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章

秀姑橫了他一眼,嗔道:“你傻了?買房子又不是給自己住。你自己都說讓壯壯學著自力更生,他住在書院裡不就學會如何自力更生了?只是,府城裡來的有錢人家公子肯定有一些人不願意和寒門學子同居一室,更不願意和他們一起吃書院裡供應的飯食,也不願意自己漿洗衣服,但是他們距離書院很遠,該怎麼辦呢?依我看,他們肯定會在書院的附近買房子定居,自有僕從服侍,來去書院也方便。”

“媳婦你的意思是咱們搶先把房子買下來,到時候再轉手賣給那些有錢人家?”張碩立刻反應過來了,對啊,到那時轉手,房子定然會漲價,中間的利潤很可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誰說一定要賣了?能不賣就不賣,賃出去月月都有進賬!有錢人家的公子家不在桐城,上完了學必然要回去,未必一定買房。”秀姑腦子轉得飛快,仔細與張數剖析其中的厲害,“有錢人家買不到房子了,肯定願意賃房住,咱們的機遇就來了。如果遇到強買的,咱們就不能說賃房,價錢合適的話咱們就賣房,別拘泥於賣或者賃。”

“媳婦,你真聰明,我就沒想到這一點!”

張碩一直都很有膽氣,雖然不確定最後能不能如願,但是他願意賭一把,賭輸了也沒什麼大不了,有了耿李書院,四方學子前來求學,桐城的繁華必然遠勝往昔,房價早晚會漲。

因此,次日他便揣著一百五十兩黃金去城裡。

張碩沒把家中所有的積蓄都投進去,只拿了一百兩黃金,剩下五十兩是秀姑的私房錢。

城中居民從兩千多戶銳減到八百多戶,許多房舍自然空置下來歸於衙門,張碩忙完活計去找林主簿,很容易就拿下了書院前後左右十七座齊整的青磚瓦房小院子。

這些房舍有大有小,價錢不一,最貴的一套價值一百一十兩,是一座有兩進五十二間半房舍的大院子,最便宜的價值四十兩,為十二間半的青磚瓦房,有的尚存幾件傢俱,有的門窗俱破,有的帶著一兩間鋪面,倒是瓦頂磚牆都完好無損。

相比於災禍之前,房價便宜了一半,連同過戶的稅銀,一百五十兩黃金只剩二兩有幾。

林主簿聞聽張碩的打算,忍不住跟著買了十來套房舍,他管著這些事,兩人揀最好的房舍給自己,神不知鬼不覺地過了戶,銀兩入賬,外人沒有得到絲毫訊息。

事情辦得順利,張碩把十七份房契交給秀姑。

秀姑笑得眯起了眼睛,在自己所處的時代,這算是囤積學區房了吧?她沒有大智慧,除了繡花,也沒有別的賺錢門路,只好取巧了,但願書院落成後一如自己算計,能從有錢人家手裡賺上一筆,哪怕房價上漲一成,他們也能賺上百兩。

有了好事,沒忘孃家,在張碩的幫助下,老蘇頭叫蘇大郎買了一套十一間的房舍。

張碩平日殺完豬羊後,在等待壯壯兄弟幾個放學的時間裡就自己修繕門窗破損的房子,蘇父和蘇大郎知道後,當即過去幫忙,把自己家買的房子也修了。

裡裡外外修繕完,房舍煥然一新,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不久,就有眼光敏銳的人買下四周的空房,可惜他們晚了張碩他們幾步,沒有買到最好的房子,他們倒是想從林主簿處打聽先前買房子的人是誰,林主簿自己都買了房子怎麼可能透露?三言兩語就打消了他們的想法。

書院的構築進展極快,乃因耿李氏有錢,僱傭的匠人極多,一日一個樣,蘇父和蘇大郎都在其中,他們用李家運來的木頭打造門窗桌椅床榻等,忙得不可開交。許多人哪怕家裡沒有孩子上學也對耿李氏感恩戴德,因為他們在這裡做工一日能得五十文的工錢。

由此可見,耿李氏的功德不止讓寒門學子有門路上進。

書院的建造,許多百姓有了做工的機會,日子過得比以前好了,更別說等到四方學子和府城有錢人家的公子前來求學後,桐城該是如何繁華。

人多勢眾,進了七月份,耿李書院完工。

同時,耿李氏聘請的先生們平安抵達桐城,住進書院中耿李氏命僕從早就收拾好的房舍,有好些先生都帶了家眷,連同耿李氏僕從買的書籍,浩浩蕩蕩好幾條大船,停在五省通衢牌樓下面,十分醒目。

無數學子迅速蜂擁而至,桐城頓時熱鬧起來。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