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375、終不似,少年遊

而掌教如今雖未登臨此岸,但已經望見此岸風景。

掌教對此三境的瞭解,似乎更多過於我。

譬如這‘再造彼岸’……我在師門長輩口口相傳的、與此三境有關的傳聞之中,實不曾聽過‘再造此岸’類似的言語,他們只稱渡元河以後,便能‘踏臨彼岸’。

踏臨彼岸,與再造彼岸,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

未知這‘再造彼岸’,究竟是何意?這是否也是‘不能言說,一說就錯’的事情?”

蘇午搖了搖頭:“這倒非是那些不能言說的事情。

之於‘再造彼岸’,亦是因我最近經歷,而生出的對‘彼岸’之境的些許感悟——含光子如今,可能在此岸高山之上,遙望無盡天河,望見那天河盡頭的‘彼岸’?”

“自此岸高山上往彼方看去,只能看到彼岸與此岸一般,山影連綿,無有窮盡,橫斷大海。”含光子回答道。

“含光子修行至今,一身道門修行,還有多少與‘三清’有牽連?”蘇午再次問道。

李含光未有想到蘇午突有此問,他有些意外地看了蘇午一眼,繼而又似是想到了甚麼一般,收斂神色,向蘇午回答道:“茅山師門祖輩口口相傳,旦有借‘三清神譜修行之根基’,再造新法,脫離與原本法門牽連的時機之時,便不需猶豫,設法脫離舊有根基即是。

哪怕是從來不曾尋得這般時機,亦需努力為自身創造這般時機。

是以茅山宗中,‘魔身種道大法’最貴,蓋因此法自一開始就自成根基,此法雖然兇險,但一向被茅山弟子作為‘脫胎換生’之上上選。我也曾修行魔身種道大法,煉成了一道劫身。

不過此後得仙人授下‘靈文金記’,便以此靈文根種脫離舊法,撇清與‘三清神譜’之干係,由此更進一步,登臨彼岸。

我如今一身修行,與三清之牽連,不多於一成。”

“這是正法。”蘇午點了點頭。

“道門之中,與‘三清’有涉之事,雖極其隱秘,各派三緘其口,諱莫如深,但是道人修行到了一定層次,反而會得到師長的再三叮囑,從各種旁枝細節之上暗示門下弟子,門下弟子自也會漸生遠離三清神譜,另闢蹊徑之念。”李含光眼神平靜,向蘇午問道,“掌教想來亦知此中隱秘。

而今掌教之修行,與三清有幾成牽連?”

“自黃天法旨徹底修成,立下‘背陰大帝廟系’以後,我之道法修行,已不入三天之列。”蘇午回道。

——這是十成十的擺脫與三清神譜之牽連了。

李含光對此亦甚為豔羨,同時亦有些許疑惑:“大賢良師開創‘太平道’,始有改換新天之志,但那般‘黃天’,其實也不曾脫離‘三天’之覆蓋,所謂‘黃天’,亦須受有天命。

掌教而今何能以‘黃天法旨’,就直接擺脫三天糾纏,不與‘天命’牽涉?”

蘇午張了張口,卻一時未有言語。

他的‘黃天法旨’,與張角的黃天太平道,雖看似是一脈,實則本質上已經徹底不同。

此般黃天,不曾‘受有天命’。

生來根本就為開闢新天,為天授命!

“我之黃天,與黃天太平道雖有類似,實則根本不同。”蘇午最終搖了搖頭,向李含光如是說道,“此黃天道,不需借天命而興太平世,只為打破舊有,再造乾坤。”

言辭之間,一縷縷昏黃氣韻從蘇午腦後飄散,聚整合黃天法旨。

蘇午伸手引來黃天法旨,那法旨背面浮現出一列列字跡:

‘敕令天公將軍列殿陛前。’

‘敕令翻壇倒洞祖師張五郎列殿陛前。’

‘敕令背陰大帝列殿陛前。’

……

“閣下是否要在這‘黃天法旨’之上留下一縷性識?也與我作同道,同為‘黃天道人’?”蘇午將那一列列字跡展示於含光子,直接向其問道,“含光子之修行,最好與‘三清’一成牽扯也無。

此正與我所說‘再造彼岸’相關。

畢竟,那彼岸模糊不清,被元河所阻隔,而閣下想登臨的那重彼岸,未必就是橫渡元河之後看到的那重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