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元沒想到郭靖會有這樣的意識,說道:“你不是已經召集武林人士在幫忙了嗎?”
“前些日子蒙古接二連三進犯襄陽,朝廷沒有派任何兵馬增援,可圍攻襄陽的蒙古大軍人數卻越來越多了。眼下因為窩闊臺到了襄陽,大軍暫停了攻勢,但只是暫時的。”郭靖對這局勢倒也看得清楚,這些話說得沒錯。
“段前輩應該猜到了蒙古一方打的什麼主意?”郭靖倒是很相信顏元,顏元點頭道:“不錯,我是猜到了。”
猜到了卻並不想告訴他們,郭靖一看顏元不說話了,也明白了顏元所表達的意思。黃蓉道:“大理可有兼併天下之意?”
這話問得直接,顏元不答反問道:“我說沒有你就信了?”
“不信。”黃蓉答得果斷,顏元掃了她一眼,“那你為何多此一舉。”
真是堵得顏元一個趔趄,黃蓉再次確定,她跟顏元就是上輩子有仇的,所以這輩子她們兩看兩相厭。黃蓉的氣悶,更因自己不如顏元。
“不過我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大理從來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從前是,以後也是。大宋只要沒做什麼對不起大理的事,大理絕不會興兵進犯宋境。天下紛爭,受苦的是百姓,宋人不拿自己的百姓當回事,我可是心疼我的大理子民。”顏元這話說是心疼百姓,又何嘗不是在譏諷南宋魚肉百姓。
然而不管是郭靖還是黃蓉都沉默了,郭靖的父親當初會死,正是因為宋官巴結於完顏洪烈,愣是往他們的頭上扣了私通逆賊的罪名。
大宋的官吏腐敗,受苦受難的都是百姓,黃蓉作為丐幫的幫主,丐幫人數之多,正是反映了大宋的時局,百姓過的日子。
“不過,宋廷要出蠢招了,天下形勢,遠不是你們幾個胸懷天下的武林人士能改變的。你們想為國為民而戰,除了滿城的百姓會記得你們的恩情,不會有人記下的。”顏元這一句算是勸著郭靖,郭靖道:“俠之大義,為國為民,能叫百姓記下郭靖之名,足以。”
郭靖確實是一代大俠,顏元剛剛說那一番勸告的話,也只是不想郭靖死腦筋地為宋而戰,但聽到他回答是為這萬千百姓,顏元心頭的大石亦是落下了。
可襄陽城並沒有因為顏元鎮住九王而變得平靜,相反襄陽的氣氛越發的寂靜,期間他們三國會談了一次,說著場面的話,九王絕口不提被顏元砸破頭的事,卻不談究竟接下來該如何,蒙古這兵是退還是不退?
九王沒有問,事不關己,顏元更不會幫著九王問了,宋廷派了九王這樣毫無先見的人來,可見大宋的朝廷已經成了什麼樣了。
這樣腐敗而沒有遠見的朝廷,不亡才怪。由著他們自己作死吧。與虎謀皮,也不想想他們有沒有那個本事轉頭跟老虎搶地盤。
比起一無所覺的九王,窩闊臺代表的蒙古一方才是最危險的,尤其是窩闊臺。大胃口的人,不僅想要吞下大宋,也想叫大理脫一層皮,他們蒙古好下手。
天越來越熱了,顏元手下的人有幾個病了,最後竟是診出了瘟疫。得知這訊息時,顏元腦海中閃過果然二字,這些日子的平靜都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這不就來了。
“既是瘟疫,讓醫士出方子,注意傳染,查清楚了源頭何在,還有,看看襄陽城裡是不是有同樣的事?”顏元緩緩地撫過手指,正在沉思,得令的將士立刻去辦。
得回稟的訊息再傳來時,顏元已經呆住了,“襄陽城已經有大半的人傳染了,就連士兵也一樣?”
“殿下,襄陽城已經亂了,眼下該如何是好?”大半的人得了瘟疫,那就是不是小事了,他們大理才幾個人染瘟,可要是再呆下去,那就不然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別急,急什麼。醫士可是說了是什麼瘟疫?”越是急緊的關頭,那越不能急,顏元總覺得這裡頭少不了蒙古人動的手腳。
“醫士說查不出來。”將士都快急瘋了。
“蒙古人有什麼動靜?”顏元再問,將士反應過來,“末將立刻讓人去查。”
險些就誤了大事了,他這還沒走,一個將軍已經疾行而來,“殿下,宋人的九王一聽說瘟疫爆發,已經撤退,還說為了防止瘟疫蔓延,他一出城就立刻封城了。蒙古可汗不可知蹤,殿下,眼下該如何是好?”
顏元道:“不急,我去會會那九王。”
說去就去啊,顏元跨馬策去,果然看到九王正帶著人收拾著東西撤,幾個嬌滴滴的姑娘扒著九王的手,求著他帶上她們,九王卻揮落了她們的手,“豈知你們可曾染疫。”
顏元下馬,“九王這是何意?襄陽爆發了瘟疫,九王不留下來為襄陽百姓解決,這是準備走?”
“襄陽瘟疫之事本王已經上報朝廷了。長卿公主跑來問本王這話,莫不是存了與襄陽百姓共度患難,為襄陽百姓解決此危機的心思?”九王突然那麼一問,顏元看了他一眼,“聽聞九王下令封城?”
“不錯,整個襄陽城在本王走後,任何人都不得出入,長卿公主要走就趕緊走吧,晚了可是想走都走不了。”九王還好心地提醒顏元,顏元道:“王爺是大宋的王爺,受百姓供養,百姓有事,王爺如此一走了之,置襄陽百姓生死於不顧,還下令封城,王爺未免不仁。”
“所謂仁,先得保證自己的小命才能施仁。”九王說得很是涼薄,“素聞大理仁厚,長卿公主若是願意,這座襄陽城就送給長卿公主了,本王也想看看,長卿公主會不會救下這一城百姓。”
喜歡炮灰奮鬥記請大家收藏:()炮灰奮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