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而且是古代的男人,做到這種地步,她能不感動嗎?
嫁人,不就是找一個對自己體貼的人嗎?
在前世她沒有找到,在這裡她遇到了,可以說是大幸。
忽一日聽說周秀才又考過了歲試,周家給周惠張羅親事,秀姑心中波瀾不生,一來她不是原身,她接受了原身的記憶,並未接受原身的感情,二是既已夫妻緣盡,便不該拖泥帶水作哀怨之狀,怨天尤人從來都不是她的性格,她已再嫁,周惠再娶亦是理所當然。
張碩仔細觀察她兩天,見她當真不在意,吊在半空的一顆心放了下來。
成親後,他才知道秀姑遠比想象中還要知書達理,溫柔婉約,是他從來不敢奢求的女子。自己家雖比周家有錢,可週家是讀書人家,周惠不僅讀過書,而且性情軟是軟了點,為人倒不錯,自己家卻是屠戶,在世人眼裡壓根比不上秀才老爺的一根手指頭。
秀姑本是細心女子,察覺到他的心思,立時柔聲表白心跡。
轉眼到了翠姑出嫁的前夕。
蘇老三來請老張和張碩去他們家幫忙殺豬。
他們家糧食僅夠餬口,沒有餘糧餵豬,這頭近百斤的肥豬是苗雲打發人送來的,蘇老三一文錢都沒花。請老張和張碩殺豬,張碩是他們家的侄女婿,不好開口要工錢,他們這就省了一筆錢,若是直接在張家買殺好了的豬,至少得花兩千個大錢。
秀姑哼了一聲,“慣會精打細算。”
聽她為自己道不平,張碩莞爾一笑,“媳婦,別生氣,爹進城賣肉也一樣,我留在家裡幫他們家殺豬,還能陪你一天。”據說周惠經常在村裡遊蕩,他得小心了。
夫妻二人是蘇家的親戚,殺完豬後,除了留在蘇老三家吃飯,不用幫忙做事。
村裡辦喜事基本放在秋後、寒冬和初春的農閒時節,偏生翠姑出嫁的日子甚急,竟定了四月初六,幫忙料理喜宴的蘇家族中男男女女都不太高興,這一忙活就是兩天,兩天都能拔完大半畝地的雜草,或者打短工能賺四十文錢了。
更可恨的是蘇老三夫婦吝嗇,不請廚子辦酒席,而是叫族中婦人幫忙做菜。
秀姑抵達蘇老三家時,就聽到不少婦人暗地裡抱怨。
見到秀姑,蘇大嫂立刻把她拉到一邊,“秀姑,你知道翠姑為啥答應苗家的親事不?”
“為啥?”最近見張碩患得患失,秀姑安坐於家中鮮少出門,連洗衣服的地點都從河邊改成了井邊,大夥兒農忙都不串門,她如何知道翠姑的訊息?
蘇大嫂尚未回答,就聽到一陣尖銳的笑聲,“喲,這不是張屠戶家的秀姑嗎?起先不答應我老婆子說的親事,如今知道羨慕翠姑了?我就說翠姑有福氣,長得標緻卻不驕傲,不像有些人哪,最是眼高於頂,卻哪知自己錯過了官老爺!”
說話的是張媒婆,正是苗雲和蘇老三兩家的大媒,兩家之間諸多事宜都是她從中跑腿說合,笑嘻嘻地說完,甩了一下手帕子,搖搖擺擺往翠姑房裡去了。
官老爺?是誰?秀姑不理離去的張媒婆,疑惑地看向蘇大嫂,莫不是苗雲?
蘇大嫂沒好氣地道:“可不就是他!咱們村離沙頭村雖不遠,卻不近,隔著好大一片良田,農忙時誰有閒心打聽沙頭村的訊息?二嬸子的孃家在沙頭村,前兒回孃家一趟才知道原先的里長死了,苗雲上個月竟當上了里長,現今管著他們村子一百一十戶人家!苗家就此水漲船高,苗雲也算官老爺了,張媒婆處處炫耀自己給官老爺做媒呢!”
苗雲做了里長?這倒像是翠姑無利不起早的性子。做了里長的妻子,那可真是在沙頭村橫行無阻了。沙頭村比他們村小些,統共二百來戶人家,設了兩個里長。
里長是底層的小官員,亦算是肥缺,概因管著手下各戶百姓的戶籍、賦役等。
賦役,即賦稅、徭役。
“我也不曉得發生過啥事,聽你二嬸子說,苗雲當上里長後,沙頭村和相鄰清泉村的好些黃花大閨女都想嫁給他,當時苗雲已有看中的女孩子了。誰知,在準備去提親時,苗雲偶然瞧見了翠姑,心裡就看上了,改主意叫張媒婆來提親。”
苗雲本是好色之人,人盡皆知,仗著家裡有些錢財地畝,自個兒讀過幾本書識得幾個字,前頭幾個媳婦都長得十分齊整,上回向秀姑提親,也是瞧見了秀姑的模樣兒後才起了心思,這回顯然又是看上了翠姑的美貌。
至於翠姑,沒有親戚在沙頭村並且從來不去沙頭村的她出現在苗雲跟前到底是有意還是無意,蘇大嫂拿不準。
秀姑胡亂揣測一番不得要領,“各人有各人的命,翠姑自個兒心甘情願,並非有人脅迫於她,將來是好是歹都得她自個兒承擔,咱們這些人的擔憂對她來說不值一提,倒不如先看著,若是好咱們自然放心,若是不好……”
“若是不好,總歸影響不到咱們,自有族中出面。”蘇大嫂介面道,姑嫂二人相視一笑。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