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七章 導彈襲來

也就在來襲導彈即將進入“標準6”的攔截範圍,即距離“愛宕”號一百千米左右,完成爬升的“標準6”已經進入俯衝狀態的時候,十六枚來襲導彈同時從“愛宕”號的雷達螢幕上消失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緊接著,“鳥海”號發來訊息,它的雷達也跟丟了目標。

兩艘驅逐艦上的防空指揮官沒有遲疑,立即把“標準6”切換到自動攻擊模式,即提前啟動了“標準6”的彈載雷達,讓“標準6”自己搜尋攔截目標。雖然命中率比戰艦提供火控照射低得多,但是總比浪費掉寶貴的區域防空導彈好得多。再說了,總會有幾枚防空導彈能夠打中目標。

怎麼回事!?

小林純一郎很是疑惑,不過他很快就想明白了。

“關閉雷達,關閉所有雷達。命令‘鳥海’號也關閉雷達,還有其他驅逐艦,立即關閉雷達。”

“什麼?”通訊參謀顯然沒有反應過來。

“下達命令,立即!”

小林純一郎神情緊張,甚至可以說是慌張,通訊參謀沒敢多問,立即把他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來襲的不是反艦導彈,是反輻射導彈!

早在兩年前,扶桑情報機構就獲得了可靠線報,華夏在研製一種射程達到數百千米的反輻射導彈,而且採用的是重型反艦導彈的彈體,只是沒有說清楚這種反輻射導彈的用途。如果只是用來對付防空雷達,顯然不需要如此巨大的射程,畢竟多數地面防空系統的打擊範圍在一百千米以內。如果要對付像“愛國者”、thaad之類的區域防空系統,需要的就不止是反輻射導彈。配備導引頭、具備末段機動變軌能力的彈道導彈更有效,還不存在讓載機冒險的問題。也正是如此,扶桑情報機構一直認為,華夏開發重型防空導彈不是用來對付地面防空系統,而是用來對付預警機。簡單的說,一枚能夠以數馬赫的速度飛行數百千米,而且全程被動制導的反輻射導彈對預警機有巨大威脅。攜帶這種導彈的華夏戰鬥機不需要冒險跟對方的防空戰鬥機糾纏,在數百千米外就能發射導彈。哪怕無法擊落預警機,也能迫使對方的預警機撤走。

只是現在看來,這種反輻射導彈的打擊物件並非預警機,而是防空戰艦。

來襲導彈從雷達螢幕上消失,表明其飛行高度已經降低,即從低空突防,以此對付攔截的防空導彈。因為沒有e2d支援,所以要在那些導彈飛過海天線之後,第四護衛群的防空驅逐艦才能發現。這個時候,導彈距離戰艦最多就四十千米,所有區域防空導彈都成為了擺設。如果來襲導彈依然保持二點五馬赫的速度,哪怕是ess,即通用驅逐艦上的中程防空導彈都很難將其擊落。最多隻有一次攔截機會,擊落機率不會超過八成。至於攔截導彈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就是各艘戰艦上的“密集陣”速射炮,只能對付亞音速目標,根本無法攔截超音速導彈。

想到這些,小林純一郎下達了第二道命令,讓各艦進行戰術機動。

在第四護衛群的戰艦關閉雷達之後,那些反輻射導彈必然會丟失目標。其實,在降低飛行高度後,反輻射導彈已經無法繼續跟蹤戰艦。這個時候,反輻射導彈將在慣性導航系統控制下飛行。只不過,反輻射導彈已經記錄下了目標艦艇的航行情況,因此會朝著目標艦艇航線上的某個點飛去。

雖然為時已晚,但是讓戰艦進行戰術機動,即大幅度改變航向與航速,也許能夠發揮那麼一點點作用。

當然,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戰艦的航行距離極為有限。

很快,那些導彈就出現了。

此時,擔當防空重任的不是兩艘防空驅逐艦,而是四艘通用驅逐艦,因為攜帶ess的只有通用驅逐艦。

在“愛宕”號的垂直髮射系統裡面,除了七十二枚“標準”系列防空導彈外,還有二十四枚反潛導彈,並沒攜帶中程防空導彈。“鳥海”號要承擔反導任務,所以只攜帶了十二枚反潛導彈,額外攜帶了十二枚昂貴的“標準3”攔截彈,同樣沒有攜帶ess,並不具備中距離攔截能力。

反輻射導彈已經逼近,四艘通用驅逐艦立即啟動雷達,同時發射ess。

此時,防空作戰進入到生死攸關的最後階段。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