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們這邊的風俗,成親後夫妻第一次往孃家送禮特別重要,秀姑和張碩此時名分雖定,卻未曾成親,這份年禮沒有太鄭重,但即使如此,也足夠令人側目。
四條上等五花肉、四隻肥壯公雞、四條活蹦亂跳的鯉魚、四斤白花花的豬油、四斤白糖、四斤酒、四斤點心、四斤紅棗。張碩聽兒子說秀姑最近為了調理身子每天用生薑紅棗煎藥,特地送了四斤精挑細選的大紅棗。
看著搬進來的種種孝敬,蘇母笑得合不攏嘴,節禮多寡代表著親家的態度,節禮越多就說明他們越看重秀姑,自己家也有面子。
村裡其他人家收到女婿的節禮,頂多就是兩斤肉兩斤酒,哪像張碩這麼闊氣。
別看蘇家日子過得比別人家寬裕,可也缺肉缺油水啊。
王家賞的那些野味他們壓根捨不得吃,一是打算過年吃,二就是留著辦喜事時多幾樣菜,省得再去買了。若不是這幾個月壯壯經常在他們家吃喝,又跟秀姑讀書習字,張家時不時地送些豬肉骨頭下水,他們家仍然和往常一樣吃著清湯寡水。
“哎呀,阿碩,哪裡需要這麼客氣?送這麼些東西,費了不少力氣吧?”蘇母嘴裡抱怨著,心裡卻是高興得不得了,面上熱情洋溢。
張碩恭敬地回答:“沒費力氣,都是家常吃的。”
家常吃的?
蘇母更高興了,這說明女兒進門後就能享福,“你這孩子太謙虛了!阿碩,跟你阿爺在堂屋裡說話,晌午嚐嚐秀姑的手藝。”
張碩眼睛一亮,充滿了期待。
“我去幫姑姑燒火!”在父親羨慕的目光下,壯壯熟門熟路地跑進廚房。
在蘇家住了這麼久,壯壯少了幾分靦腆,多了一些熟稔。不過他一進廚房就被秀姑趕出來了,藉口滿倉讀書會遇到了不明白的地方,自己忙著做飯,讓他幫自己去和滿倉一起讀書,等滿倉遇到不懂的就替自己給他解答。
秀姑的話很有技巧性,壯壯沒聽仔細,只當滿倉遇到了疑惑,便傻乎乎地去了。
蘇大嫂朝秀姑豎起拇指,真聰明!
秀姑莞爾一笑。
中午所需的食材早就準備好了,選單也經過商討後擬定了,秀姑正準備一展身手,對於張碩表現很滿意的蘇母走了進來,叮囑她們姑嫂道:“大郎媳婦,你好好燒火,兩個灶孔都點著,這些菜啊肉啊叫秀姑做。秀姑啊,做菜時多放點兒油,別捨不得。”
秀姑哭笑不得,到底是誰炒菜時捨不得放油啊?
蘇母和蘇大嫂的手藝很好,但除了葷菜,做的其他菜都不怎麼好吃,追根究底就是她們捨不得放油鹽醬醋,也缺少各種調料,蘇家大多時候都是吃水煮清蒸類的菜餚,炒菜頂多挖一小塊豬油放進鍋裡,秀姑入鄉隨俗,兼喜食清淡,從未提過意見。
蘇大嫂笑道:“娘,保證讓阿碩吃到香噴噴的菜,知道秀姑有多麼心靈手巧。”
跟做夢似的,她真沒想到秀姑被休後能說到這麼好的人家,一定要讓張碩因午飯而對秀姑更滿意,張碩越滿意,秀姑以後的日子越好過。
察覺到母親和大嫂的目光,秀姑有些無奈,很厚臉皮地裝作沒聽到,埋頭做菜。
女婿上門,蘇家請了本家好幾個爺們作陪,二叔、三叔和四叔來了,蘇明和蘇葵父子也被叫了來,都在堂屋裡和張碩說話,因此他們家準備了八個大碗八個盤子。
蘇三嬸和翠姑好吃懶做,早起藉著幫忙的理由想蹭吃蹭喝,當即被老蘇頭攆了出去。
秀姑和張碩定親時,翠姑背地裡說了很多閒話,滿嘴汙言穢語,埋怨老蘇頭只疼秀姑不疼她,有張家這麼一門好親事不想著她這個黃花大閨女,卻想著蘇秀姑這個棄婦,她也想嫁給張碩吃香的喝辣的,她也想穿新衣戴金首飾銀首飾。
老蘇頭見她屢教不改,愈加厭惡。
張家上門求親是看中秀姑的人品,便沒秀姑,張家也不會向翠姑這樣的姑娘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