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章

夫妻二人守著豬肉攤子,很快就有第二個顧客上門了,衣服上沒有打補丁且身型肥胖的青年婦人喘著氣跑到跟前,目光在案板上掃來掃去,大聲道:“張屠戶,先把兩個豬頭和八個豬腳、一盤大腸給我,然後再來三斤肥豬肉,要最肥的。”

“好嘞!”豬肉鋪子多是得老顧客光顧,張碩利落地割肉過秤,“兩個豬頭一百八十文,八個豬腳六十四文,一盤大腸三十文,於娘子,咱們按老價錢不過秤,肥豬肉三斤九十六文,一共承惠三百七十文。”額外送了兩根敲斷的筒子骨。

婦人從籃子裡掏出四串錢,先遞了三串給秀姑,又從第三串上取下三十個銅錢,剩下的一同給她,秀姑麻利地數清,放進腳邊的籮筐裡用舊衣服蓋好,“於娘子慢走,下次再來啊。”於娘子家裡賣滷肉,滷得最好的就是豬頭肉,每天都來買豬頭豬腳和豬大腸。

跟張碩在鋪子裡收過兩回錢之後,秀姑才清楚基本上靠這些東西賺錢。

收一頭一百斤的豬大概需要一千五百文左右,冬天需要一千八百文上下,張碩手藝精湛,也只能拆解出五十斤的肉,三五一十五,如今賣肉能得一千五百文左右,甚至略低,其中瘦肉價格少一些,肥肉高一些,冬天豬肉跟著漲價,倒也能和買價持平。豬頭、豬腳、排骨、豬下水和板油、豬血之類的東西統統賣掉的錢才算是淨賺的。

張碩說一頭豬賺一兩百個大錢,並非虛言。

於娘子離開後,陸陸續續又有幾個顧客上門。

他們沒有於娘子的大手筆,觀望一陣後,有的割了一斤肥豬肉,有的割了半斤瘦肉,有的則直接買了豬下水,十幾文三十文地入賬。

張碩賣肉,秀姑收錢,並不十分忙碌,空閒了還能說些話。

半個時辰後,已賣掉了一半。

“碩哥,中午咱們用土豆燉排骨,你留些排骨。”想到土豆燉排骨的美味,秀姑口水都快流下來了。當世的食材種類很豐富,桐城雖不繁華,但是鄉村中該有的農作物基本都很齊全,有些不該這個時候出現的也都出現了,譬如土豆、番茄、蘋果等。

秀姑看完王家送給她的書,其中有不少雜書,包含本朝的律例、農事、史記等,根據些許蛛絲馬跡,她猜測本朝太、祖皇帝是穿越人士,而且是種馬男,行事風格太像了。

撇開好色這一條,太、祖皇帝做了不少有益江山民生的好事。

遠的來說,他給予官員高薪,遏制貪汙腐敗之風,凡貪必殺;他放開了海禁和外國通商,以絲綢茶葉瓷器換取無數黃金珠寶,雖然有許多出海的人在海上失蹤;他很重視船艦和火槍大炮的研究,震懾四方蠻夷和小國,尤其是倭寇,被打得屁滾尿流,俯首稱臣。

近的來說,他引進許多本朝沒有的菜種、糧種、果樹等,大大豐富了百姓的餐桌;可能是海外通商國庫充盈,他和文武百官互相扯皮二十多年,終於在五年前成功改革,降低了百姓的賦稅,免除了丁稅和不少雜稅。

最主要的是,達官顯貴和有功名的讀書人必須交稅!

百姓地稅是十稅一,這些人的地稅是三十稅一,拿到俸祿後根據俸祿的高低也要交相應不等的稅。秀姑看完書才知道這一點,之前訊息閉塞,原身一直以為舉人以上不用交稅。

若不是她有王家的書,書裡又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她根本無法知道這些事情,問村裡的人,十個人中有八個都不知道年號幾何,不知道太、祖皇帝做過什麼大事,更不清楚距離他們生活非常遙遠的各種國策,也不清楚太、祖皇帝有多少嬪妃子女。

聽到媳婦要吃排骨,張碩二話不說,將一扇排骨單獨留著,青色紗布蓋上,免招蠅蟲。

旁邊就是於娘子家的滷肉店,她把需要滷的東西處理好投進鍋裡叫丈夫守在灶前,自個兒站在門口,聽秀姑的話,她開口笑道:“張娘子,你太瘦了,還沒有一頭豬重呢,是不是張屠戶捨不得給你肉吃?光吃那排骨怎麼長肉?燉將起來還費柴火。怪不得人說賣油的娘子水梳頭,你們雖沒達到那個地步,可也差不多了。”

“哪有捨不得吃?我家阿碩每天殺豬經常留些肉與家裡吃,昨兒我老公公還殺了一隻退槽的老母雞燉了。不過是我天生吃不胖,不像你這麼有福氣。”秀姑莞爾道。於娘子性格爽朗,言語中並無惡意,秀姑也明白當世以胖為美,這個可不是唐代的說法,而是世人就這麼認為,大多數的人都吃不飽,缺油水,所以認為胖是富態是福氣。

不管別人怎麼看,秀姑覺得自己身材很好,骨肉均勻,不胖不瘦,她要繼續保持下去,太胖和太瘦對身體都有益無害,她可不想讓身體出毛病。

聽她誇讚自己有福氣,於娘子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見有人來買豬肉,她才不打擾。

這位顧客很闊氣,走近豬肉鋪子就道:“剩下的肉和板油我都要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碩和秀姑聞言一喜,剩下的肥肉瘦肉足足有二十多斤,板油也有好幾斤,賣完這些他們就只剩一點骨頭和下水了。看來,沒做成第一筆生意,也沒什麼影響。

“肥肉八斤一兩就算八斤,一兩給您抹去了,一共兩百五十六文,瘦肉十斤半是兩百九十四文,五花肉六斤半是一百九十五文,板油四斤六兩是一百三十一文,承惠八百七十六文。”張碩過秤後,很快就計算出了總價。

那名顧客很爽快地把一錠銀子放在案板上,是五兩的錠子,銀光閃閃。

五兩?豈不是得找四兩多銀子?他們鋪子裡可沒有戥子,也沒有夾剪,夾剪是大戶人家才有的東西,需要人坐上去才能剪開銀錠。秀姑一面憂心,一面在心中盤算,祥兒給了三兩多銀子,鋪子裡也有不少銅錢了,約莫能找開,倒免了他們用銅錢兌銀子藏進地窖。

不過,收錢之前得先借個戥子。

不等她有所動作,張碩卻把銀錠往外推了推,憨厚一笑,道:“俺不過是個殺豬的,找不開這麼重的銀子,客官給俺銅錢吧!八百七十六文,不到一吊錢呢。”

“這是我手裡分量最輕的銀錠子了。”顧客有些為難。

秀姑聽到這裡感覺很奇怪,他們手裡的銀錢找得開這錠銀子啊?為什麼張碩不收?他這麼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秀姑站在張碩身邊,沒有開口問出自己的疑惑,反而力證他沒說謊,“對不住,俺當家說得沒錯,俺們這是小營生,找不開客官您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