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可把嫘祖她們給樂壞了。她趕緊讓人將這些小白果撿起來,放到準備好的獸皮袋子裡。
妘兒道:“嫘祖,您還沒給這小白果子取個名字呢?”
嫘祖想了想,也多少明白了。這些小蟲子是吃桑樹葉子長大的,它們長大之後,又用細絲線將自己給纏繞了起來,後來,就變成這白白胖胖的樣子。
於是,嫘祖就道:“孩子們,我想好了,咱就將這些身纏細絲的小白果叫作‘蠶繭’吧。至於那些裹在蠶繭中的小蟲子嘛,咱就叫它‘蠶蛹’吧。”
“且慢,你們再看!”就在大家將要離開的時候,妘兒竟又一驚一乍起來。
“妘兒,你為何又嚷起來了?”
“你們再看嘛!”
於是,大家在妘兒的指點下,又同時向一隻蠶繭望去。就見在一個葉片上,有一隻蠶繭的一端竟裂開了一個大口子。突然,就有一隻蟲子的腦袋從裡邊掙扎著鑽了出來。
妘兒用樹枝去戳它,它也全不理會,因為它正努力掙脫著這隻蠶繭對它地束縛。經過漫長地等待,便有一段蟲兒的上身露了出來。
然後,它繼續從蠶繭中向外掙扎。最後這隻蟲子又猛一用力,竟有一隻蝴蝶一樣的飛蟲拱了出來,它待了一會兒,就撲稜稜飛了起來,很快就飛出了人們的視線。
此時,嫘祖理了理頭緒,驚顎地道:“哦,我看最後這隻會飛的蟲子我們就叫它‘桑蛾’吧,因為它確實讓我驚愕不小。孩子們,咱透過在桑林之中這一觀察,這下總算看明白了。原來我想,既然這些蠶繭能夠抽絲,咱就找一些蠶繭抽出絲來。然後,紡織出布匹來,再給大家做成衣服,這樣的衣服絕對好穿。
可是這樣一來,我們才發現,事情根本不是咱們想象的這麼容易。原來這桑樹和桑蠶之間還有這麼多關係。我看,雖然蠶繭對我們的用處最大,但是要想得到蠶繭,咱就得先開發桑園,栽種桑樹。然後,再用桑葉來養蠶,最後,咱才能得到咱想要的蠶繭和蠶絲。”
嫘祖講到這裡,就有些激動,她當即做出了一個大的決定。於是,嫘祖又命人採摘了一些紫色的桑葚果,她準備將它們當做種子,播種到其他地方去。
後來,嫘祖見這山坡上的土壤貧瘠不夠肥沃。她就看好了河邊的那塊溼地,並打算將一些桑樹移栽到比較開闊的地裡去,以擴大種植面積和規模。
嫘祖的號召人們自然響應,大家很快便行動起來。他們紛紛在各地種起了桑樹,養上了桑蠶。桑樹長得很快,幾年就能採摘葉片。桑蠶也生長很快,每年都能收穫很多。
可是,桑蠶倒是豐收了,卻至今還無法使用。因為,為了獲取蠶繭的細絲,嫘祖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抽絲的辦法來,這讓她每日焦躁,苦惱不堪。
其實,嫘祖在地上種桑養蠶,女媧娘娘在天上早看的一清二楚,她早就為嫘祖一心為民的精神所感動,她決定親自下界來指導嫘祖繅絲的方法。
那天,女媧娘娘乘著五彩祥雲急匆匆飄落人間,嫘祖卻萬萬沒想到女媧娘娘會突然到來。喜得嫘祖是熱淚盈眶激動不已,她趕忙叫了黃帝來一起拜見女媧娘娘。
大家親熱地互相問候,互道多年來的相思之苦,又說了一些牽腸掛肚的知心話。然後女媧娘娘就毫不猶豫的教給嫘祖繅絲的技術和紡織絲綢的方法。
嫘祖那是個極聰明的人,娘娘的教導她一學就會,她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領。隨著嫘祖的繅絲技術越來越嫻熟,她又毫不保留地將自己學到的技術教給部落裡更多的人。
經過嫘祖和姐妹們的一番努力,僅僅幾年功夫,神洲大地上便有很多地方都種起了桑園。嫘祖每天都親自帶領大家採桑養蠶,抽繭繅絲、精紡細織。
經過嫘祖她們的多次實驗,終於織出了一種叫作“絲綢”的布料。嫘祖又用這些絲綢布料做成了各種衣服鞋帽。自從穿上了嫘祖用絲綢做成的衣服後,人們都懷著激動的心情感激嫘祖。
因為嫘祖的這些貢獻,人們就親切地稱她為“蠶絲娘娘”或“養蠶縲絲第一人”。大家並將“嫘祖”當成了一個最親切的稱謂。
但是,畢竟絲綢成本還是較高,它遠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只能供給一些貴族們穿戴。嫘祖不忍大家在冬天裡繼續受凍,她便到處繼續挖掘新的材料。
後來,嫘祖又發現了一種經濟實惠的葛藤植物,這種葛藤經過初步加工,再經過粗紡之後,就變成了結實耐用的葛布。
有了葛布便能做成低廉的衣物,這對於沒有衣穿的普通民眾來說,就直接解決了燃眉之急。所以,深受平民喜愛的葛布便瞬間推廣開來。
再後來,嫘祖又讓人們繼續尋找能夠做衣服的材料,人們便又找到那種麻類植物。這種麻類植物原來只有野生的,後經過人們廣泛種植,又經過粗紡加工,便得到了一種相對更便宜的麻布。
就這樣,經過嫘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人們相繼發明了多種布料。自從有了麻布、葛布、絲綢之後,人們的穿衣問題也基本得到了解決。
從這以後,無論是什麼人,也不論身份高低,人們都漸漸開始注重儀表。大家不再把肌體輕易裸露在外,人們個個都以穿戴整齊作為文明的標誌。
嫘祖這次的穿衣革命,讓人類從一個落後的矇昧時代一下子過渡到了一個進步的文明時代。
作為第一代穿衣文明的先驅者,嫘祖為人類所作的貢獻,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嫘祖此番最大的成就,便是從此開啟了中華民族的穿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