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時連續三次考校都是名列第一,深受先生喜歡,然而除了壯壯外,他很快就被以城中幾家富戶子弟為首的同窗孤立了,不明白怎麼回事的他氣得哭了好幾回。秀姑嘆息之餘,仔細與他說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滿倉不大聽得懂,但他很聽秀姑的話,漸漸學會了收斂鋒芒,成績雖然依舊優秀,卻不再是第一名,經常在第二三名徘徊。
他們本來是旬休,每旬休一日,逢先生身體欠佳也會休幾日,不料到了四月下旬,私塾裡突然放了假,足足一個月,甚至連功課都沒來得及佈下。
“怎麼突然放這麼久的假?”莫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秀姑擔憂不已。
張碩忙道:“媳婦,你別擔心,我去打聽過,也問過大海了,不是私塾裡的緣故,據說是府城裡要迎接什麼貴客,府城和下面的縣城全部戒嚴,我進出城都有人盤查。又聽說貴客生平最賞識讀書人,私塾裡的先生們集結在一起,商討著去府城,想博個前程。”
“原來如此,這就放心了。”秀姑拍拍心口,一臉慶幸。她以為出了什麼事呢,結果是明月口中說的貴客快要抵達彭城了。
說到這位貴客,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繡品。
她對自己的繡品有信心,但是不知道王家有沒有將嵌著自己繡品的曲屏送到府城貴客跟前。她沒有生出妄想,妄想貴客對自己的繡品青睞有加,然後自己一步登天。這種事基本不存在現實中,得到王家的賞識她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地位使然,作為貴人不太可能看到?
秀姑只希望等貴人離開後,自己送到雲家繡莊的繡品可以藉著自己曾經有繡品送到貴人跟前的名義,價錢賣得貴一些。
不出所料,貴客已至彭城,關於繡品卻一點訊息都沒傳來。
雖然早就料到了這個結果,但是到了最後,秀姑免不了有些失落。
壯壯不明所以,張碩和老張倒是知曉些內情,作為公爹,老張不好說什麼,可是作為丈夫的張碩卻頗會討她喜歡,趁著家中不忙,常帶她和壯壯進城,或是自己賣肉她收錢,或是她帶著壯壯去書肆購置筆墨紙張抄寫書籍,不再多想往事。
夏風襲來,柳條不復柔嫩。
秀姑很快就不進城了,在家裡忙得團團轉,先是撒種稻苗,準備三十畝地的稻秧和紅薯秧子,挑種、撒種、施肥,小心照料到發芽成苗,這些都不僱短工,得自己辛苦勞作。
好容易忙完,秀姑一點都沒閒著,端午之前從地裡挖了一些嫩蒜出來,剪去根鬚和葉莖,剝去蒜頭的外皮只留一層薄皮,白嫩嫩的蒜頭浸沒於調好的醋水中,封死壇口,至於通風處,這種用糖醋水醃製出來的蒜頭就是糖蒜。
老張和張碩酷愛吃糖蒜,若吃餃子必蘸蒜泥,因而張家的菜地裡種了不少蒜。
大蒜能不能解百毒秀姑不清楚,但她知道大蒜裡含有一種東西可以化解生活中很多家常食物帶來的有害物質,譬如鹹菜、蘿蔔豆一類醃菜中的致癌物質,所以即使蒜的氣味不太好聞,秀姑依然會強迫自己吃一些,然後嚼茶葉去味。
王老太太當初給的兩瓶茶葉家裡人都喝不慣,她出嫁後帶進了張家,茶葉消油膩,時常用王老太太給的茶具泡茶,張碩和張壯倒是很喜歡。
醃完糖蒜後,又過了些日子,地裡的蒜頭長得老了,莖葉微微發黃,秀姑和老張花了一天的時間將它們全部挖出,沒有剪斷莖葉,而是蒜頭連著莖葉直接編成長長的大辮子掛在屋簷下,忙完這些,小滿、芒種接踵而至。
小滿是小麥灌漿之時,芒種則是麥芒已生,色變金黃就可以收割了。
今年夏天極熱,幸運的是沒有影響小麥灌漿和收割,田地裡一片又一片金波盪漾,大家臉上的笑容燦爛得和金波一般無二,見了面,都說今年年景好。
收割時,天公作美,晴空萬里。
秀姑提議四十畝地不分開收割,張家僱了四十個短工,每人負責一畝地,秀姑熬了綠豆湯給他們送去,只見他們在地裡揮汗如雨,彎腰揮鐮刀,麥子接連倒下,一捆一捆地紮好,用板車運到張家的前院和村裡分的場地上,場地早就用石磙軋得十分平整而結實。
割麥子比拔草的速度快了不是一點半星,一人一天可以割完一畝地。
張家寬闊的前院現在就派上用場了。
家家戶戶都有場地,這些場地是村裡分的,每家一塊,面積並不大,張家地多,場地算是比較大的了,卻仍然比不上自己家前院的面積。
此時麥子的畝產量很低,在地裡生長時就比較稀疏,不需要更大的場地,這兩處地方就足夠用了。四十畝地的麥子攤平曝曬,各有一頭牛拉著石磙,在麥子上面碾過一圈又一圈,另外跟著專門趕牲口的短工,挎著糞箕子,用來接牛糞,免得直接拉在麥子上。就這樣,不知碾了多少圈、多少遍,直到麥粒脫離麥穗,然後挑去麥秸稈。
挑去麥秸稈的麥粒裡夾雜了許多麥芒、麥殼、或者偶爾從麥秸稈上掉下來的麥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時候就需要將麥粒對風揚起,藉助風吹去裡頭的麥芒和麥殼。
秀姑嫌在前院揚風弄得滿院滿屋都是塵土和麥芒麥殼,嗆得老人孩子嗓子又幹又疼,而且麥芒落在身上奇癢難當,乾脆就叫短工先把場地上的麥粒整理乾淨後裝進麻袋運到前院,然後再把前院裡未曾處理的麥粒裝袋運到場地進行處理。
處理乾淨後,攤平曝曬。
做這些活兒就不需要短工了,秀姑和老張自己就能料理,為此,秀姑手心磨出了不少血泡。她雙手生得白嫩,不管幹多少活計都不留老繭,血泡後休息一段時間就會消失,這樣一來,每次忙於農活都會特別辛苦。
時值農忙,張碩不再賣肉,每天只殺兩頭豬,送進王李兩家便回來,剩下的板油豬血豬下水除了豬肝留著其他多被村裡買去,橫豎大家捨不得吃豬肉。
秀姑忙到什麼地步?忙到很多時候中午都來不及做飯,每天晚上和麵,次日天未亮就開始蒸饅頭和卷子,順便煮大鍋稀飯,剩的留著中午喝,偶爾炒些下水,基本上都是就著鹹蛋、鹹菜吃饅頭和卷子,一個多月前醃製的鹹蛋已經可以吃了。
接著上次一個月的假,壯壯和滿倉又放了假,乃因學裡先生家裡亦忙於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