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王老太太說了,等秀姑繡好的東西送到跟前,滿意就選上送過去,不好的話就算了。百壽圖是很好,卻沒好到讓王老太太沒有原則地信任秀姑的繡工。
行事上,王老太太比較理智。
明月現在見了秀姑繡的屏芯,頓時有了信心,覺得老太太沒有看錯人,這幅屏芯比老太太手裡那件顧繡真跡一點都不差,甚至猶有過之,“蘇娘子,你這幅繡的是什麼?我瞧著就很好,一定能讓老太太滿意,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繡完?”
“這是六扇曲屏中的一幅,還有五幅沒有動針,至少得三四個月才能繡完。”秀姑想起答應雲掌櫃的事情,忙與明月說明,“不管如何,我的繡品還得經雲掌櫃的手。”
她雖有這個大賺的機會,卻不能忘本。
她去買所缺白絹的時候雲掌櫃就知道她正在繡的屏芯了。
“你放心,不會讓你難做,我已經和雲掌櫃說好了,你繡的圖直接賣給我們,雲掌櫃那裡另有好處。”明月早就聽雲掌櫃說了他和秀姑的約定,現在見秀姑堅守本分,並沒有被自己的話就衝昏頭腦,心裡多了幾分讚賞,“現在是臘月初七,那位貴客三月底才從京城啟程,一月之後才能抵達咱們這裡,到時候能完成嗎?”
時間倒是綽綽有餘,而且槍打出頭鳥,她的嫁衣不需要過於精緻,普通紅布縫製在村裡已是上等。
秀姑沉吟片刻就答應下來。
明月大喜過望,看了看繡架上的屏芯,“這幅屏芯繡完了吧?繡好了我帶回去。”
“就差最後幾針了,姑娘若不著急,就等一會子。”
“我不急,你先繡完。”
秀姑洗了洗手,坐到繡架跟前。
因為這幅屏芯只剩最後一點收針,很快就完成了。
明月越看越喜歡,嘴裡讚歎不絕,收好屏芯後問道:“剩下五幅圖你打算繡什麼圖樣?我回去好說給老太太知道,心裡有個譜。”
秀姑聽了同樣高興,當初王太太看中百壽圖就下了十兩定金,看到這幅屏芯,王老太太應該不會虧待自己吧?她只盼著先有一筆銀子進賬好置辦嫁妝。
“這一幅是蝶戲牡丹,牡丹為花中王者,唯有牡丹真國色,故排於首位。剩下五幅分別是蜂採蘭蕊,蘭為王者之香;鴛鴦臥蓮,蓮為花中君子;芙蓉錦雞,錦雞有五德之稱;喜鵲登梅,鵲,喜報也,梅,傲雪也;梅之前有秋菊,亦皆是動、靜、誦三者齊備。”
聽明月的意思,那位貴客喜好風雅,如此一來,繡圖需要講究佈局和意境,八副屏芯的配色更要用心,免得六幅屏芯鑲嵌在一架曲屏上顯得雜亂不堪,得好好費一番工夫。
秀姑暗暗有了決定,若能入貴人眼,自己日後就身價倍增了。
其實雙面異色繡最為上乘,可惜時間不允許。
“當然,如果府上老太太不滿意的話,也可以指定別的花樣。”她浸潤於顧繡約有二十年,不敢說什麼花樣都能繡,但十之□□都繡得出來。
“你繡得已經出乎意料的好了,便是老太太怕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光聽秀姑徐徐說來,明月就覺得那幾幅畫宛在眼前展開,興高采烈地說道:“請你多多費心,一定要繡好。這副屏芯我先拿回去跟老太太瞧瞧,到時候老太太滿意了,你的好處多著呢。”
說完,吩咐人去找雲掌櫃,便一同乘車回去了。
秀姑送到門外,他們都已經上了車,緩緩地朝縣城的方向駛去。
這麼華麗的馬車突然出現在蘇家門口,驚動了不少人,等他們走了,立刻就有人來打探訊息。蘇母和蘇大嫂忙著接待,向秀姑使了個眼色,明月走時那些東西可都沒拿走,不能叫人看見。秀姑會意,趁勢回到自己房裡,並關上了房門。
看著床上的東西,秀姑有些出神,清出一個櫃子,把東西一一清點後放進去。
兩匹繭綢、兩匹緞子,顏色都很鮮豔,或紅或綠,而且是葡萄、石榴、葫蘆等花樣,寓意多子,正適合秀姑的年紀和目前待嫁的身份。兩瓶茶葉、四盒點心,茶葉是上等綠茶,秀姑嗅了嗅就知道是龍井茶,在縣城裡等閒見不到,點心亦很精緻小巧。
這些東西對於農家而言非常貴重,但並不離譜,秀姑鬆了一口氣。
至於包袱裡確實是明月說的兩套衣裳,一套是桃紅撒花百子襖配著松花彈墨綾棉裙,一套是金銀兩色大紅洋緞襖配著一條翡翠織金彩繡棉裙,金碧輝煌,皆非尋常之物。
蘇母和蘇大嫂送走打探訊息之人後進來,看到這些東西衣裳直接傻眼了。
半晌,婆媳二人才回過神。
“我瞧這身衣裳不如留著你出閣時穿,比咱們做的那些顯得好看。”蘇母小心地伸出指尖摸了摸紅襖綠裙,金燦燦滑溜溜一看就知道是大戶人家才穿的衣裳。
蘇大嫂在一旁贊同,他們做的衣裳再好也比不上王家送的。
“咱們鄉村人家做一身紅布衣裳就行了,穿什麼綾羅綢緞?叫人看見,不知道得惹多少是非。”秀姑一口否決母嫂的提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原身的記憶裡,鳳冠霞帔是存在的,但在鄉村不常見,大半人家都穿平常的舊衣服出閣,家境富餘的人家倒是有本錢去縣城裡租一身回來穿,平常殷實人家女兒做一套新衣裳在身就算極為體面了,而這套衣裳婚後繼續穿,並不會束之高閣。
秀姑雖然有本錢穿綾羅綢緞,但她卻不想過於扎眼。
財不露白,千古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