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開微博,是為了拉廣告,做宣傳。他開微博是為了告訴粉絲:他!不!玩!微!博!
他低調,不代表沒有實力,拍攝《明月照我還》時,我跟他在一個劇組,導演馮安寧曾對他說:‘你願不願意去農村體驗生活,你自己去,沒有人跟著你。你體驗完了回來,我們也不一定用你。’
結果富聯二話沒說就去了農村,和農民一起下田插秧,和房主一起下地幹活,吃在一起,睡在一起。
當馮安寧找到富聯的時候,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農民,導演愣是沒找出來他。
正式進組,拍攝《明月照我還》,一場坦克戰要挖戰壕,劇組請來了8個民工,結果天熱,一大半受不了苦,都跑了。
導演動員全組的人挖戰壕,沒有一個人動手,50度的高溫,誰能忍,我但凡邁一小步,師父還瞪我一眼,出頭的事兒輪不到我。可人家富聯,二話不說,跳下土坑,一聲不響地挖起土來。挖完戰壕,他已經兩手血泡。
後來,《明月照我還》參評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奪得最佳影片。評委們問馮安寧:‘你是弄了一個真農民來演嗎?’
看過這部戲的人都驚嘆不已,‘富聯怎麼能說那麼標準的晉城話?’
他是道地的滬城人,大家都不知道,他為了講出地道的晉城話,把所有臺詞都摘錄出來,去找當地農民一句一句學的,反複練習,直到跟人家農民一模一樣才進組。
而在《明月照我還》中,富聯可以說是奉獻出了教科書級的表演。
你會隨著他的表情而被帶入到情緒當中,但可惜的是,他有好演技,但不隨便接戲,所以,你的憂慮是對的,即便是你師父出馬,他也不一定能接。
而且,他這個人,不喜歡坐下來和那些導演去應酬,為了混口飯吃去拍戲,他不幹。寧願去送外賣賺錢,也不拍毫無營養的劇,但遇到好本子,他也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演,這就是真正的演員。
對他來說,戲比天大。
2007年,《風雲會》導演找到富聯演主角,那時候他全部身家只有200塊錢,甚至還當過一小時3元的外賣員,接到電話後,他想都沒想就跑到南城去了。
他至今還和父母住在一所租來的公寓裡,比起同期的藝人,他過的確實心酸,但是卻自得其樂。
他曾說過:就算我無戲可拍,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拍廣告!
現在的三線流量明星演一部戲,動不動就要價五千萬六千萬。但富聯是一個異類,他不喜歡的戲,給再多的錢他也不演。他喜歡的戲,你就算給最低價他也來。
《風雲會》原定的主演是陳岱輿,可臨到要拍攝的時候,陳岱輿卻沒有檔期了。導演急得直跺腳,這時,有人推薦了富聯。
導演說,只要他願來,加錢都可以。
富聯這個戲痴,一拿到劇本,立馬就被故事吸引了。他二話不說,買了火車票,硬生生一路站著到了南城恆安片場。
到了片場,劇組跟他談錢,富聯立馬一擺手,我不是沖著錢來的,我是真心喜歡這個角色。錢,隨便給點就成。
表演如此精湛的富大龍,卻常常沒有戲演,因為他實在是太挑劇本了。
他接戲有四個重要原則:第一:不重複自己的角色。第二:角色要有一定代表性。第三:不演不符合邏輯的戲。第四:演反派一定要惡有惡報。
不符合這四點原則,你給多少錢他都不演。正是因為這份執拗,他七年時間竟然無戲可拍。正是因為這份執拗,他出道30年還買不起房。
朋友們都勸他:低低頭吧,你還得生活呢,家裡人都指望你呢。
他反唇相譏,餓死也不接爛戲。
朋友們又說:那你接接廣告吧。
他就兩字:不接。
最後,他窮得揭不開鍋了,就去做了一小時賺3元的外賣員。富聯骨子裡有一股傲氣:我可以屈服於生活,但我絕不遷就內心。
劇本好比什麼都強,欣芮,生活建立在誤解之上。
而透過導演的作品和只言片語,去臆測其烏託邦似的理想國,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老炮如史思文先生,為了電影造勢,也不得不拋頭露面。
你只需要給富聯一個獨立的空間思考,披著傳奇和驚奇的外衣,道出一些平平無奇的常識和真實即可。
再說,是人都有弱點,他……”桑玠靠在欣芮的耳邊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