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章

自從把地掛在周舉人門下就連連遭災,衙門沒派人來收稅,壓根就沒得到好處。以後周舉人減稅的地畝數量少了,扣著他們的地不給怎麼辦?他們可算見識到周舉人的為人了。

地在周舉人名下的大青山村民和附近村民都過來了,包括曾經想借周舉人躲避重稅的城中富戶,就是做生意的富戶,掛名後,和農夫不同,他們各自得了不少好處,短短半年,少交了很多商稅,如今沒好處了,就要求周舉人歸還。

周舉人腿傷未愈,躺在床上不敢動彈,唯獨臉色陰沉如水。

張碩閒閒一笑,抱肩道:“周老爺,你是讀書人,讀書人理當以身作則,如今聖上老爺頒佈新法,作為忠君愛國的讀書人,舉人老爺不應該立即響應聖上老爺嗎?縣太爺說了,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些地畝店鋪非正道所得,請舉人老爺儘快歸還原主,不然鬧到衙門裡頭,縣太爺也會因為有中人作證、又無買賣契約而判周老爺一個強搶之罪!”

縣太爺都表明態度了,就別怪他落井下石!想當初自己好好地殺豬賣肉,偏偏這個周舉人小人得志,斷了自己的生意,如今自己不過是一報還一報而已!

他張碩長這麼大,從來就不明白什麼是以德報怨,也做不到以德報怨。

從沙頭村趕來的苗鐵頭聽了這話,驚喜道:“小張里長,這話是真的?俺們去報官,縣太爺會把俺家的一百三十畝地判給俺們家?”他們很怕上衙門,上了衙門就要傾家蕩產。

其他人紛紛詢問,若真是這樣就好了,他們以為周舉人有了地契自己就要不回來了。

“當然。”面對眾人的不敢置信,張碩鄭重點頭,“作為大青山村的里長,我替大青山村在洪災、瘟疫中絕戶的百姓向周老爺討回他們寄名在周舉人名下的地畝六百七十二畝一分地。這些地畝在他們絕戶後應歸於公中,上繳衙門,或賣於人、或分於民,都由縣太爺做主,不能由一人無償所有。當然,周老爺想買下這些地畝,讓我們把銀子上繳到縣衙也使得。六百七十二畝一分地,五兩銀子一畝,共計三千三百六十兩五分銀子。”

眾人靈機一動,立刻道:“對,周老爺,你若是不把俺家的地還給俺,就給俺銀子,俺家是一百畝地,你給俺五百兩銀子俺就不要地了。”有了銀子就能買糧食,反正現在的地壓根就沒糧種種,熬過去再買地買糧種,免得被周舉人給昧了。

“還有俺家,還有俺家,俺家是七畝地,五七三十五,你給俺三十五兩銀子!”

“俺家,俺家是三十畝地,值一百五十兩銀子!”

聽到眾人的討伐,自恃不忘貧賤之交的周舉人又氣又恨,他哪有銀子買下那麼多田地,若是有許多銀子,他也不至於惶惶然地從城中搬回村裡。

“張屠戶,你假公濟私!”周舉人怒極出聲。他遵從讀書人的本分,不忘貧賤之交,不休糟糠之妻,聖人說的他都做到了,為什麼這些人居然如此逼迫自己?那些人絕戶了,自己名下的地本來就該歸自己。自己讀書就是為了減免賦稅,不服徭役,為什麼自己才考中舉人一年,朝廷突然發下限制減稅之地的新法?自己何其無辜啊,何其無辜!

周舉人心裡明白,張碩起了頭,其他絕戶人家所在村落的里長定也會如此討要,包括城中已絕戶的富戶,衙門肯定也會有人過來。洪災和瘟疫導致不少人死亡,城中的富戶著實死了不少,都死絕了,他們的地畝和店鋪佔了大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假公濟私?”張碩嗤笑一聲,滿臉嘲諷,“我姓張的做事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就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假公濟私!倒是周舉人當初斷了我生意的做法很有點假公濟私!我姓張的今天按律而行,先告訴周老爺一聲,周老爺貴為舉人,就給舉人老爺寬限一些時日,七日後若是周老爺仍然無動於衷,咱們就上衙門請縣太爺判個公道!”

說完,張碩便不再逗留,過猶不及。

周舉人擁有絕戶者的店鋪田地值多少錢?少說兩三萬兩銀子,這筆錢本來就該上繳到國庫的,遭遇種種災禍手裡正缺錢的縣太爺怎麼可能不聞不問。

因此,凡是地畝店鋪掛在周舉人名下的人,無不對縣太爺感恩戴德。

所謂人多勢眾,手裡攥著契約的富戶就罷了,直說那些兇悍之極的人,直接威脅周舉人,笑嘻嘻地道:“周老爺,你早一日辦了這事,把俺家的地還給俺,俺就早一日離開,不然,俺就在你們家住下了!嘿嘿,俺不敢殺人放火,但是打個把兩個人卻沒人能說俺啥!”

說著,目露兇光,面上不懷好意。

周舉人傷了腿臥在床上,其家中婦孺和兒子也都不是孔武有力之人,奴僕早就活死或散,面對這種情況,無一人幫忙。

神鬼都怕惡人,何況人呢?

張碩回到家洗完澡沒多久,就聽到訊息說周家同意將田地店鋪歸還原主,明日一起去衙門過戶。他微微一笑,就知道周舉人會這麼做。就算他是本縣唯一的舉人,備受本地百姓擁護,但此時他已犯了眾怒,人人都不會贊同他發絕戶之財。

秀姑洗完衣服煮好晾好,聽完來龍去脈,道:“這麼說,周舉人家很快就一無所有了?”

“自然。不說店鋪,光是八千多畝地的過戶,就得交一筆不小的稅銀,每畝三分銀,那些人可不會出這些錢,都得周舉人自己掏出來!”張碩雙手插於小野豬腋下,舉起長了不少肉的小野豬,發現自己高人一等的小野豬咧嘴大笑,手舞足蹈。

秀姑頗覺得解氣。

放下此事問及城中境況,張碩道:“城裡就那樣,六七百戶人家,空了許多房舍出來,無主的房舍店鋪都是官府派人出面清理。咱家那鋪子宅子被洪水衝破了大門,裡頭髒汙不堪,老三知道咱們一家子沒法子進城,就幫咱們收拾好了,裝了新門換了新鎖,鑰匙給我了,回頭我拿給你。說實話,城裡的元氣恢復得極快,大戶人家每年囤積許多糧食,雖傷了元氣,但筋骨未動,而且他們在許多膏腴之地都有地,我進城看到許多大戶人家各處的莊頭送年例過來,和往常一樣豐富。倒是沿途不少村子瘟疫沒結束,所以我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換衣。”

在防治瘟疫上,他們村的瘟疫來得快,去得也快,主要是防治得及時,村裡村外清理得也乾淨,雖死了不少人,卻沒像許多村子那樣要麼死絕了,要麼死了大多半。

聽聞尚有村子瘟疫沒有結束,秀姑心驚膽戰,忙叫他少出門。

張碩做了這裡長,一時半會真不能少出門。張里長上了年紀,很不愛出門走動,凡是村子裡事兒兩人商量好了,就由張碩往衙門跑腿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