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麗娘失望道:“他怎麼都不看我。”

“他還小,等大一些了就喜歡睜著眼睛亂看了,特別喜歡鮮豔的顏色,到時候就怕你煩了他。”秀姑將以前蘇母告訴壯壯的話說出來給她聽,“麗娘,你年紀也不小了,也該好生調理調理才是。”

麗娘忙道:“小野豬這麼乖,我才不煩他呢。”

秀姑笑笑沒說話,養過孩子才知道小孩子沒有不鬧騰的,鬧騰的時候都能煩死人。

張碩在外間問及江玉堂的來意,後者答道:“如今二月中旬,天氣暖和了,我們原先住的房子實在不結實,又不想再和張三嬸家為鄰,想請張大哥幫我們組織些人手蓋房子,按照大哥家的房子蓋,用糯米汁混三合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倆有錢又聰明有見識,來張家幾趟,早就瞧出了他們家房舍裡頭的門道。

張碩近來無事,本身又閒不住,思考片刻,就一口答應了。

他既答應,秀姑雖然心疼他太過勞累,卻也沒說阻止的話兒。

江玉堂早有打算,在落魄前就買好了地基和磚瓦糯米三合土等材料,冬天裡又賣了幾件體面衣裳湊足了工錢,等三堂叔家的房子蓋好,他就決定蓋房。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旁人見了,自無二話。

江家的地基選在張碩家門前空地基的西隔壁,約有四分地大小,江家只有夫妻兩個和一個婆子,又無牲畜家禽等,只蓋三間上房,左右兩間偏房,外加一間廚房和青磚高牆,四十個人幹活,不管飯,一人一天五十文,又有給張家蓋房的經驗,不到半個月就完工了。

房子蓋成,江玉堂和麗娘託蘇父打的新傢俱也都做好了。

慶賀其喬遷時,秀姑只讓張碩送了些禮物,自個兒在家裡帶孩子沒出門。

春寒料峭,她哪敢帶兒子隨便見風。

兩家住得近,麗娘又很喜歡小野豬,兩家來往得愈加頻繁了。

進了三月份,張碩就不再幫人蓋房子,而是在家忙活,或是接送孩子上學,或是在家放牛牧羊割草,或是在家裡抱兒子洗尿戒子,好讓秀姑專心繡百子衣。秀姑有了身子後就沒再繡花,耽誤的時間太久了,須得趕工方能在知府離任時繡完。

至於地裡的莊稼就不再打理了,正如老莊稼把式所說,麥苗已死了近半,剩下的麥苗也都蔫頭耷腦,根都爛了,瞧著是活不過來了。

去年秋季絕收,難道今年夏季又要顆粒無收?

村民們個個唉聲嘆氣,他們老百姓的日子怎麼就那麼艱難?先是戰亂,後是絕收。前年旱著旱著最後總算有些收成,去年靠夏天收的一季糧食餬口,盡力儉省,勉強熬過了年,開春後立即就去荒山野嶺挖野菜,弄點野菜湯總比光喝水強,誰知今年又不成了。

要知道,因為去年秋季絕收,他們沒有下一季的糧種,夏季再絕收的話,沒有餬口的糧食,更加沒有糧種,無糧可收,無糧種可種,可以說是山窮水盡了。

大家對此頗有經驗了,家裡有些餘錢的二話不說,借牛車騾車進城拼命買糧儲存,就算今年地裡絕收,他們好歹有餬口的糧食。剩下一多半兒沒錢的村民到處求爺爺告奶奶,卻借不到幾文錢,看著快見底的麵缸欲哭無淚。

隨著麥苗死得越來越多,空出的土地越來越多,村民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本就面黃肌瘦的他們,瘦得只剩一把骨頭了,到處打秋風。

最後不知在誰的提議下,村裡十幾戶人家都往城裡投奔周家為奴。

周家現今大富,糧食堆積無數,跟了周家,哪怕是做奴才,好歹有口飯吃,不至於餓死。雖說還沒有到夏收的季節,但是莊稼都死了,根本就沒有盼頭了。

周舉人信奉聖人言,不忘貧賤之交,對他們來者不拒。

見他們成功進入周家,村裡又有十幾戶沒有錢沒有糧食的人家立刻效仿前者,跑到周舉人跟前泣不成聲,也被留了下來。

三十來戶人家離開,加上之前就投身周家的,大青山村立時空了一成多。

秀姑繡花之際,聽說此事,唯有嘆息。

江玉堂和麗娘還騾車時,嘆道:“進城路過幾個村子,大片大片的地都荒了,都說是去年雨水多,冬天雪又重,爛了根兒。城裡的糧價漲了不少,我們花二十兩銀子,好容易才搶到二十石稻穀麥子,往年前一石貴了三錢銀子。”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