確保公平,謄抄與糊名必須同時進行,桑皮紙的開銷確實不少,但可以不走戶部的國庫,只需前來應考的學子多交一筆筆墨費用即可。”

這年頭科舉的學子,多多少少有些家財,所以加點兒筆墨費用,對他們來說一點兒沒有壓力。

之前科舉也不是免費的,現在多花一點兒,不算什麼。

“為防考生賄賂考官,同時也是為了能讓考官更快批閱考卷,可以在出題後,就讓考官與負責謄抄考卷的小吏住在一處,與世隔絕,直到考試結束。”

李暮歌最後補充了一句,此話一出,引來半數官員的薄怒。

這些官員,都是可能被皇帝指為考官的人。

會試從出考卷到放榜,期間來來回回能有一個月,那麼多天,他們難道要一直被關著嗎!

寧疏白都有點兒不高興了,他身為國子祭酒,京城被皇帝定為主考官或副考官。

他也得被關起來!

可是讓他們反對李暮歌的話,他們又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李暮歌這個提議除了考官本人比較受傷外,其餘人員無一傷亡,還利好科舉。

皇帝見沒人再出來說話了,他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太子和端華公主所言,兩位尚書可聽清了?還有異議嗎?”

“臣等無異議。”

“嗯,既如此,長安的這份摺子便算是過了,寧祭酒,此事交由你通知各地,培養謄抄的小吏,既然吏部人手不足,明年開一次恩科,今年秋闈便用上這糊名和謄抄吧。”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皇帝說完,等了一會兒沒有官員出列,他點點頭起身離開。

“恭送陛下!”

百官行禮,等皇帝徹底離開,才三三兩兩走到一起,說著話往外走,他們該去上值了。

“殿下,科舉改制臣還有許多不通之處,還望之後殿下至國子監指教。”

寧疏白同李暮歌說道,李暮歌應下了,祖孫倆也沒多說其他,寧疏白就行禮先離開了。

接著太子路過,李暮歌沖他行禮,他伸手將李暮歌扶了起來,滿是贊嘆地說道:“十四,孤第一次上朝的時候,緊張的聲音都打顫,沒想到十四你這般淡然,不愧是李家的公主!”

“皇兄謬贊了,今日多謝皇兄解圍,皇兄機智多謀,思慮周全,不愧是太子。”

太子被哄得哈哈一笑,贊賞地拍了拍李暮歌的肩膀,大步離開了。

李暮歌鬆口氣,太子其實是個小肚雞腸的人,她剛剛跟太子聊天,都快能感受到太子內心無法壓抑的嫉妒了。

看來太子第一次上朝的時候表現很不好,對比她今日表現後,想起了以前的黑歷史,有點兒破防了。

“太子果然來找你了,他第一次上朝的時候,說話都不利索,差點兒嚇暈過去,不過他那時候太小,才十一而已,壓不住也正常。”

大公主從後面走過來,開口就先揭開了太子極力掩蓋的過去。

李暮歌眨了眨眼,有些驚奇,“太子十一就上朝了?”

好家夥,僱傭童工!

“他是太子,父皇登基之後,他便上朝了,不過那個時候他大多時間是在旁聽,不會像你一樣直接參與政事。”大公主也伸手,拍了拍李暮歌的肩膀,連拍肩膀的位置,都與太子一模一樣。

像是要將太子的痕跡完全覆蓋一般。

李暮歌笑了下,藉口還要去國子監,隨後遁走了。

太子小氣,大公主碰上太子就跟火|藥碰到火星似得,隨時炸開,有這兩人在朝堂之上,以後日子可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