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章

不算啟蒙書籍,王信十年寒窗苦,背下了四十多萬字的四書五經,也記得不少大儒的註解,他家是傳承三代的耕讀之家,哥哥王誠在府城很有名氣,很容易得到癝生的保結,順利報名參加考試。但因府城中才子倍出,祖籍之縣城也有許多學子在耿李書院求學,不僅眼界大開,學業也頗有進益,強敵環飼之下,十四歲的他連縣試都沒透過。

壯壯和滿倉知道後暗暗慶幸,王信都沒考過,就別提他們了。

本來張碩不太清楚科舉事宜,有意讓兒子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現在,壯壯和滿倉決定五年後參加。五年後,他們已有十八歲。五年的時間,以他們的年紀和心性,大概能把所有的四書五經都背得滾瓜爛熟,並且熟記各個大儒的註解。

壯壯拿得住主意,張碩自然不橫加干涉,知道科舉需要記誦的四五十萬乃至於數百萬字的內容後,張碩立刻明白自己讓兒子十五歲參加考試有點異想天開了。

縣試過後,深知科舉艱難的滿倉和壯壯私下愈加用功,唯有糧山實在沒有讀書的天分,老老實實地在書院上學,雖然除了御科和射科外,其他每科他每次都被評為下等,但是都平安過關,他就繼續讀下去,祈求多學點本事,年紀愈長,愈加明白上學的好處。

秀姑在家裡一邊繡花鳥裙,一邊給小野豬正式啟蒙。

小野豬的生日在正月,落地已有三年零一個月,按照村裡的說法,過了生日就該是四歲了,未滿八歲,他就無法進書院上學。

他從小在秀姑的教導下背下了不少詩詞,就是不大識字,秀姑沒教他識字,所以壯壯能看到的情景就是弟弟經常拿著三字經百家姓等書籍,一邊背誦,一邊亂指書上的字,嘴裡明明背到四五句後了,手指還停留在一二句上。

壯壯見到弟弟的舉動,笑得前仰後合。

近來書院中許多學子參加考試,接著備考府試院試,又有幾個先生公車進京,諸般事務煩擾,學生人心浮動,書院裡索性放了五日假。

小野豬睜大烏溜溜的眼睛瞪哥哥,氣急敗壞地道:“哥哥!”

“不笑了,不笑了,哥哥不笑了,小野豬真聰明,能背下三字經和百家姓了,哥哥教你寫字好不好?”見小野豬點頭,壯壯搬出自己啟蒙時用的桌椅,又從筆架上選了一支小毛筆。他上了幾年學,功課不差,給弟弟開蒙綽綽有餘。

小野豬學了一會兒,紙上被塗抹得亂七八糟。

秀姑送茶水進來見到房內的情景,原本打算悄悄進來,悄悄離開,哪知小野豬眼尖,大叫一聲娘,立刻扔下筆,跳下身就頂著一臉墨汁衝向母親。

秀姑抬手扶著兒子的肩膀,沒讓他把墨汁蹭到身上,饒是如此,仍舊倒退了兩步。

“不是在紙上寫字嗎?怎麼寫到臉上去了?小野豬,你想省下紙錢也不用這麼省啊。”秀姑接過壯壯遞來的溼手巾給他擦臉,捏了捏他的臉頰,“趁著你哥哥在家,老老實實地跟你哥哥學認字,娘燉了牛肉,你們哥倆都喜歡吃的牛肉。”

壯壯不住地笑,笑完後高興地道:“娘,今天吃牛肉呀?哪來的牛肉?”怪不得他聞到一股牛肉的香味,原來家裡真的在燉牛肉。

想到很久沒嘗過的美味,壯壯垂涎三尺。

“你姥爺家的牛老了,拉不動鐵犁耕地,你老太就報給衙門,得到允許後找你阿爺和你爹幫忙宰殺,送了不少肉和骨頭下水給咱們家,牛肉醃漬了幾日,極入味,今兒先燉幾斤給你們解饞,剩下的等你上學前再燉。”

老牛肉很難爛熟,秀姑早起燉牛肉時放了點山楂幹,老張和張碩吃得讚不絕口。

“咱家的牛也老了,今年耕地的速度就比往年慢了不少,車裡要是裝滿了東西牛也拉不動了,只能拉大半車,再過一二年恐怕就不行了。阿碩,你明兒進城去買兩頭三四年的壯牛,養一養就能接著幹活,順便把咱家牛老一事報給衙門。”

聽了老父的話,張碩點頭答應。

一聽說進城,小野豬高興得不得了,父親進城一定會給他買好吃的東西!

秀姑很久沒進城了,便跟張碩一起,打算扯些布料給老張和張碩做衣裳,棉布容易皺也容易磨損,老張和張碩幹活外面都穿著粗布麻衣。

小野豬要跟著去,秀姑對小野豬許諾道:“你在家跟阿爺,娘回來給你買果子吃。”

“不要果子!”小野豬大搖其頭,自個兒點明想要的東西,“要風箏,大風箏,我要老鷹!不要蝴蝶!”紙筆價貴,村裡糊風箏的多是殷實之家,用廢紙糊風箏,老張也給小孫子糊了一隻蝴蝶大風箏,丹青出自壯壯,工藝出自老張,五顏六色,十分好看,可惜這小子看中了張里長小孫子買的老鷹風箏。

秀姑點頭道:“好,你乖乖地跟阿爺,娘就給你買老鷹風箏。”術業有專攻,他們自個兒做的風箏雖然好看,但是卻不及城裡賣的,飛得更高更穩。

進了城把騾車停在鋪子後頭,張碩先去買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去得早,未經別人的挑揀,容易買到好牛。

幾經挑選,夫妻花十兩銀子買了兩頭沒有任何毛病的壯牛,一頭長了四年多,一頭三年半,後者須得再養幾個月,幹活更有力氣。

把兩頭牛拴在鋪子裡叫長工看著,張碩陪秀姑去買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