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章

王家的大少爺王朔參加春闈和殿試,因三十歲的他年紀最輕,相貌又好,御前點為本科探花,在翰林院任職,喜信傳至王家,經過商議後,王家決定舉家遷往京都,照料王朔的起居生活並打點人情往來等。

王家離開,就代表秀姑的繡品失去了王家這個闊氣的大主顧。

秀姑心中暗暗嘆息,本來她打算好了,精心繡出幾幅比屏芯更好的刺繡博得王老太太的喜歡,多多賺些銀子攢下來做日後生計之用,豈料變化來得如此突然,任她從前有百般計劃,此時面對王家的決定,只能歇了心思。

還有張碩的豬肉,王家舉家離開,自己家每日怕要少賺那五百錢了。

秀姑並非貪心不足之人,露出一絲淡淡的遺憾後,忙嚮明月道喜:“恭喜府上大爺金榜題名,將來必定是前程似錦。京城可是天子腳下,府上喜遷貴地,願一帆風順,平平安安。”

明月靜靜打量她的言行舉止,聽到這裡,面露笑容,指著帶來的東西道:“承娘子吉言了。先說我今兒的要緊事,貴客留宿府城半月之久,離開時賜下彩緞百匹、白銀千兩、美酒佳餚等,單獨給掌燈、司帳、烹茶、捧果等貼身服侍的僕從,並管理陳設及金銀東西的工匠共計四十八人,你繡的屏風雖非獨佔鰲頭,但亦屬貴客所喜之列。張娘子這是綵緞二匹,白銀二十兩,該你得到的賞賜,老太太吩咐我給你送來。”秀姑已出嫁,她立時改了口。

咦?有好處?

怎麼聽著像元春省親後的行為?賞賜給下人的金銀財帛非常多。記得元春賞賜的是表禮二十四端、清錢一百串,綵緞百端、金銀千兩、御酒華筵,緊接其後的還有清錢五百串。

這位貴客的身份不一般啊!

秀姑沒時間細想,忙開口嚮明月道謝,瞧著明月帶來的東西似乎不止這些?

果然,明月又道:“因你非府城中人,當時未曾上前領佳釀華筵,知府太太額外賞你二十兩銀子,買些酒菜吃,亦交給了我們老太太帶回來。貴客每每更衣之時常見娘子所繡之屏風,賞玩多時,心下甚喜,贊極雅緻,額外賞娘子綢緞兩匹,荷包兩個並金銀錁子若干。”

秀姑聽了喜不自勝,兩三個月前繡完已經得到工錢的繡品,此時竟然還能得到這麼多好處,真是意外之喜,她一點都不嫌銀子東西多。

她運氣真好啊,好得她有點不敢置信。

“過去這麼久了,難為府上老太太和姑娘還記著我,特地送上門來。”客氣話她毫不吝嗇地出口,臉上滿是感激,千恩萬謝地道:“回去千萬替我謝過老太太,鄉下人家日子過得艱難,每日為衣食奔波,姑娘別笑話我目光短淺,見了銀子東西就高興得不得了。”

明月抿嘴一笑,她三番五次上門來找秀姑,自然是早就打聽清楚了。從未見過秀姑這樣性情溫厚的女子,被休之後不曾怨天尤人,也不曾說過周家一句是非,更不曾變得尖酸刻薄失去本性,依然本分踏實地過日子。就是這份豁達和雅靜,使得明月忍不住在王老太太跟前替她美言,不然,王家針線房裡那麼多手藝精湛的繡匠,何以單獨指定秀姑的繡品?

起先她和老太太一樣,僅僅是好奇一個怎樣的山野女子怎麼會擁有如此靈性非常的繡工,接觸後,慢慢的她有點喜歡秀姑了,實乃瓦礫中的明珠美玉。

她或許不夠美貌,或許不夠伶俐,然而她足夠聰明,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正!

老太太最喜歡心性端正的女子。

人生在世,要想做到端正二字,何其艱難!

世上得志便猖狂的人不在少數,遇到不平對待便心性大變的人也有許多,往往冷酷對待他人,有一種“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心態,殊不知天下人可沒虧待他們絲毫,虧待他們的僅僅是負他們的那個或者幾個人而已,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若是她那位被休的姐姐學得秀姑三四分豁達,就不會性情大變,最後死無葬身之地。

她之所以善待秀姑,便是因為她的姐姐明珠曾經被夫家休棄。

那時他們家在王家沒有得到主子重用,自然沒有主子撐腰,每日吃不飽穿不暖,最後只能無奈地替姐姐收屍。自此以後,她謹小慎微,拼了命地往上爬,爬到了老太太執事大丫鬟的位置,依靠老太太,再也沒有人敢欺負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比之秀姑被周家以犯了七出之條而休棄,她姐姐被休的原因令人感到可笑。

陪伴丈夫沉溺於安樂、沒有丈夫上進。

就是這個名義。

所以,她一向願意幫襯被休的棄婦,得到她幫助的棄婦不獨秀姑一人,只是其中秀姑的本事最為出色,出色的人得到的好處自然多些。

對於她這種舉動,老太太頗為讚許,特別倚重她,原先她不清楚原因,最近兩年才從府中積年的老人口中得知,老太太竟也是被休之婦,同病相憐,這些年一直憐憫厚待和她一樣命運的棄婦,否則,秀姑怎能得到這麼豐厚的工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秀姑不知她對自己評價極高,也不知明月想到了無數往事,她一面嚮明月道謝,一面取出清溪蘭草圖,撫摸片刻,方遞給明月,含笑道:“府上喬遷之喜,我不能親自道賀,前兒才繡了一幅蘭草,覺得還算不錯,權作敬賀之禮,請老太太千萬別嫌棄,可惜來不及裝裱了。原本打算賣掉的,幸虧未曾付諸行動。”

她說前面幾句話,明月覺得她很有些心計,而且是比較高明的心計,借蘭草圖來討好老太太,拿了她的繡品,老太太定有表示,她不就得了好處?可是最後一句話卻讓明月覺得她為人實誠,她要是真想討好老太太的話,就不會說蘭草圖是她打算賣掉的了。

想到此處,明月接過清溪蘭草圖,展開一看。

乍一看和先前的屏芯繡工相仿,再一看,正反兩面皆是清溪蘭草圖,令人歎為觀止。

“好精巧的刺繡!娘子,這是兩面繡?兩面兒都是畫,兩面都不見雜亂。”見秀姑微笑頷首,明月有些失態,“我聽過兩面繡,也曾親眼見識過。你繡的花卉花樣配色雅緻非常,不若尋常工匠講究一味濃豔富麗,更令人喜歡的是你繡出來的字竟與真字無異,且字跡風骨凜然,或是詩詞、或是歌賦,又與畫面相得益彰,市面上也只一二繡品可以比肩。”

聽明月一篇稱讚的言語,秀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哪裡有姑娘說得那麼好?天底下的高人多了去了,我也只是偏安一隅的尋常繡娘而已,姑娘不嫌我獻醜我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