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326、鬥法盛會(一)(2/2)

那恐怖存在系密藏域之本源。

其被密藏人稱作‘魯母’。

系由西王母斬殺無數天詭屍體堆積,拼湊而成的一道恐怖厲詭——魯母與金母相互糾纏,二者雙雙陷入沉寂之中。

但魯母一直在籌謀復甦自身,降臨世間。

它今下或已與大雁塔下某個事物糾纏了起來,藉此推動自身的再一次復甦——我需要祖師與洪兄潛入大雁塔中,追索魯母隱蹤!”

蘇午說過話,取出了那道‘金母心旌’——厲詭刑殺法性:“此即金母心旌,乃是金母用以斬殺天詭的‘天之五厲’演化下的眾多心旌之一。”

陶祖坐正了身形,盯著那道厲詭刑殺法性看了剎那,抬眼向蘇午回答道:“好,我與洪仁坤這便過去。”

“我先前回來時,看到了張方,贈給了他一道護身符。

祖師與洪兄可以藉助那道護身符,悄無聲息隱入大雁塔內。”蘇午又道。

陶祖與洪仁坤點了點頭,未說其他。

眾人商定諸事,陶祖、洪仁坤二者身形倏忽隱遁而去,循著蘇午留給張方的正氣符,前去大雁塔內尋索張方的身形。

而蘇午帶著江鶯鶯、晴子、丹加、卓瑪尊勝四女在天明之時,離開了慈恩寺院。

慈恩寺正門外,早有一列馬車原地等候。

蘇午一行人乘上馬上,車駕穿過長安城,直往數百里外的涼州、雍州之地疾馳而去。

——

“本宗先前已有弟子趕赴涼州、雍州之地消滅鬼祟,幾日來也陸續傳回了訊息。

涼州、雍州之地連月大旱,諸方異人聚集於此,企圖尋索出兩地大旱的原因,最終各方異人在兩地之間的名山‘老龍山’上發現,老龍山主龍筋斷裂,在老龍山上形成了一道極深的溝壑,山下幾個村莊百姓,盡皆不見影蹤,而那道溝壑之內,頻頻傳出濃重惡臭,被疑山下諸村百姓,盡葬身於那道截斷龍筋的溝壑之中。

我等若往雍涼之地去,當以探查老龍山之異狀為第一目標。”

燭光下,諸仙門羽士圍坐於一室之中,為首的蒼老道士‘王據’眼中神光炯炯,出聲言語道:“我們化龍派最擅調理天下龍脈,養蛇為蛟,引蛟化龍,若雍涼之地確因老龍山以至兩地大旱。

那麼此次鬥法,化龍派必須拔得頭籌。

雖然聖人許諾佛道二門,各得五個魁首席位,但只道門之下,宗派直如天上星辰一般繁多,能排的上號的諸宗派當中,‘化龍派’雖因從龍之功,能居於前十之列,但想要躋身前五,與茅山宗、天師府、眾妙宗那般龐然大物相比,卻是難上加難。

而今唯有努力競功,掙得功籌愈多,自道門五魁之中爭得一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弟子明白。”群道聽得王據教誨,紛紛點頭稱是。

王據右手邊,一中年美髯羽士向王據稽首行禮,而後道:“若是雍涼二地之災患,確因老龍山龍筋被突生的溝壑截斷,自然更好,我們化龍派說甚麼都要競得全功。

可若雍涼二地災患,分因老龍山之事而起,我們會不會白忙活一場?”

“人算不如天算,萬事豈能盡如人意?”王據嘆了口氣,“我們化龍派畢竟根基淺薄,只能憑藉達官顯貴的關係,獲得些絲情報,加以自己的判斷,如眾妙宗那般,可以‘探問天息’,把握天地病脈也就簡單多了。

如今我所探得情報,亦唯有老龍山一處可能有異而已。”

群道聞言沉默不語。

“而今派誰前去主持老龍山之事?”王據抬起一雙眼睛,掃視座下諸弟子,開聲問道,“這畢竟是第一場鬥法,既需要佔據優勢,不落下風,亦不能操之過急,將宗派菁英出盡,令人看了笑話。

萬有、靈玄、和真……你們三個不必參與此事。

剩下來的,你們師兄弟間好好商量一二,誰來主持此事?”

被王據叫到名字的三個羽士,皆是離他最近的三人,三者雖是他座下弟子,但如今幫他處置諸事,已是他的左膀右臂。

剩餘諸道士以眼神交流了一陣,隨後,一白面無鬚的青年道士從群道中站起身來,向王據稽首行禮,平平靜靜道:“師祖,此次便令孫兒前去罷,為化龍派拔得頭籌,競此全功。”

王據看到那白麵清秀道士走出佇列,老臉上終於浮現開懷的笑意:“好,這次便叫我的‘明燈道人’前去!”

他對這出列的人選,已是極其滿意。

能在這間靜室內參與議事的道士,皆是他的親傳弟子,亦是化龍派第二代弟子,此中的第三代弟子,只‘明燈’一人而已!

明燈能參與此次議事,非因王據寵愛他,實因他天資稟賦過人,連聖人都贊王據這個徒孫‘鍾靈毓秀,造化玄妙’,可見這明燈道人資質究竟如何,正因為明燈道人資質奇高,甚至曾有過一日一進境的時候,所以王據才更寵愛他,更青眼自己的這個徒孫!

“佛道二門會在此次鬥法之中,派出哪幾位弟子,我心裡大抵是有數的。

只有那自居為‘灶王神教魁首’的人,我卻有些看不透,這次明燈你須小心提防此人。”王據取出一道玉符來,交到了明燈手中,“你持此符咒,離開長安以後,先以此符與那‘羅公遠’取得聯絡,屆時力有不逮之際,可以請羅公遠出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