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色封面印著,“the poer of the actor.”
“查伯克確實是方法派的佼佼者。”那是一雙骨節分明的手,遞給欣芮一杯熱飲,欣芮放下書籍,咬著吸管喝了口,是甜到發膩的熱可可。
身著白色t恤,淺藍色牛仔褲,吸了口冰咖啡的男孩雙手托腮,“但是看了這本書之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筆者研究出的系統表演教學方法,”他頓了一下,多拿了幾個軟靠墊,靠在牆上。
“而是作者的自述:我有一個和我關系疏遠,不負責任的工作狂父親,而母親在情緒和身體方面都有虐待傾向。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中,我從小就有一種深深的被遺棄感,覺得最近不值得被愛。事實上,我算是成功應付了這個被輕視的現實。後來我長大成人,成了一名演員,我將所有同年、少年時的恐懼召喚出來,灌注於我的表演之中。
我尋求得到同情和理解,我覺得這些會幫助我減輕過去的痛苦。像其他努力紛爭的演員一樣,我真切地與過去的情感傷痛保持了聯結。”
隨著每句話的情緒遞進,少年也在漸漸挪動身體,距離欣芮越來越近。
欣芮與少年對視,一笑置之。
“姐姐,我不舒服。”少年誇張的縮著頭,環抱著手臂,揪起面板上的小顆粒給欣芮看。
“桑玠,原名謝桑玠,父不詳。”欣芮歪著腦袋,勾起嘴角略帶挑釁的望著對方,緩緩吐出這幾個字。
桑玠喝了口冰咖啡,把靠墊拿走,疊放起來。
“李欣芮,父母雙亡。”。他盯著欣芮的額角,有些咄咄逼人:“從小在外公外婆膝下成長。
9歲,你舅舅因調查一起經濟犯罪案件,連累你車禍受傷,斷一腳趾。
值此之際,你外公出軌,外祖父母離婚。
至此之後,你同父母生活,對了,還有你的養兄。”
欣芮聽得津津有味,怕桑玠口渴,繼續把杯子遞給他。
桑玠指尖發白,紙杯在他手中變形,“你的養兄李望潮,是眾望所歸的李氏嗣子,而你既不受為人師表的父親寵愛,也不受精神分裂的母親青睞,甚至於最疼愛你的舅舅也在你12歲那年失蹤。
偏偏禍不單行,你父母也因你舅舅的職業受累,雙雙而亡。”
桑玠把杯子空投入垃圾桶內。
“為什麼你是這幅模樣?”桑玠有些矛盾的走來走去。
“晚上一起吃飯?”欣芮看著焦頭爛額的男孩,從廊角的竹筐裡拿出一長毯子蓋在他的肩上,幾不可聞的呼吸一閃而過。
桑玠屏住呼吸,皺起眉頭,“不止於此,你與初戀青梅竹馬,可他卻跟你的閨蜜吳音音牽扯不清。
還有,你明明應該讀的是英城大學,卻偏偏選擇了跟隨張暄輊去蓉城讀書。”
她撥出的氣息讓他覺得難受,洩氣般的踢了下垃圾筐。
“明明你可以有更好的前途,跟隨師父史思文先生,進行表演教學工作坊的實踐,可你偏偏去陵城蒐集你所謂的,能夠顯示你正義無比的證據!”
欣芮打了個哈欠,示意他繼續。
“你看看你現在,是什麼鬼樣子?”起伏的胸口顯示著這具身體的主人惱羞成怒的情緒。
“很高興認識你,桑玠。”欣芮伸出了手。
呆愣的少年不知所措,用力在褲子上擦了些手汗。
欣芮抄起書大步離開。
桑玠的鼻尖飄過若有似無的香味,一種生長的,溫軟的香,並非綠植的味道,香透肺腑,令人慾醉,揮之不去。
她不知道的是,比起她的莫不在乎,桑玠更願意看到她因為這些話而扭曲至極的醜陋表情,至少在他心裡,他們都是相同的,兩具殘缺的軀體,到底是什麼讓她變成現在這幅模樣?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1)
方法派:
方法派演技ethod acting),又稱“方法演技”或“方法派表演”,是一種影視戲劇表演技巧,脫胎自前蘇聯戲劇家康士坦丁史丹尼斯拉夫斯基所創立的寫實主義表演體系的演技訓練,主要透過演員外在的肢體和表情深入地挖掘出人性、人心的複雜性。
它要求演員在鏡前幕後都要保持同角色一樣的精神狀態。後輾轉傳入美國,經過另一番詮釋,改稱“方法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