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章

秀姑得知後,除了一聲嘆息,她不知道如何表示對於張三嬸一家遭遇的看法,畢竟江家的事情自己和丈夫都摻和進去了,無論是對張三嬸家同情還是憐憫、或者鄙視,她都覺得這樣的自己太虛偽了,倒不如什麼評價都沒有。

凡事,她只求自己無愧於心,不負父母師父曾經的教導。

正,人之一生,要走正道。

摸了摸尖尖的肚子,秀姑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男女,都是個正直的人,走正道,做正事,性格圓滑也好,跳脫也好,冷酷淡漠也好,哪怕行事使出了陰謀詭計,但是,只要做到一個正字,不害無辜,不走邪道,他就無愧於人,是蒼天之下的那個人。

她也這麼教導壯壯,就著村中風傳的張三嬸一家之事詳細教他為人之道,壯壯過了年就已十歲,算是半大的孩子了,有些事應該讓他知道,並且做出判斷。

“娘放心,我以後一定做個好人,不學三奶奶家的叔叔們。”壯壯鄭重地道。

他天天在村裡玩,聽到好多人都罵三奶奶家,說他們家藏奸,說他們家可惡,做了壞事還把自己標榜為不嫌貧愛富的大好人等等,他覺得三奶奶家變得好壞。

壯壯一五一十地學給秀姑聽,秀姑搖頭一笑,“好人?什麼是好人呢?凡是這樣指責你三奶奶家的人,無非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你三奶奶家得到的好處,心裡特別嫉妒你三奶奶家。如果換作他們,可能比你三奶奶家更加貪得無厭。”

壯壯疑惑道:“孃的意思是說,他們之所以沒有變成像三奶奶這樣的壞人,是因為他們沒有遇到這種可以得到好處的機會?如果遇到的話,可能也會變壞,所以他們其實都沒有資格指責三奶奶家,我也沒有資格說三奶奶家壞。”

“沒錯,壯壯真聰明!”秀姑讚許地望著他,“你三奶奶家以前沒有變壞,是因為沒有利益讓他們變壞,或者利益不足夠讓他們變壞,變壞會讓他們得不償失,現在江家的錢對於他們來說就是足夠的利益,所以,為了這份利益他們就變壞了。壯壯,娘希望無論你是年幼時,還是長大後,都要把持住自己的本心,即使追逐名利,也要追逐不傷人不害己的名利。”

“娘,什麼是不傷人不害己的名利?”

秀姑柔聲道:“耕種為生的我們想過豐衣足食的日子,豐衣足食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我們追逐的利益,我們想過得更好,不用挨餓受凍。別人經商做買賣,他們賺取的錢就是他們所追逐的利益。你讀書識字考科舉,追逐的也是利益,這份名利帶來的利益就是可以讓我們過得更好,減少賦稅,不必服役。這些,就是不傷人不害己的名利。哪怕別人說我們壯壯是為了名利二字而讀書,我們壯壯依然可以無愧於心。”

壯壯謹記在心,城裡有些人指責說他們上學讀書帶著功利性,聽了孃的話,自己可以不用放在心上。他們讀書識字,或是考科舉,或是方便找活計,本身就是為了過得更好,確實帶著功利性,但卻是屬於不傷人不害己的功利。

見他明白過來,秀姑十分欣慰,繼續道:“我們人生在世上,生活中本身就處處充斥著名利二字,真正不求名利的人很少很少,不能說不存在這種人,但是這種人大多數都是即使無慾無求仍然可以活下去,不用為生計奔波,或者達到了世外高人的境界。可惜,我們是凡夫俗子,自始至終就是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

壯壯點了點頭,問道:“那麼,娘,我應該做什麼樣的好人呢?追逐名利依然可以做好人吧?我不想做壞人,我要做娘口中正直的人。”

“好人分很多種,有放棄自己利益而幫助人的好人,甚至別人欺負過自己,自己還不計前嫌地以德報怨,也有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再幫助人的好人,遇到欺負過自己的人則以直報怨。娘希望你做第二種好人,而非第一種。”第一種是爛好人,秀姑願意做好人,卻不願意做個爛好人,好人是品行善良,有能力行善,而非不自量力。爛好人雖然也是心地善良,但是卻有一點像後世說的聖母,被人打了左臉,還要把右臉送上去叫人狂扇,委屈都是自找的。

她願意做好人的原因很簡單。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走投無路時可以遇到好人幫助自己脫離困境,卻又總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吝嗇釋放出自己的慈悲和善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做不到在有能力時幫助別人,就不要要求別人在自己遇難時必須幫助自己。

她願意做好人,也希望可以遇到好人,將心比心。

老張和張碩在窗外聽到秀姑對於壯壯的教導,暗暗點頭,稱讚不已,經由張三嬸一家的遭遇而談起,她說的很多都是正理,而且是至理。他們父子雖然模模糊糊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不知道用什麼言語來形容,倒不如她說得詳盡。

“阿碩,壯壯娘大概正月生,年底你往穩婆那裡再送些禮,拜託她在壯壯娘生產時用些心思。”老張叮囑道,隨後又道:“對了,得多拜託兩個穩婆,免得到時候別人家也有孩子出生,把穩婆請了去,咱們這裡就落空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碩忙笑道:“爹放心,我拜託了咱們族裡的胡婆婆和蘇家族裡的陳婆婆,還有沙頭村的苗婆婆,到時候總不能三位穩婆都被人請去。”

老張摸著鬍子讚許道:“你做得很周全,看來我倒是多此一舉了。人參有沒有買一點備著?那可是吊命用的好東西,到時候給你媳婦含著能長力氣。”

“我問宋大夫時,已沒了好人參,皆被大戶人家買去了,我央了他好幾回,今兒他才吐口說年底有藥材送到,其中有三十五換的好人參,不過縣太爺家配人參調經丸等著使,只能勻半兩給我,定金我已付了兩吊五百錢。”事關媳婦性命,張碩半點不敢馬虎。

老張點頭,人參是貴了些,人命卻更貴。

晚間算賬時秀姑發現只有兩三百個大錢,不覺十分納罕,聞得張碩付了定金買人參,而買人參是為了自己,一時之間都不知道如何來形容自己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