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章

現今家裡是一點青菜都沒有,暫時不敢種菜吃,秀姑縱然心靈手巧也沒辦法。

郭大海食指大動,“竟然有肉?喲,還有鹹鴨蛋!大哥,你好本事啊,這日子過得紅火啊。”自從發生洪水後,他一絲兒肉味都沒嘗過。別說肉了,菜蛋和豬油都沒有。他們家每天有足夠的乾飯饅頭吃,說出去不知道得有多少人羨慕得要死,誰知大哥家居然保住了鹹肉和鹹鴨蛋,瞧這鹹肉的色澤,應該是去年醃漬的鹹肉。

“剩的不多,你趕緊吃吧。”張碩無意提及家裡還有一百多斤去年和今年的鹹肉。

給他們爺仨送上一壺燙好的酒,秀姑和壯壯孃兒倆沒上桌,帶著小野豬在廚房就著單獨盛出來的兩碟子小菜,各自喝了一大碗稀飯。

郭大海停留在大青山村的日子裡,白天在張家吃飯,晚上在張家睡覺。

吃過帶來的藥材,患病之人沒兩天就活下來好幾個,漸漸的得瘟疫的人越來越少,七八天後,除了不幸死去的人,其他患病者都痊癒了,又過幾天,大青山村再無人患病,加之各家都乾淨得很,逐漸控制住了瘟疫的擴散,郭大海、小竇才和大夫放心離去。

總算熬過去了啊,瘟疫熬過去了。

秀姑眼裡閃過一絲晶瑩的淚花,這幾個月她真是心力交瘁。

可是,瘟疫控制住了,飢餓的情況卻沒有任何改善。

沒有被瘟疫奪去性命的人,卻因為飢餓死在家中,一個兩個,三個四個,進了八月,大青山村已死了二十五個人,恐慌瀰漫在大青山村的上空,就在他們決定鋌而走險之際,郭大海去而復返,帶人拉了十幾車糧食過來。

面對召集過來的村民,郭大海大聲道:“六歲之下的孩子每人兩鬥,六歲以上、十歲以下每人四鬥,十歲以上、十六歲以下和五十五歲以上者每人六鬥,十六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每人一石。這不是你們一時半會的口糧,你們要用這些糧食堅持到朝廷賑災的糧款發下來!咱們這裡的災情已經報到京城裡了,朝廷什麼時候派人來,什麼時候有糧食,咱們縣太爺無法確定!你們要體諒縣太爺,縣太爺好不容易才活下來,頭一件事就是賑災!”

郭大海說話時眼圈都紅了,糧食,來之不易呀!

這些糧食根本就不是朝廷發下來的糧食,更不是府城弄走的糧食,而是譚家門下有個放出去的奴才,善於經商,聞得自家小少爺所在的桐城大災,特地弄了五萬石糧食,又譚老大人獻給當今聖上,指明幫桐城渡過難關,這些糧食才得以抵達桐城,沒有受到層層盤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桐城原有一萬一千戶人家,災後活下來只有四千多戶人家,一戶能分十來石糧食,但縣太爺沒有這麼做,只是按人頭暫時發放給百姓幾個月的口糧。

雨停至今,再沒下一滴雨,中秋後根本無法種莊稼,譚吉害怕更大的災荒在後頭。

發放下來的糧食就是稻穀和麥子兩種,其中稻穀居多,成色不算太好,卻是許多百姓的救命糧。郭大海沒說糧食的來源,他們個個對著北方磕頭,對聖人感恩戴德。

天災人禍之後,百姓的適應能力非常強。

幾千年來,一直如此,無論發生過多少災難,百姓很快就會從打擊中走出來。

有了糧食,大青山村漸漸平靜下來,慢慢恢復以往的生活,開始為下一季莊稼發愁。

在這時,原本投奔周舉人的人突然回來了,除了早就知道底細的張碩一家外,大青山村其他人家頓時傻了眼,去時三四十家三四百人,回來僅有兩家完整,另外還有零星三十幾個人,個個面黃肌瘦,不成人樣,一進村就痛罵周家,汙言穢語連綿不絕。

知道這些人的命運後,大青山村活下來的一百七十多戶人家,兩千來個人,無不拍著胸口暗叫慶幸,幸虧沒因為飢餓去投奔周家啊。

秀姑覺得很奇怪,他們不是投身為奴了嗎?難道周家願意放他們脫籍?她見別人都沒詢問這一點,自個兒把疑問藏在心間。

沈家就剩一個人了,不是壯壯年輕的舅舅舅媽表兄弟們,而是沈童生。

沈童生一回到村子裡見到家都沒了,當即就哭喪著臉上了張家的門,讓女婿和外孫養活自己。透過他的哭訴,張家才知道沈家的人在洪災和瘟疫中相繼喪命,壯壯的三舅母還活著,只是不肯回來,所以最後只剩沈童生一人悽悽慘慘地回村。

“女婿啊,你可不能不管我啊,我可就只有你一個親人了!”

張碩很不高興,怎麼就只有自己一個親人了?壯壯難道不是他的親孫子?小沈氏還活著呢,自己家清清靜靜地過日子,畢竟沈氏不在了,不可能讓沈童生一個外人住下來。

於是,張碩找人給他在沈家原來的地基上搭了兩間茅草屋和一間小廚房,砌了灶臺,弄了一口小鍋和兩副碗筷,不到兩天就弄得妥妥當當,然後再給一點糧食和鹽,就送沈童生回家了,理由很明確,自己姓張,他姓沈,自然應該住在沈家。

現在什麼最珍貴?糧食和鹽啊!

他這麼做,誰都要豎起拇指說一聲仁義,誰都挑不出錯,自己送的糧食,加上沈童生分到的口糧,夠他幾個月的嚼用了。

秀姑本以為沈童生定會死纏爛打,不同意張碩的做法,沈家的貪婪她聽老張說過許多次,沈童生雖然沒有周舉人的才華,為人品格倒是和周舉人頗為相似,一個人知道怎麼洗衣做飯嗎?誰知沒兩天她就聽說沈童生和一個三十多歲的寡婦一起過日子了。

秀姑瞬間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跟在沈童生後頭,在城裡已是無處容身的周舉人一家也回來了。

喜歡棄婦再嫁請大家收藏:()棄婦再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