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章

她很有自知之明,哪怕繡工精湛到連師父都自嘆不如的地步。

明月莞爾道:“娘子捨得就此送了老太太?若是賣掉價錢不低呢!”

說這話時,她仔細打量秀姑臉上的神情,只見她淡淡一笑,“有什麼捨不得?送的又不是別人。若說價錢不低,哪裡比得上姑娘今兒送的銀子東西?我都沒想到還能得這麼些,那刺繡未必能賣得四五十兩銀子。說句不怕姑娘笑話的話,沒有老太太,我那繡品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賣出去!這一回兩回的,姑娘哪回來都沒虧待我,我心裡都記著呢。”

雖然失去了王家這條銷售刺繡的路子有些遺憾,可是人家孫子高升,自己算是結個善緣,反正那刺繡賣到別處,未必能賣出高價。京城裡什麼好東西好刺繡沒有?天底下最好的東西幾乎全部湧入京城了,她沒奢望王家會在離開後還看重自己的繡品。

明月含笑而來,滿意而去。

王家上下此時正忙著收拾行李,裡裡外外無不忙亂,王老太太房中更甚,需要攜帶的東西太多,剩下的東西也著實不少,明月如實回了話,雙手捧上秀姑送的那幅清溪蘭草圖。

王老太太正吩咐婆子仔細陪嫁的紫檀透雕千工拔步床與大件紫檀傢俱的拆卸,莫碰了牙子,這些笨重傢伙和大紅花轎一樣都可以拆卸,方便途中搬運,到了目的地再行安裝。聞得明月所言,王老太太戴上眼鏡,就著她的手細細看了片刻,讚道:“這幅清溪蘭草圖雙面繡繡得雖不是最上品,在刺繡中也算一二等了,市面上不大見得到。”

“老太太竟見過比這更好的?怪道上回貴客都說老太太有見識,可見我們都是井底之蛙,很該多跟著老太太見見世面。”明月含笑恭維,接著道:“說起為人來,張家娘子確實厚道,聽說咱們搬家雖有點遺憾日後沒了買家,但是很快就放開胸懷,不像府裡有些繡匠竟有點怨恨咱們給了他們盼頭現在卻絕了他們的路,真應了那句升米恩鬥米仇的老話。”

王家確實發生了這種事。

他們家網羅了不少手藝精湛的裁縫繡匠,給的月錢高,做的衣裳刺繡讓主子滿意額外還有賞賜,他們嚐到了甜頭,聽聞他們家要遣散部分人手,立即就抱怨起來,認為王家既然用了他們就該用他們一輩子,不能斷了他們的生路。

王老太太也聽說了此事,王太太已經處理過了。

她想了想,笑對明月道:“聽你這麼說,倒是個知恩圖報的好孩子。咱們不圖她什麼東西,難得一份心意,不能白得了她的。懂得雙面繡的繡娘少之又少,這幅雙面繡別看著尺幅不大,論起繡藝來遠在六扇曲屏之上。咱們這回搬家,好些東西不能帶走,白撂在老宅子裡發黴倒可惜,你挑些好的給她送去,算是補償咱們以後不能買她的繡品了。”

對於被休的婦人,年紀老邁的她總是另眼相看些。

“帶不走的東西有好些呢,沒上身的衣裳、笨重的傢俱、易碎的瓷器,還有吃不完的糧食和年貨,穿不完的綾羅綢緞,我竟不知從何處入手。求老太太心疼,給我一些指點,好叫到了張娘子那裡才顯出咱們家的身份不是?”明月笑嘻嘻地開口。

她白明月雖然是老太太跟前最倚重的家生子大丫鬟,但是不管何事她都不會擅自做主。王家是幾百年的世家,哪怕他們老爺大爺這一支隱於桐城數十年不出,扔下不要的東西相對別人來說仍然都是稀罕之物,哪件都不便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明月的態度,王老太太果然十分滿意,笑容更深了些。

“傻丫頭,你揀他們用得著的給她便是了。”王老太太不像明月那麼用心,雖然額外善待秀姑,但秀姑畢竟是個她沒見過的山村繡娘,“沒穿過的衣裳挑幾件好的,橫豎都要賞給家下人。傢俱就算了,碗碟杯盤比民窯出的強十倍,你選幾套不大扎眼的。糧食年貨要跟著咱們進京,這樣才顯出咱們是積餘之家,綢緞布匹都是從江南來的,不比京城裡的差,也要帶進京,你隨便選幾匹。”沒經過戰亂災荒,豈能明白糧食之珍貴?

王老太太未因年老而有失精明,秀姑沒達到讓她傾心相待的地步,但又怕在村婦跟前失了自家的身份,補充道:“她不是咱們家的下人,光給這些不大好看,畢竟她知道咱們準備搬家。你再拿五十兩銀子給她,權當是購買清溪蘭草圖之資。”

明月一一答應,隨後笑道:“老太太慈悲,給的這些東西別說在鄉下,便是縣城裡都沒處買!我瞧見咱們家有些不太要緊的書籍和不少紙筆都不帶走了,留在老宅子裡頭不過招蟲蛀,摔裂了的硯臺和用過剩半截的墨錠子也有好些,跟老太太求個情兒,不如給張娘子一些吧。”她現在猶記得初見蘇秀姑時,屋裡擺著幾盆沙子和竹管,用來作紙筆之用。

紙筆硯墨雖然是用過的,可因讀書人地位高,這些東西極貴,以此作禮可謂相當體面。

王老太太記起明月說秀姑識字的事兒,臉上多了一絲笑意,“讀書識字好,難為他們知道上進。你說的那些爛硯臺剩墨塊可不能送,沒得叫人笑話咱們家小氣。這樣吧,書籍隨你的意,筆墨紙硯你選不帶走又沒用過的給她。”留下來守老宅子的僕從都不大得主子的重用,又不識字,那些用不著的書籍東西並非孤本,留下來確實如明月所說不過招蟲蛀而已。

秀姑的繡品王老太太不太放在心上,但聽到她用心教導繼子侄兒,卻覺得很喜歡。

三十多年前,前朝的江山搖搖欲墜,各地權勢林立,王家的當家也就是王老太太的前夫王俊傑精明敏銳,見機不妙,果斷拋棄重用自己的前朝皇帝,投奔了當時出身貧寒在江南勢力極大自立為華王的今朝太、祖皇帝。

為了表明忠心,王俊傑不顧老母痛斥,休了兒子都十幾歲的王老太太諸葛氏,並將這個唯一的嫡子王越過繼給了七歲早逝的長兄,轉身迎娶華王守寡的妹妹,如今的端慧大長公主,改朝換代後,王俊傑憑著數年內累積的功勞,被封為盛國公,權傾朝野。

王老太太當初被休的罪名是她不慈,未曾善待小叔子,動輒呵斥責罰。

實際上,她也是讀書人家的獨女,被父母當作男兒教養,王俊傑在外行軍打仗,常年不在家中,婆母是她細心奉養,親子、庶子以及兩名年幼的小叔子都是她一手照料教養,在學業上自然嚴厲,萬萬沒有想到王俊傑無恥之極,找不出她的毛病就用這個理由來休妻。

王老太太捨不得兒子,一發狠,趁著戰亂年代諸禮鬆散,懇請慈善的婆婆做主,抱著大伯的牌位拜了天地,成了王俊傑的長嫂,與兒子重接母子緣分。

端慧公主是出身寒微的鄉下婦人,不識字,沒見識,而且眼高於頂,華王有權勢後她就被權勢迷了眼,嫌棄原先以務農為生的丈夫配不上她,設計令其驚馬而死。當時很多人清楚真相,不過畏懼華王的權勢,沒人議論。人哪,只要有權有勢,不管做了多少無法無天的事兒,別人都只能忍氣吞聲,不敢妄論。

再醮後,端慧公主再一次發揮了她的狠毒本色,妒恨王俊傑兩個弟弟遠她而親被休後再嫁牌位為長嫂的諸葛氏,遂設計剛剛新婚的王越從馬上跌下。王越摔斷了腿沒有接好,成了瘸子,文不能科舉,武不能從軍,從此絕了文武之路。

王老太太原本只恨王俊傑薄情寡義,後來恨不得吃了端慧公主的肉,喝了她的血,奈何太、祖皇帝極為護短,非常疼愛跟著他雞犬升天的弟妹,說什麼權勢就是為了不讓他們受欺負云云。適逢婆母驚怒病逝,王老太太藉機守孝,帶著兒子兒媳退居桐城,這一退就是三十年,直到去年太、祖皇帝駕崩,不喜端慧公主的新帝登基,她才允許孫兒參加科舉。

王俊傑未死,端慧公主尚在,因王俊傑忙於爭名奪利顧不得教養子孫,端慧公主肆意妄為,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和王俊傑生的一雙兒女驕縱成性,臭名昭著。王老太太和兩個小叔子沒斷來往,對京城中的訊息瞭如指掌。

王老太太眯著眼睛,遮住眼裡的絲絲寒意,進京後,她不會讓王俊傑和端慧公主這對夫妻好過,為了這一天,她足足等了三十年!

太、祖皇帝一生中嬪妃無數,皇后、皇貴妃、二貴妃、四妃、八嬪、十六貴人,不似官階沿用前朝舊例,在位的嬪妃薨了,立刻有人頂替,從未出現空位。除此之外,後宮中還有無數有著奇怪稱號的低階嬪妃,叫什麼常在、答應。這些嬪妃個個千嬌百媚,有守寡的婦人、有落難的民女、有青樓的妓子、有青梅竹馬的表妹、甚至還有母女同侍一夫的情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