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章

銀珠點頭道:“正是。大嫂,我們姑奶奶手裡有錢,什麼東西都用最好的,突發奇想,要在帳子上繡百花齊放,裡外都能瞧見的雙面繡,又要在被面上繡滿堂富貴,還要穿什麼勞什子花鳥裙,連椅披上面都要繡有寓意又精緻的花樣,又嫌自個兒從江南帶來的幾個繡娘繡出來的花樣不新鮮沒靈性,可真是把我給愁死了,這不,就來求嫂子了。”

秀姑咋舌不已,“這可不是小活計啊。銀珠,實話跟你說,我繡花慢,人又懶,一天不過繡個把兩個時辰,三年五載都未必能繡得出來。”

百花齊放帳、滿堂富貴被面、花鳥裙、椅披,花樣無不繁複。

秀姑覺得哪怕自己白天黑夜地繡,也未必能在一年內繡出來這些繡活。

銀珠忙道:“不急,大嫂慢慢繡,我跟姑奶奶說了,說嫂子兩三年才繡完一件百子衣,姑奶奶說慢工出細活,她要最精緻的,不要敷衍之物,不然就叫針線房裡的繡匠趕工了,橫豎她長住在桐城,等得起。姑奶奶就是看中了大嫂繡工裡的靈性,十分喜歡。”

秀姑看了張碩一眼,後者無奈一笑。

瑞兒和銀珠滿頭霧水,齊聲問道:“怎麼?大嫂還得問過大哥?”夫妻滿眼好奇。

“他說家裡進項夠花了,不讓我接針線活兒,怕累著我。”秀姑抿嘴一笑,心裡甜蜜異常,“我怕手生繡花,一天頂多繡一個時辰,分幾次做活,他才勉強同意。”

現在家裡不缺錢,秀姑自然沒有之前的那股急迫,她想靜下心來好好構思,然後繡花。

“大嫂,這是大哥心疼你,是好事,遠勝那些把媳婦做活視作理所當然的人,還覺得吃的飯多做的活少。”銀珠笑嘻嘻地說了一句,接著轉頭看向張碩,“大哥,既然大嫂怕手生繡一個時辰的花,倒不如接了姑奶奶的活,先繡小活兒,姑奶奶滿意,再繡大活兒,三年五載地繡著,咱們尋常人家沒有嫌錢多的,姑奶奶給的定金和工錢著實不菲。”

秀姑又看了張碩一眼,張碩知道她動心了,想到平時繡花時間短暫,就點頭道:“你自己做主,你覺得合適就接,但有一件,不能累著。”

秀姑滿口答應,雖然家裡有錢了,但是自己還得繼續攢私房錢。

銀珠說話辦事幹脆爽利,也喜歡張碩和秀姑毫不拖泥帶水的性格,見他們夫妻都答應了,忙命丫鬟婆子捧上東西,“椅披的活計最小,大嫂先繡椅披吧,六個椅披,花樣依照大嫂的意思來繡,這是準備好的繡線和料子,準備了三份,剩的就歸大嫂了。這是定金是一百兩,等大嫂繡完了,姑奶奶滿意得很的話,工錢都不止三百兩,姑奶奶一高興,手筆大得很。剩下的是帳子、被面、衣裳的料子和繡線,料子每樣都是整匹,最少也有兩匹,約莫也是三四份的用量,大嫂先收著,如果日後姑奶奶的喜好改了再送新料子過來。”

一一清點登記完畢,又擬定了兩份契約,說完正事說閒話,原本正在說怎麼養孩子,銀珠羨慕秀姑把小野豬養得好,不恥下問,不知不覺說到了耿李氏。

耿李氏從前任知府家中挑的東西除了一些繡品,便是一些古玩字畫,以及她所沒有的東西。即使定北侯說不要錢,耿李氏事後依舊折了十萬兩銀子送到軍中做軍餉,並且把前任知府熔了金器所得的黃金也一併送上。

“別看我們姑奶奶瞧著風光,其實啊,心裡頭苦。”銀珠原本是李太太跟前的二等大丫鬟,比耿李氏略小几歲,但也相伴了不少年頭,如今又在她跟前做管事媳婦,什麼事情都看在眼裡,“姑奶奶手裡攥著偌大的家業,耿家的人惦記著,太太跟前那幾個小妾和她們生的庶子也都惦記著,不知道在老爺跟前打了多少饑荒!最可恨的是,老爺居然動了心,要把在江南的那個平妻生的兒子改姓耿,過繼給姑奶奶。”

秀姑一怔,“這都能行?”

“當然不行!姑奶奶連耿家的子嗣都不肯過繼,能同意老爺的提議?再說耿家也不會同意,他們家和姑爺沒出五服的子孫多著呢,哪個不比外姓人搶?而且,姑奶奶最護著太太了,在江南還沒回桐城那時候,帶著人就揍了那平妻一頓!”銀珠覺得相當解氣,“姑奶奶放出話了,等她死了,就效仿姑爺,誰也別想打主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耿李氏手裡的財物焉能不引人覬覦?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耿淑人拿得住主意就行。”耿李氏把前任知府一家子都給解決掉了,精明如她,還能對付不了孃家一干小人?

銀珠深以為然。

見他們說話不理會自己,小野豬突然生氣了,跑到秀姑跟前,雙手叉腰,兩隻□□替著在地上蹦躂,“娘,我要騎大馬,我要騎大馬!我要騎大馬!”

“找你爹,讓你爹帶你去。”

張碩帶小野豬和瑞兒都出去了,銀珠問道:“小野豬起大名了沒有?”

“起了,林主簿給取的名字,叫張開疆。”

“張開疆?好名字啊,聽著就覺得氣勢不凡!知府大人高升後,林主簿和王縣丞就是咱們桐城的頭兒了,和林主簿交好大有好處。”銀珠稱讚小野豬的名字好,又稱讚張碩的本事大,說到林主簿,她不擴音起林主簿的姐夫,“可惜了,好好的官兒不做,非得去貪錢,如今官丟了,家抄了,人也入獄了,總算沒連累到家眷,只是全家涼薄,不肯收留他們,還是林太太於心不忍,撥了個小莊子與他們居住。”

“你說起全家,不就是京城皇商全家的旁支?”見銀珠點頭,秀姑繼續道:“我一直有個疑問,全家二老爺二太太的屍身流落到我們這裡,早早就登記造冊送進衙門了,又是林主簿管著這些事,怎麼直到今年才找上門?而且是因王大耗子賣的東西才發現。”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