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長寧長公主已經顧不上別人什麼兩情相願,倘若女兒真有看中的,她便準備直接拿出皇權威壓,說起來她也是一片慈母之心,只是薛雲心臉上暗了暗只“唔”了一聲。
好似對自己的婚姻之事已經沒了期待。
————————————————————————————
祁婉青由著接引的婢女引著去了女眷那邊,男賓這邊,祁恩佑與眾人打了一個照面之後便瞧見了不遠處的姐夫梁明哲於是便走了過去。
“姐夫今日也來了?”
梁明哲無奈一笑湊過他跟前悄聲道,“你姐說要給你長長眼!”
長寧長公主舉辦的這場春日宴畢竟不會明擺著說是相親宴,是以當然不會邀請的全部是單身男女,有些地位身份高的勳貴世族的已婚之人也在邀請之列,是以祁婉珠一副擺明了不相信弟弟眼光的那副躍躍欲試的激動勁兒,梁明哲想起來便忍不住捂臉。
祁恩佑聽罷嘴角僵了僵,見梁明哲一副說的不是玩笑話的神情,終於忍不住也無奈一笑。
自己當真有眼無珠?
姐姐到底是從哪裡看出來得出的這個結論。
其實祁恩佑誤會了,祁婉珠哪裡是擔心他有眼無珠看走眼,根本就是怕他看也不看一眼,是以女眷那邊眾女子中,只見寧國公世子夫人趙婉珠笑意溫柔的不停的與這女子說說笑笑,又與那女子談談笑笑。
祁婉青進來之後瞧見祁婉珠的身影之後便徑直走到嫡姐身邊屈膝見了一個禮:“青兒見過姐姐,姐姐今日可好?”
祁婉珠還在那說笑,見著是這庶妹,笑意也沒有變只拉起來她道:“自家姐妹哪裡這般多禮,我一切皆好。”
說著她又拉過祁婉青對旁邊的眾女子們介紹道:“這位是家妹,姐妹們可要多關照關照。”
祁婉珠說完眾人便將目光投向了旁邊的祁婉青,只見見她一身紗裙亭亭玉立,祁婉青臉上掛著得體的淡笑屈膝道:“婉青見過各位姐姐妹妹。”
有人率先開口對祁婉珠調笑道:“世子夫人這妹妹當真長得花容月貌,我說你們家的人是不是都是如此出『色』,哎喲,當真不給人活路不是。”
“可不是嘛。”眾人附和,不過出聲的多是已婚的女子,那些還未說定親事的少女們則捏著帕子捂嘴偷笑,祁婉青只低頭裝羞澀也不言語,她是庶女,原先也甚少出來參加這樣的宴會,是以場中也並未什麼熟悉之人,況且見這些同齡女兒的穿著打扮舉止言行皆能看出是出身世族勳貴,她身份尷尬,是以少說少錯,裝羞澀是最保險的做法了。
祁婉珠見她如此滿意的點了點頭,平心而論對於這位庶妹,原先在未出閣之後她是不喜她的,只是後來嫁人了,祁婉青『性』情也慢慢變了,那厭惡倒是沒了,只是說喜歡也談不上。但是他二人同出一門,在外人面前,她們代表的都是祁氏女,她還是會護著她的,是以祁婉青能看清楚身份舉止得當,她心裡還是滿意的。
眾人說笑著,又有人突然好奇道:“哎!早聽說世子夫人的弟弟祁世子也是儀表堂堂,今日有幸我們倒是要見識見識。”
“聽說祁世子還尚未婚配。”
“走,花園裡已有人鬥詩,我們去看看吧,聽聞祁世子是辛稹子關門子弟才冠驚倫,今日定要見識一番。”
說這話的都是一些梳著『婦』人髮髻的年輕夫人們,她們顯然都是一副看熱鬧的神情,眾人哄著朝花園走去,
人群中已有少女羞紅了臉眼神卻一副閃閃發光的樣子,趙婉珠見狀臉上笑意更深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麼多如花似花的姑娘,總有一款他喜歡的吧。
趙婉青見姐姐的目光不停的掃著那些少女們,胳膊上不自覺的抖了抖起了一胳膊的雞皮疙瘩。
只是讓那些夫人小姐們失望的是,她們過來時卻並無看到祁恩佑的身影兒,祁婉珠奇怪的走到還在那看熱鬧的夫君梁明哲身邊,低聲問:“怎麼回事?他人呢?我不是讓你看著他麼?”
祁婉珠嗔怪著瞪他,梁明哲無奈聳聳肩攤手,“他一個大男人有手有腳我哪裡看得住啊……”
更何況人家滑不留手的很,已經殺了對方的威風,再留下只怕會讓那群人有些下不來臺,於是乾脆轉身索『性』溜了,只是這些話他沒說出來。
祁婉珠又瞪他,梁明哲見狀有些悻悻偷偷見人不注意拉了拉她的衣袖小聲哄道:“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錯。”
祁婉珠又羞又氣扯出了衣袖低聲呵斥:“注意點!”
說完轉頭又巡視了一圈周圍,見著有幾年輕公子在那唉聲嘆氣辯論著什麼,之後又朝他們這邊看了看,是以有些奇怪的問梁明哲道:“那是?”
梁明哲見狀笑了笑略有些得意的解釋道:“方才你是沒看到小舅子那大殺四方的樣子。”
祁婉珠狐疑,“大殺四方?”
梁明哲忍不住笑出聲來指了指那幾人道:“年輕人好勝,原本以為輪番上陣能殺殺佑哥兒的銳氣,只沒想到被人一己之力全給滅了,哈哈”
梁明哲笑的解氣,說著便和祁婉珠說起來了方才的事,原來是祁恩佑身為當世大儒辛稹子的關門弟子原本就聲名在外,這不這些傲氣的世族公子哥們雖然早已聽聞此人,然有許多還是第一次接觸祁恩佑,並不覺得他當如傳說那般驚才絕豔,於是便想趁著這個詩會來殺殺祁恩佑的銳氣。
有人跳出來對祁恩佑道:“昔聞祁世子才高八斗,今日我等有幸得以一見,趁此詩會,不知祁世子可願讓我等見識討教幾番。”
“是啊,正當春日,不若便以春為題如何?”有人附和。
祁恩佑笑笑態度倒是很溫和恭謙:“各位客氣,傳言多是外人謬讚當不得真,今日有幸與諸位一聚,既然誠邀即當相互切磋學習,佑恭敬不如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