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防患於未然

秀姑雖是待嫁身份,但畢竟不是黃花閨女,因此出門沒有任何顧忌。

何況,老蘇頭裹著羊皮襖,和往常一樣趕著牛車送她,路上又有村裡幾個趕集的婦人相伴。她們見了秀姑都笑著打招呼,恭喜她嫁個好人家,定親、下聘的場面她們可都親眼看到了,心裡羨慕得不行,張家可是個福窩。

秀姑安靜是安靜,人際交往手段一點都不差,三言兩語就岔過去了。

她比較喜歡步行進城,一個多時辰的路程權當鍛鍊身體了,只是家人都不放心她獨行,加上她還想購置一些東西,便坐了牛車。

老蘇頭仍不進城,一行人約好回去的時間,大家進城後便各奔東西。

秀姑進城時包袱裡裝了三十兩銀子,又帶了五百錢,屬於原身的那幾件首飾也帶上了。

前世今生,她都是第一次結婚,是新的開始,她不想戴著原身本來的陪嫁首飾出嫁,尤其是金丁香是前夫周惠送的,帶到張家沒得讓人膈應。

於是,進了城她先去銀樓。

無論何時何地,銀樓都有以舊換新這一項服務。

問明價錢,她挑了一塊銀製長命鎖連著銀鏈子,這是準備進門後給壯壯的見面禮。

別人家的媳婦進門後大多是給晚輩一個裝幾枚銅板的荷包,也有隻給荷包沒有銅板,但是張家下聘時又是金首飾又是銀首飾,分量著實不輕,秀姑決定買個銀製實心的長命鎖給壯壯,反正以她現在的財力完全負擔得起。

接著秀姑又為自己挑了一副銀頭面,一整套的銀鐲子、銀簪子、銀耳環、銀戒指。

她挑的款式都不錯,長命鎖正面浮雕“長命百歲”四個字和纏枝蓮紋樣,背面浮雕蝙蝠,銀頭面中鐲、簪、耳環、戒指都是牡丹花樣,雕刻還算精巧。

這幾樣共計六兩七錢二分重,銀樓規矩十工一,工錢是六錢七分二厘銀子。

因為秀姑帶來的舊銀首飾共重三兩二錢八分,所以她付給銀樓四兩一錢一分二厘。

至於金丁香她也給以舊換新了,新的牡丹式金丁香分量重了不少,工錢也比銀首飾的貴,一共花了九錢銀子,再加一錢就是原來金丁香的價錢了。

其實,找銀匠將首飾熔了重新打造的話可以節省不少錢,只是秀姑覺得麻煩,而且普通銀匠打造出來的銀製品不如銀樓的款式新穎、工藝精巧,兼這家銀樓是桐城中唯一的一家大型銀樓,據說是府城銀樓的分號,所以她就在銀樓購買了。

掌櫃的見秀姑氣質不俗,買的首飾也多,主動把一分二厘的零頭給抹了。

“多謝掌櫃的。”秀姑摸出一錠銀元寶遞過去。

掌櫃的微微一驚,沒想到對方衣著打扮普普通通,甚至可以稱之為撿漏,居然可以拿出一錠銀元寶來,那銀錠一看就知道是大戶人家鑄出來的。用戥子稱了稱,分毫不差,在秀姑的要求下,掌櫃的便把原來找給秀姑的五兩銀錠換成了幾塊碎銀子。

一整套銀首飾足以做嫁妝首飾了,至於金的就不想了,居於鄉下不適合佩戴金飾,頂多一對金丁香就足夠了。

出了銀樓,秀姑撥出一口氣,面前出現一團白霧。

時值臘月時節,天氣嚴寒,穿著厚重的棉衣,仍然感到刺骨的寒意。

下一步該去哪裡呢?

秀姑沒有任何思考,抬腳直奔另一個目的地,有大夫坐堂的藥鋪。

原身夭折了兩個孩子,在周家坐月子不是很順心,喪子後心神受損,飲食上也不算很周到,大青山村物資短缺,百姓營養匱乏,秀姑怕身體失於調養或者留下什麼創傷。

有病早治,無病安心。

古代人平均壽命少得可憐,她對百姓生活條件沒有信心,必須確定自己的身體健康。

只有身體健康了,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才可以活得長長久久。

她已經死過一次了,不想再嘗試第二次死亡。

穿越到如今,膚色雖然紅潤,飲食也不算差,但她經常感到手腳冰涼,夜間偶爾失眠,月事也不是很正常,間隔或長或短,量少且色淡而暗。她喜歡看些雜書,知道這是血虛症狀,也就是氣血不足,之前一直食用枸杞、紅棗一類明目補氣血的東西,效果卻不大,現在定了親,需要調理好才行,免得引起其他病變。

在現代社會婚前做個檢查很有必要,古代沒有這一項,秀姑只能找大夫看看身體狀況。

老大夫姓宋,從三十歲起始,坐堂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個年頭了,他先觀察了一遍秀姑的面色、口舌,然後才將手指搭在秀姑的腕上。

左右腕各診一遍,又問了一些平時的症狀,宋大夫摸了摸鬍子,“娘子素日憂思過度,勞傷心脾,故而氣血虧虛,別的大問題就沒有了,日後放開心胸,用些好飯,少些思慮。我給你開一副歸脾湯,用生薑、大棗和水煎服,一日一劑二次,吃上二十劑便可大好了。”

憂思?那是原身吧,不過自己穿越後也確實思念自己在二十一世紀的家。

不是大病就好,提前發現治療更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