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聯手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聯手

他提醒道:“別忘了,三年前楊書乘時任刑部尚書,上官府一案,他是主審之一。”

唐頌將他質疑案情的理由脫口而出,“宰相有可能是背後的主謀,這樁案子他是最大的受益者。從這之後,他的仕途生涯開始扶搖直上,如今已呈一手遮天之勢。”

“一百萬石軍糧可能不是他貪的,”秦衍靠在書架前,懷抱造冊屈起一條長腿,“但他一定是把罪行全部推給上官瑾的主謀。”

聽他話裡有話,唐頌微微蹙眉,側耳恭聽,又聽他道:“這兩年我一直在暗中調查,但是楊書乘在朝中的勢力發展太快,使我調查的過程進展緩慢。調查出的個別蛛絲馬跡沒有確鑿的證據支撐,而且指向的人都不是他。”

貪墨軍糧的人不是楊書乘,但他是主謀?

兩張陰森的面目相對,唐頌的脊骨發寒,她不想承認,但她無法迴避他的暗指,“是太子。”她幾不可聞的道。

是了,宰相的權力能夠如日中天,東宮的威勢不容小覷,畢竟太子是皇儲,不出意外是大秦下一任君主,出於這個原因,朝中必然有一大批文武趨炎附勢,心甘情願做宰相府和東宮的擁躉。

秦衍不置可否,從懷裡撈出那本造冊走到書架之間,把它放回原處,“不必浪費時間琢磨戶部的造冊,因為每冊的賬目都相當嚴謹,表面來看挑不出任何毛病,橫豎我看了三年是一點沒看出。”

唐頌不言,凝神細想。秦衍瞥她一眼,打斷她的思路,“想都別想,刑部存放卷宗的公廨緊挨著刑獄,那塊兒是千牛衛巡查的地方,而且有專人把守,別去盲目冒險,即使能夠見到卷宗,可能也已經被塗改得面目全非。”說著一頓,回眼看她,“這就是你選擇做街使的原因。”

既然被看穿,唐頌如實坦白,“只是沒想到宋上將是殿下的人。”

她選擇做街使一是為了融入長安各個城坊,宮內口舌避諱的事情,坊間議論相對自由多樣。二是為了探明皇城宮禁的護衛紀律,比如,侍衛何時換班,巡邏時隊形、方向的變換。找到間隙,以她習武的功底不難突破。長安城、皇城宮禁由南衙十六衛負責,金吾衛戍守皇城順義門且下轄左右街使,所以入金吾衛做街使一舉兩得。

秦衍低嗤:“這年月,誰在宮裡還沒幾個人手。”

“所以,若想查明真相,除非舊案重查。”唐頌說著,口吻略變得猶疑,“但是目前沒有重查此案的契機。”

東宮和宰相府的勢力在朝中盤根錯節,且有更多的人想要倚靠這棵大樹乘涼,京兆尹公孫澈就是一例。靖王頂著親王頭銜行事都步履維艱,無外乎其他人。

“契機是有的,”秦衍道:“聖上只是病重,但不是昏君。楊書乘不僅是宰相,他還是皇後的哥哥,太子的舅父,近兩年外戚專政,一言獨斷朝堂的局面,聖上不可能沒有察覺,若聖上有意遏制宰相之權,此案就迎來了契機。”

“依殿下來看,”唐頌問:“聖上有意麼?”

“聖心不容揣測,”秦衍避開她話中的陷阱道:“如果無,此案永無重查的可能。如果有,聖上並不會輕易顯露意圖。”

“此案的疑點不難發現,”他正回身,面無表情的諦視她,“希望此案重查的人不止你我,還有其他人。我們的目的是糾察真兇,洗脫吐蕃、突厥進犯河州、武州之恥,而其他人的圖謀沒有那麼簡單。此案重查後,一旦多方勢力牽涉其中,誰都無法預估事態走向,聖上的顧慮就在此處。”

唐頌找到他眼底自己的倒影,渺小、扭曲、毛骨悚然。“殿下的意思是,”她道:“重查上官瑾一案,意味著奪嫡的開端。”

其他人,指的是順永帝膝下任何一個具備儲君資格的皇子。

那雙眸眼風如刃,鋒芒乍現。秦衍微愕,愕了片刻忽然輕笑一聲,“不得不承認,跟聰明人打交道確實省時省力,看來這兩個月的街使沒白做。而且,你確實很敢說。”

“不錯,”他抬起一肘支在書架上,指尖隨意撥劃著一排書脊,“本王的那些哥哥們無一不想拉楊書乘下馬,無一不想讓東宮勢力瓦解,上官瑾一案是把稱手的刀,大夥都在等這把刀見血。等太子殿下倒臺,大秦權柄花落誰家,人人有機可乘。聖上即便有心針對宰相,未必捨得追究我的那位太子哥哥,推動手足相殘。總而言之,關於上官瑾一案,矛盾的雙方是太子殿下與其他諸位親王,聖上維持著他們之間微妙的平衡,不會貿然將其打破。”

唐頌望向他的斷眉,“他們是靖王殿下的父皇、皇兄,但殿下談論他們時的口吻聽起來像個旁觀者。”

“呵,”秦衍哂笑,“本王自幼離京,皇城、大明宮有多少個宮門一度都記不清了,若不是為了這案子,現下我人還在武州。他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有多親熱跟我無關,我啊,不過是個養馬的,看客這種說法也不算錯。”

養馬指的是靖王目前的職務:閑廄使。

“卑職不是這個意思,”唐頌直言不諱,“卑職想問的是,靖王殿下調查此案,當真是為了武州那八百將士的亡魂麼?”

他沒有回答她的問題,而是預留了足夠的耐心緩慢抬眸,由低至高,從頭至尾,把她困於眼底。唐頌被他的目光舔舐,周身發噤,人是靜的,映在他眸中的影子恍惚在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