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城,村上村,無論是府城還是縣城、村落,都是在曾經滅絕的城池和村落上重新形成的城池和村落,據說往下深挖的話都能挖到老城池。大洪災時洪水過境,淤泥滯留,幾乎淹沒房舍,久而久之,重新聚居落戶的百姓就只能在被淤泥淹沒的地面上建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們去年遇到的洪災沒有達到這種地步,不知多少老人慶幸不已。
“你快生了吧?小孩子的衣服我知道你都準備好了,穩婆請好了沒有?瞧我,竟跟你說起這些事情來。”感慨過後,秀姑就回過神,擔憂地看著麗孃的肚子,算算日子,麗孃的臨盆之期就在這個月,最熱的天氣坐月子簡直是活受罪。
麗娘啟齒一笑,嫻靜如鮮花臨水,眉梢眼角俱是溫柔之氣。
“嫂子放心吧,玉堂都安排好了。”秀姑傳授了她不少經驗,她都記著呢。
壯壯報了名,得了參加考試的帖子,上頭有名字、籍貫、級別和考試的所在、監考的先生等等,他考試在即,秀姑和張碩忙著給他準備考試所需的筆墨紙硯等物,等到考試的前一日就帶孩子們住到豬肉鋪子的後院,一時顧及不到江家。
報名時秀姑未曾進城,不知盛況,但是考試這一日的場面她卻看到了,歎為觀止。
耿李書院門口人流如潮,錦衣玉帶的學子和麻衣布鞋的學子涇渭分明,前者前呼後擁,或有家人陪伴,或有僕從簇擁,華貴非凡,後者寒素異常,年紀大的形單影隻,自己拎著書箱或者書籃,年紀小的也有父母家人陪伴,擠滿了書院門口的大街。
壯壯和滿倉、糧山三兄弟昂首挺胸,挎著竹籃經過檢查後進去。
秀姑笑道:“他們提前適應一下考試的場面,無論過於不過,只要年紀符合就能入學。”其實,用氛圍來形容更合適,而且參加科舉考試絕對比書院考核更嚴謹,初次參加考試的學子還得里長和秀才舉薦,寫明對學子品行的評價等等,所以許多人都不敢得罪里長。
“嗯,媳婦,你站在樹蔭下,別曬著。”張碩拿著大蒲扇給秀姑扇風,陣陣清涼。
送兒孫考試的張里長走過來笑道:“你們兩口子送壯壯來考試?”
“是啊,您也來了。”張碩很客氣地招呼他,見他們聚在一處,村中有孩子上學的人家諸如三堂叔等人都走了過來,說說笑笑,略減擔憂。
一個時辰後,有幾個學子陸續出來。
大青山村眾人驚異非常,張碩連忙上前向租賃自家房舍的寒門學子打聽情況,面對宅地之主,後者溫和地道:“試卷做完就能出來了,最晚就是天黑之前必須交卷。”
聽了這句話,夫婦二人方才放心。
不到半個時辰滿倉出來了,壯壯緊跟其後,擦了一把頭上的汗,都笑對張碩和秀姑說道:“題目簡單得很,都做出來了,就不知道先生滿意不滿意。”
壯壯又扯著秀姑的衣袖道:“娘,六科皆考,我和滿倉哥哥有好幾科都沒學過呢!”
對此,二人憂愁不已,此時方知自己就是那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
秀姑安慰道:“你們沒學過,咱們縣城裡許多學子一樣沒學過,儘自己所能考試,不要太放在心裡。再說,比起好些學子,你們倆騎射一科定能過關!”而且在書法上,二人都有些根基,官話禮儀都曾跟麗娘學過,壯壯在丹青上也頗有靈性。
糧山雖然聰明,平時卻很淘氣,不愛讀書,直到午後村裡其他孩子都出來大半了他才出來,跑到秀姑跟前眼淚汪汪地道:“題目好難,我不知道答得好不好。”
見他如此,眾人忙安慰一番。
為期六天的考試,每日一科,兄弟三人果然有好幾科考得一塌糊塗,唯有騎射得到監考先生的讚許,饒是如此,仍然個個沮喪,村中其他孩子的神情較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