妘兒也是心中疑惑,她便提議道:“嫘祖娘娘,我們何不將這些小白果用鼎煮一下,看看煮爛了能不能吃?”
於是,兩個侍女找來一口鼎,將這些白果全都倒進了鼎裡,她們又在陶鼎中加了些水。然後,她們便開始在鼎下燒起了火。
不多時,鼎裡的水就燒開了。而那些漂在水面上的小白果,也一個個在水面上打起滾來。此時,那些白花花的小白果依然是晶瑩剔透,潔白如玉,還甚是好看。
嫘祖見此時的小白果也煮熟了,她就先撈起一個吹了口冷氣,又填到嘴裡。可嫘祖將白果嚼了半天,只覺得有一股肉香和一些汁水遺留在唇齒之間,而那顆小白果卻還是嚼不爛。
嫘祖越發覺得奇怪,她便從口中吐出那顆嚼的不成形的小白果,那顆白果卻只剩下了一團絲絲狀狀的白絮絮。
嫘祖又從鼎中撈起一個放在手裡,只見那隻小白果被一些異常柔軟的細絲纏裹著。嫘祖再仔細一看,這些細絲擺列整齊,還非常結實。
嫘祖本想將小白果掰開,掰了一下卻掰不動。無意中,嫘祖竟抽動了一根比頭髮絲還要細小的絲線。嫘祖繼續抽動絲線,一層一層的抽到最後,中間竟出現了一個棕色的小蟲子。
此時,嫘祖眼前又是一亮,她好像發現了什麼,內心裡也自顧笑了起來。她暗言道:天助我也。
想到這裡,嫘祖又突然著急起來,她便催促大家道:“孩子們,這種果子還真是神奇。我想去看看你們採果子的地方,快帶我去吧。”
幾個侍女不敢怠慢,她們急忙帶著嫘祖出了涿鹿城,大家接著又向東奔去。她們跨過一條小河,不覺就來到一座山上。遠遠地就見那半山坡上綠油油的好大一片樹林。
嫘祖她們來到林邊,林中的鳥兒見有人來了,也受到了驚嚇,它們全都鳴叫著一鬨而散。嫘祖問大家知不知道這林中的樹木是一種什麼樹?也沒人知道。
大家順著樹木的空隙走進林子裡,就見那些鳥兒也大了膽子。它們先在大家頭頂上盤旋了幾圈,接著便又飛了回來,落在了樹上。
嫘祖看著鳥兒們在頭頂上飛來飛去,聽著它們發出清脆而響亮的叫聲,也是陶醉了。就聽鳥兒們一個勁地叫著“桑樹!桑樹!”。
嫘祖聽了便高興起來,她道:“孩子們,這些鳥兒早就給這種樹木起好名字了,鳥兒們都叫它‘桑樹’呢。”
妘兒也高興地道:“嫘祖娘娘,就是這裡了,您見到的那些小果子,就是從這些桑樹上摘到的。”
此時烈日當空,天氣很熱,整個林子裡都沒有一絲風吹。嫘祖擦了把汗,她扶住一棵桑樹,向樹上看去。只見桑樹的枝葉之間有很多紫色,或是紅色,甚至是綠色的小果子。
憑大家的經驗,看來紫色的果子才是熟透了的。侍女們採摘了一些紫色的果子,遞到嫘祖手裡。果然又是酸甜可口,就像在家裡嚐到的一樣。
嫘祖讓大家去樹林間摘了各自品嚐,大家嘗後的確還是既解饞又好吃。侍女們又採來一把,遞到嫘祖手裡。
嫘祖吃著連聲誇讚:“這些桑樹上的果子真是好吃,甚是好吃,甚是好吃啊。唉!我看咱就給這些桑樹果子取名叫作‘桑葚子’得了。”
嫘祖她們一邊摘著桑葚子,一邊向前走去。走著走著,她就見有棵桑樹上面爬著很多蟲寶寶,嫘祖就招呼大家先停下來觀察它們。
只見這些蟲寶寶大的足有小拇指那般大小,小的就只有小螞蟻那麼丁點兒。此時,蟲寶寶們正津津有味地啃食著桑樹上那些碧綠肥碩的大葉子呢。
嫘祖摘下一片桑樹葉子,她發現樹葉上面爬著好幾只綠瑩瑩的小蟲子,這些小蟲子一個個都搖頭擺尾地蠕動著。不多時,它們就將那片不小的樹葉啃吃的狼牙鋸齒不成樣子。
這時,有隻小蟲子從樹上掉了下來,正好就掉到了妘兒的脖子上,嚇得妘兒大驚失色,哭叫連天。嫘祖卻是大笑了起來,趕緊幫妘兒將蟲子拿了下來。
嫘祖哈哈笑道:“妘兒,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些蟲兒也吃不了人。我倒是好喜歡這些小蟲兒,這些蟲兒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寶貝啊。你們說咱該叫它什麼好呢,哎!我看咱就叫它‘桑蠶’好了。”
大家說著笑著,嫘祖又帶領侍女們從桑樹上採了一些桑葉連帶桑蠶都裝在一個筐簍裡,很快就將那隻筐簍裝得滿滿的。
大家正要往前走,就聽妘兒又是“嗷!”的一聲,大家便都圍攏過來。妘兒道:“你們看!”
大家便順著她的手指望去,原來,妘兒正要去拿那片葉子,就見上面的一隻大蟲兒一動不動的。她再去拿時,那蟲兒便從口中吐出一根細絲來,那細絲慢慢地就將蟲兒的身體纏繞了起來,最終,就變成了一隻小白果。
大家屏住呼吸看了半天,終於知道這種煮不爛咬不折的小白果是怎麼來的了。
“哦,原來是這樣。”大家異口同聲地道。
“走,我們再去找找,看看這林子裡還有這樣的白果子嗎?”
但是,大家轉悠了半天,就是沒看見那種小白果子。於是她們又在桑林間來回尋覓,最後,她們終於找到了那種由桑蠶變成的小白果。
當時,她們就發現有幾棵樹上的葉子都是白的,很多小白果都一動不動的沾在樹葉上。而且幾乎每片樹葉上都是這樣的小白果,看上去竟是白花花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