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二章 提筆繪山河

…………

《寒窯賦》?《將進酒》?

看著都像,又不像。

寫完詩句,馮雁繼續老神在在的打盹。

半個時辰很快過去,接著又開始“和詩”,形式必須與第一句相仿。

由院長柳傑說出第一句,學子們往下應,完成後句,還是書於紙面。

“今日上句為:秋風蕭瑟天漸涼。請諸位根據首句完成一首詩。”柳傑摸著鬍鬚宣佈道。

眾人聽到這句再次低聲議論。

“聽著像是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

“秋日即將到來,可氣溫並未降下來,為何出這一句?”

“與《燕歌行》略有不同哦,我怎麼記得是:秋風蕭瑟天氣涼。”

不少學子覺得古怪,別人用過的詩句怎會用在這個環節?

柳傑聽到議論,心想:雖是夏末,如果取夏日的詩句很容易觸景生情、激發靈感,夏日取秋作詩,那就要憑藉回憶與想象力了。

出題若是容易,豈不失去考試的意義了。

馮雁想了想,自己好歹喝了十多年墨水,索性自己作一首吧。

沉思片刻,寫下一首《秋思》。

秋風蕭瑟天漸涼,

安邑城中留餘香。

古道西風瘦馱馬,

天涯孤影望故鄉。

最近在河東郡,早已聽聞此地有眾多商隊外出遠行,一隊隊的車馬馱著苦鹽去往西北之地進行食鹽貿易。用鹽可以換取那裡的馬匹、藥材、農植物等。

半個時辰很快過去,學子們絞盡腦汁都寫了一首詩。

緊接著開始接詩,四人一組,院中分成了若干組。

好巧不巧,與馮雁同組的人中,一人竟是柳家的柳信。這個柳信曾彈奏嵇康譜寫的《長側》,獲得眾人讚譽。

柳信自幼苦讀,在河東郡是頗有名氣的才子。

四人中,兩人看到柳信同居一組,不由苦笑,因為接詩中只能選擇最佳的一首,也就是隻能一人勝出。

每人吟誦兩句,其餘接兩句,四人共八句。

這種接詩倒是與馮雁當年在建康城華林園中的詩詞接句一樣。

其中一人自感不及柳信,於是開口道:“柳兄,可容崔某先吟第一句?”

柳信淡淡一笑回道:“自便。”

另一人此刻非常懊惱,為何沒有搶先提出,只得硬著頭皮道:“那我接第二句吧。”

柳信淡淡點頭,那種雍容大度的神情,即使是馮雁也暗感欽佩。

這些大家族的子弟,確實與眾不同。

柳信看向馮雁,意思是讓馮雁優先選擇,而馮雁也是淡淡一笑,“柳兄自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姓崔的學子想了想,開口吟道:“登高避盛夏,孩童撲入水。”

第二名學子沉思片刻也吟道:“水中荷花紅,蓮葉綠涼亭。”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