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裡有一隻紅髹椅,椅中紅織金綺靠坐褥,四周有椅裙,施紅羅帷幔,外用青綺緣邊。椅雕貼金龍彩雲,下線金彩雲板一。眼下,胡濙便坐在這個凳子上,見朱見濟安坐之後即朝外間眾人道:“起駕,赴文華殿。”
由此,龐大的隊伍開始移動,最前方是旗幟六面,其執龍旗者著戎服,披的是金甲,戴的是銀盔,防禦效果如何且不說,威嚴華貴是有了。
其餘五旗,黃旗一居中,左前青旗一,右前赤旗一,左後黑旗一,右後白旗一,每旗執弓弩軍士六人,服各隨旗色。還有三十六人擎執其他東西,包括絳引幡二,戟氅六,戈氅六,儀鍠氅六,羽葆幢六,青方傘二,青小方扇四,青雜花團扇四。
此外,還有班劍四,吾杖四,立瓜四,臥瓜四,儀刀四,鐙杖四,骨朵四,斧四,響節十二,金節四,金交椅一,金腳踏一,金水罐一,金水盆一,青羅團扇六,紅圓蓋二,皆校尉擎執。
太監宮女也有,但是人數相對而言要少許多,金香爐一,香合一,唾盂一,唾壺一,拂子二,紅紙油燈籠六,紅羅銷金邊圓散紅羅繡圓傘各一,紅羅曲蓋繡散紅羅素圓散紅羅素方散青羅素方傘各二,紅羅繡孔雀方扇、紅羅繡四季花團扇各四,皆內使擎執。
侍衛及內使總共多少人也無人去數,不過儀仗出行的時候,一條街基本上都被堵住了。這還是皇太子的儀仗,若是天子儀仗,還是這個的數倍,好在雙方出行的道路不一樣,否則半路上被堵住了就尷尬了。
文華殿是朱見濟此行第一個目的地,這裡是皇太子聽政之處,朱見濟需要在這裡先行接受百官的朝拜,過程相對簡單。
典璽官已經在文華殿內設皇太子座,錦衣衛設儀仗於殿外,教坊司陳大樂於文華門內東西,府軍衛列甲士旗幟於門外,錦衣衛設將軍十二人於殿中門外及文華門外,儀禮司官設箋案於殿東門外,設百官拜位於殿下東西,設傳令宣箋等官位於殿內東西。
在導引官的引導下,朱見濟具冕服出,此時樂作,當朱見濟入座之後,樂止。
百官入贊拜,樂作。四拜起,樂止。百官升自西階,至殿內拜位,俱跪。
胡濙位列百官之首,出列致詞道:“某等茲遇三陽開泰,萬物維新。敬惟皇太子殿下,茂膺景福。”
朱見濟只需要回答一句,那就是:“履茲三陽,願同嘉慶。”別看就是這麼一句,朱見濟不知道訓練了多少次,要求不僅僅是發音無錯,而是如何發出符合儲君形象的聲音。可問題是以朱見濟如今這個年紀,無論如何裝作成熟,在稚嫩的童音下,還是顯得如此怪異,格格不入。
好在也沒有哪個不懂事的出來攪局,百官拜謝退,朱見濟也隨之自一旁的偏門離開。接下來,就是真正關鍵的時候了,朱見濟需要率領文武百官及四方使臣前往奉天殿朝覲天子。
朝覲天子,前面的過程其實差不多,該準備的東西,如御座、寶案、香案這些東西,宮中尚寶司已然準備妥當,就是細微地方有些區別,包括所用聲樂不同,無甚多言。
致詞官,就是替皇帝說話的,今年的總致詞官是商輅,就是之前提到那連中三元的大才子,他也是朱見濟的老師。
商輅立於陛前,道:“具官臣商輅,茲遇正旦,三陽開泰,萬物鹹新。”其後,各級致詞官將這道聲音一直傳開。
等致詞官傳話完畢,皇太子、百官及四夷使臣就回應道:“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納祜,奉天永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之後鼓樂齊鳴,一拜二拜三拜四拜,還要起來跳舞,一直等到聲樂停止,再開始說下一段話。
“具官臣商輅,茲遇正旦,履端之慶,與卿等同之。”
和之前差不多,也是不斷地跪拜並且舞蹈。不同的是,這一次所有人都要拱手加額曰“萬歲”。
致詞官道:“山呼!”
眾人齊聲頌道:“萬歲!”
“再山呼!”
“萬萬歲!”
哦,對了,呼萬歲的時候,即便是樂工軍校也要齊聲應之,沒有人可以缺席。
跪拜舞蹈儀式到此結束,看起來一共沒有說到幾句話,關鍵是什麼時候說什麼話,早說晚說都不行。兩側的御史一雙雙眼睛都好像鷹眼一樣,監督著任何一個出現錯誤的人,哪怕是張口不發聲,想要渾水摸魚過去,御史們也能夠判斷出來。沒有人願意因為這種小事而傷及仕途。
除了說話以外,就是舞蹈,也是一大堆的規矩,麻煩無比。在場有不少人都是年過七十的老臣了,身體機能不行,走路都要人攙扶,讓他們跳舞,還要如儀,也就是合乎規矩,總而言之朱見濟是不忍直視。不過在這方面御史很少挑刺,跳得難看可以,不能不跳。
身處這種場合,朱見濟倒是想起了後世某些公司為了培養員工忠誠度,故意讓他們參加很蠢的集體活動。不知道歷朝君王是不是也存了這分心思。
上古之時,部落得勝或者捕獵歸來,往往載歌載舞,談不上什麼規矩,大家都跳得很開心。隨著這種儀式成為一種禮,或者說禮制,就已經變樣了,至少朱見濟覺得挺無語的。
事實上,頗有文藝範的宋徽宗繼位之後,也覺得官員跳舞難看,下令廢止。不過朱元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隨之恢復漢唐祖制,又將這玩意搬了回去,也不知道是對還是錯。
以上儀式結束,便是賜宴群臣。這個時候也是百官及四夷使臣單獨向天子慶賀的時候,朱見濟真正的難關,在這裡。
喜歡景泰太子請大家收藏:()景泰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