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秋珍並不懂狼族語言,可他認識乞斤只,聽得乞斤只在後面大叫,便問旁邊的親兵道:“劉大力,乞斤只在說什麼呢?”
劉大力大笑:“大人,他要跟你單挑!”
好比狼族王子身邊有精通南方語言的王庭護衛一樣,南軍的高階將領身邊,一般也有一、兩個精通狼族語言的親兵,劉大力承擔的就是這個職責。除了口頭翻譯,這小子還粗通文墨,在親兵營混了個隊正職位,算是石秋珍手下的得力人才。
由於文化、風俗上面的差異,對於單挑,狼族與南人的態度迥異。狼族勇士幾乎都是靠巴圖魯大賽比出來的,而巴圖魯大賽的主要模式,就是一對一單挑。對於單挑,狼族勇士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望。狼族發生內亂時,經常以單挑定勝負。南朝不乏石秋珍這樣的勇士,不過他們都是靠戰場搏殺掙來的名氣,單兵作戰能力確實很強,可他們更願意在戰場上打群架,卻沒有單挑的習慣。
因此乞斤只一說單挑,劉大力兵就忍不住笑。你自己帶著黑壓壓一大片騎兵,卻要跟對方搞單挑,可不是腦子有毛病!如果腦子沒毛病,那就是有詐,這麼粗淺的計謀,副帥大人怎麼會上當?
石秋珍果然沒有讓劉大力失望:“你告訴他,讓後面的騎兵停住,我就跟他單挑!”
劉大力連忙翻譯。乞斤只聽了,居然真的帶頭止住了,後面的狼族騎兵見狀,也紛紛停了下來。
就在劉大力以為,副帥大人要借這個機會帶著大家逃命的時候,石秋珍也停住了:“你們再讓開些,讓我來會一會這個乞斤只!”
劉大力有點傻眼了。南朝軍紀,主將喪生,親兵要遭受嚴重的處罰,如果是畏死不救,親兵都要被處斬。石秋珍冒險,等於是把劉大力等人的命運前途也押了上去。
“大人,這不好吧!”
石秋珍眼睛一瞪:“滾一邊去!老子做事,輪得到你指手畫腳嗎?”
劉大力不敢再多嘴。別看在董世光面前,石秋珍連搖晃人家胳膊的小兒女姿態都能做得出來,其實是個火爆脾氣。誰要是惹了他,捱上一刀背都有可能。三十多斤重的狼屠,砸一下可不是玩的。
於是雙方擺開架勢,準備看主將單挑。在狼族一方,單挑帶著濃重的宗教意味,所以沒人喧囂,都老老實實地勒住馬,靜靜地等待著南北勇士的驚天撞擊。劉大力帶著那十幾個親兵,卻免不了要說一說小話。
“吉銳士,準備好你的弓箭。萬一勢頭不對,你一定要把乞斤只射下來!”
南人軍隊尤其是斥候中,也有少量精於射術的兵丁,吉銳士就是其中之一。可他的射術精良,腦瓜子卻不太靈光。
“隊正大人,我們隔得這麼遠,如何射得到乞斤只?”
為了保證對陣雙方不受幹擾,狼族騎兵與石秋珍的親兵一樣,都退到了數十丈開外。這個距離,除了當初赤溫那鬼使神差般的一箭,絕對不可能射中目標。
劉大力忍不住罵:“笨蛋,我是說萬一大人落敗,你一定要阻絕住乞斤只的追擊!”
吉銳士連連點頭:“哦,大人放心,如果乞斤只敢追過來,我一定給他來個一箭穿心!”他又有點遲疑地問道,“不過,大人,你覺得咱們副帥大人會打不贏嗎?”
如果不是腳被卡在馬鐙子裡,劉大力真能踹吉銳士一腳:“我不是說了,這只是以防萬一!你別再說話,他們要開打了!”
場地中央,石秋珍與乞斤只已經擺開了架勢,兩人拉開大約有百餘步遠,開始催動馬匹逐漸加速。石秋珍左手攬著馬韁,右手把長刀狼屠斜拖在身後,身體雖然在隨著黑雲的奔跑而起伏,手中的狼屠卻沒有任何晃動。乞斤只卻只靠雙腿夾著馬匹,雙手高高舉著一根碩大的狼牙棒。
狼牙棒不單狼族愛用,天命皇朝的軍隊也有大規模的配備,不過南北雙方製造的狼牙棒規制有所區別。狼族的狼牙棒比較短,通常在三尺左右,主要用於騎兵。南朝的狼牙棒很長,武庫司監制的標準狼牙棒長七尺三寸,重達二十多斤,專門配發給挑選出來的力士使用。乞斤隻手中的狼牙棒雖然遠比南軍的短,份量卻一點也不輕,甚至比石秋珍手中的狼屠還要重上幾斤。
就在兩人即將相遇的時候,千餘觀眾鴉雀無聲,除了中間兩匹戰馬奔跑的蹄聲,暫無其它動靜。馬首交錯的瞬間,狼牙棒、長刀猛烈撞擊,發出當的一聲金鐵交鳴之音。
馬匹很快錯開,石秋珍一邊控制黑雲減速掉頭,一邊心疼地看了眼狼屠。狼屠的刀鋒上,已經出現了一個指甲片那麼大的缺口。他心底暗自後悔:不該跟這個狼族硬拼,這家夥不單力氣大,居然還用的是全金屬的狼牙棒!
石秋珍的身材不算特別高大,但力氣驚人。在軍中這麼多年,他還沒有遇到過比他力氣更大的人。所以他沖陣時,最喜歡玩那招兀裡餘徒。一般的狼族士兵,根本擋不住炫舞的狼屠。
這次與乞斤只單挑,石秋珍還是想靠力氣大、武器好欺負人。從騎兵的近戰武器來說,南軍的長刀與狼族的彎刀基本處於同一檔次,南軍的短弩可以剋制狼族的彎刀,但狼族的狼牙棒也可以剋制南軍的長刀。可石秋珍是個例外。
他的狼屠又快又重,彎刀碰上來,要不被磕飛、要不被砍斷。狼牙棒倒是可以與狼屠對抗,可石秋珍掌握了一個訣竅,那就是先砍狼牙棒的把。狼牙棒的把都是木頭的,狼屠一削就斷。所以石秋珍的兀裡餘徒那麼奏效,因為幾乎沒有任何近戰兵器能夠與狼屠抗衡。
有人可能要問,幹嘛不把狼牙棒的把也做成金屬的?說白了也簡單,太重!狼族騎兵使用的狼牙棒,棒頭不過拳頭大小、一乍長短,就已經有十幾斤重了,如果再加上一根近三尺長的鐵把,那至少有四、五十斤重,即使是天生的大力士,也不可能揮舞著這樣的兵器長時間作戰。
正因如此,石秋珍也沒想到,乞斤只居然拿的是全金屬鍛造的狼牙棒,還能運轉得如此輕松。
第一次對抗吃了點小虧之後,雙方回馬再戰的時候,石秋珍就不願意硬碰硬了。兩馬相交之際,石秋珍刀背橫撥,把乞斤只的狼牙棒卸到了一邊。
第三次會面時,乞斤只也改變了戰術,不再一味地催馬沖鋒,而是提前降速,最後索性停了下來。騎兵沖鋒,主要是為了借勢。同樣一刀劈下來,借馬匹速度劈下和站在原地劈下完全是兩回事。可乞斤只測出了石秋珍的力氣,加上佔了兵器的便宜,覺得沒必要再借勢。更重要的是,提前停下才好掉頭,才能趁對方沖過去的時候來個反追,形成敵逃我追的有利局面。
石秋珍立刻明白了乞斤只的意圖,也把黑雲的速度降下來。乞斤只的時機把握得很好,石秋珍不可能完全停下。但石秋珍的腦子也很快,左手一帶韁繩,黑雲就朝左邊一偏,從離乞斤只丈餘遠的側面跑了過去。
乞斤只轉頭就追,石秋珍故意放低速度,雙方過幾招後,就形成了並駕齊驅的態勢。
這就看出石秋珍的狡猾之處了。他走在左邊,剛好右手發力。乞斤只在右邊,怎麼都有點不得勁。兩人一路騎行一路打鬥,石秋珍佔了順手的便宜,乞斤只的兵器更合用,誰也不能徹底佔得上風。可這種看似僵持的局面,其實驚險無比。雙方使用的都是重兵器,只要稍微有點閃失,即使被擦一下,戰鬥也就結束了。
南人總是比狼族機變,即使石秋珍這個猛將也是如此。看看拿不下乞斤只,他就動起了歪腦筋,假裝力氣不足,催著黑雲脫離了戰鬥,朝遠方快速奔去。乞斤只哪裡肯舍,自然催馬追了上來。石秋珍把乞斤只誘離了大部隊視線所及的範圍後,又不動聲色地調整了行進方向,繞了好大一個圈,偷偷地把乞斤只朝自己親兵所在的方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