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草原上,火勢一起來就無法撲滅,只能等著自然熄滅,經常一燒就是個把月,焚毀綿延數百裡的草場,把牧群過冬的草料焚燒一淨。
這樣一來,狼族可以躲避天命皇朝的大軍,卻無法正常放牧和保護自己的草場,尤其是無法為牧群提供過冬的草料,遭受了及其慘重的損失。
狼族被昏冥侯持續不斷的打擊搞得精疲力竭,可狼族自承勇武,吉木塔還不能求和,必須死撐下去。
在天命皇朝這邊,昏冥侯的強力措施招致了精英階層的激烈反彈,底層百姓的負擔也未能得到有效緩解。昏冥侯做事又大概,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致命的隱患。而主持大軍作戰的驃騎將軍趙胤榮,一方面受到了昏冥侯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又被精英階層不斷遊說,其心態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這些來自不同渠道的作用力,在白狼山下忽然聯合起來,掉頭撲向了皇宮之內的昏冥侯。白狼山會盟及其內容絕對保密,只有幾個當事人知道。會盟過後,吉木塔故意在防線上留出漏洞,讓趙胤榮突圍而出,帶著幾千殘兵返回了天命皇朝。在天命皇朝精英階層的支援下,趙胤榮開始逐漸積蓄自己的力量,最終取代了昏冥侯。
也是因為有白狼山會盟的基礎在,趙胤榮上臺後再找吉木塔議和,就不存在根本性的障礙。不過吉木塔以賠償前朝的戰爭損失為由,找趙胤榮索要了大量的經濟補償。有了這些補償,吉木塔也才好跟狼族內部的主戰派交待。
白狼山會盟之事太過機密,涉事人等從來不提,吉木塔也是如此,生怕丟了狼王的面子。包括在與成德皇帝的秘密書信中,吉木塔從來不說這個,就是害怕洩密。這是吉木塔首次提及此事,並且把事情經過說得明明白白。成德皇帝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潛臺詞,吉木塔已經急眼,如果他不肯配合吉木塔行事,恐怕此事就要大白於天下!
可站在成德皇帝這邊,同樣也要考慮國內民眾的情緒。本來天命皇朝民眾已經厭倦了戰爭,樂於見到和平的局面,問題的根源在狼族那邊。
吉木塔可以控制狼族大規模的寇邊行為,但卻無法約束那些孤立的獨狼式襲擊。經常有少量狼族翻越高山,跑到天命皇朝這邊來搶劫殺人。
在昏冥侯時期,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肯定要大舉報複。現在成德皇帝上臺,軍事報複措施就沒有,頂多是透過外交渠道譴責幾句。這種事情多了之後,民間輿論就翻轉過來,又認為當今皇帝過於軟弱。
這次釣魚城邊軍抓了狼族的三王子赤溫回來,朝廷如果沒有合適的表示,肯定會被底層民眾罵個狗血淋頭。成德皇帝本來想著,讓兵部把赤溫和那兩個斥候帶到京城來,赤溫是押是放且不論,先把兩個斥候安撫下來再說。只要兩個斥候不鬧騰,此事就還有遮掩的餘地。
想不到的是,兵部不插手還好,兵部的人一動,反而徹底引爆了此事。現在不單釣魚城附近的軍民知道擒獲狼族王子的事,甚至都傳到京城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成德皇帝如果順從吉木塔的要求,搞什麼縛首惡、返赤溫,肯定會在天命皇朝內部引發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而成德皇帝又一直未能得到象徵皇權合法性的天命神劍,再遇到這樣的政治風暴,搞不好他的皇位就不穩當。
在前兩天的朝議上,成德皇帝難得雄起一次,明確表示要收複甘州,甚至要反攻北境。可他也想不到,吉木塔氣急敗壞之下,居然拿白狼山會盟的事當籌碼。這純粹就是兩敗俱傷的招數,吉木塔真要這麼幹,不單成德皇帝馬上要下臺,他自己的狼王大位恐怕也不會穩當。
昨天拿到吉木塔的國書,成德皇帝就開始頭疼。他左思右想一個通宵,卻一點頭緒沒有。這時已經到了早朝的時間,他只好先主持朝議。
天命皇朝的朝議由正三品以上的京官參加,如果有需要,其他官員也可以參與議事,不過那就要皇帝特批了。成德皇帝知道,今天的朝議肯定圍繞狼族入侵之事展開,他不願意招惹那些無幹之人,所以嚴格控制了朝議範圍。
坐在高高的龍椅上,成德皇帝緩緩地掃了下面一眼,一邊在心中默默揣測這些臣子的態度。
左首第一人乃是少保齊振鵬,這也是當前惟一的一個正一品高官。成德皇帝心中有數,此人已經被自己徹底懾服。只要自己發話,他肯定隨聲附和。
右首第一人乃是丞相陳奇溥,朝堂上唯一的一個從一品。此人向來有主見,並非愚忠之人,在朝野的威望又很高,還是儒林領袖,成德皇帝最擔心他的態度。偏偏此人行事堂堂正正,每次他反對成德皇帝的政見,都會拿出無法令人無法批駁的理由,搞得成德皇帝不得不從。
左首第二人是禦史大夫兼副相餘懷謙,朝堂上地位最高的正二品。此人對成德皇帝忠心耿耿,可性情過於耿直,並且一直仇視狼族,十有八九不會同意與狼族妥協。餘懷謙有個外號,叫做拗大夫,可見耿直得都有些偏執了。
右首第二人是副相武勳節,朝堂上資歷最老的正二品。這是個老滑頭,都八十多了,歷經五個皇帝而不倒。即使成德皇帝上臺後,他這個前朝的副相還是副相。今天的事,這廝肯定先裝糊塗,大局已定時他才會出來跟風。
左首第三人是副相邱定邦。這又是一個成德皇帝的心腹,經常在朝議中充當馬前卒的角色。不過今天的事,成德皇帝自己都沒想好該怎麼處理,這個馬前卒未必有表現的機會。
右首第三人是排名最後的副相徐信介,也是最後一個正二品。徐信介很年輕,是陳奇溥的學生,剛剛才四十出頭。成德皇帝本來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把他培養為下一任丞相。可此人過於崇拜陳奇溥,凡事亦步亦趨,反而丟掉了自己的主見,成德皇帝已經放棄了這種想法。
相府之後是六部,六部尚書是從二品、侍郎是正三品,都有資格參與朝會。不過朝會有朝會的規矩,除非是涉及本部的事務,六部的官員一般不會主動發言。今天的事歸兵部管,兵部尚書於崇法的意見最重要。而有兵部尚書在場的情況,也輪不到兩個侍郎說話。
禦史臺除主官禦史大夫之外,還有左、右都禦史兩個副職,也是正三品高官,可以參與朝議。他們的班列在六部尚書之後、大理寺卿之前。大理寺卿也是正三品,列於六部侍郎之前。
在天命皇朝的司法體系中,六部中的刑部負責案件審理,大理寺則負責複核監督。如果有人對刑部的判決不服,就可以到大理寺上告。大理寺覺得刑部審理的案件不公,也可以主動進行幹預。
最後一個列席朝議的正三品高官,乃是國史館的太史令。不過他只負責記錄朝議內容,以供編纂史書,並不參與朝議的討論。
應該說,天命皇朝的中央機構還是相當精煉的,常設的正三品以上職位不過二十出頭。其實這還是張真人的遺惠,據說他老人家在設立天命皇朝的時候,就確定了中央政府的官制,並且還不允許後人隨便改動。
朝議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想好如何處理狼族入侵之事,成德皇帝想先找個別的議題:“各位愛卿,除了狼族入侵之事,是否還有其它事情需要進行朝議?”
邱定邦、於崇法等人一聽就明白了,皇帝暫時不想討論如何應付狼族。可他倆也沒有提前準備,一時還真想不出合適的題目來。
這時戶部尚書楊昭德從班列中站了出來:“啟奏聖上,福建、江西兩省昨日發來急報,請求增撥救災款項及物資若幹……”
上次守護真人古上仙為了對抗狼神冰刀發動的暴風雪,從東南大洋上驅使過來一場巨大的臺風,臺風中心就從福建、江西兩省路過,因此這兩省受災最為嚴重。雖然中央財政劃撥了大量的救災錢物,可依然遠遠不夠。此事戶部早有考慮,已經在籌措第二批救災品了。
一看皇帝的提議冷場,向來機靈的楊昭德立馬反應過來,就把此事提了出來。救災也是大事,雖然比不得狼族入侵,但也可以拿出來說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