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5章 輪流轉

電視臺的廣告費的定價,完全是靠收視率來支撐,沒有收視,就無法掌握主動權。

廣告商同樣也是根據各家電視臺的收視率,選擇他們認為有利的電視平臺,來投放廣告。

這也是三家電視臺,競爭異常激烈的原因,不惜在黃金時段硬碰硬,鬥得你死我活。

有幾位董事有意無意朝盧東傑看了一眼,他依然保持平靜,沒有一絲洋洋自許的神色。

這個表面不露聲色的年輕人果然不簡單,目前似乎做什麼行業,都是那麼有聲有色。

想當初,何佐芝極力說服各位股東,拉盧東傑加盟佳視股東和董事局,確實是明智之舉。

不過接下來,內容有些不堪了。

麗的電視收視率最高的節目,觀眾只有六十四萬四千人,讓人不禁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無線電視重播的長篇時裝片集「狂潮」,都比它穩穩壓一頭,觀眾達到七十一萬二千人。

佳藝電視之前一直報以期待的大製作「紅樓夢」,觀眾竟然只有三十七萬三千人。

這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結果,讓參與這部劇製作的佳視職員都感到非常失望。

孫瑜標當時還放下豪言,如果「紅樓夢」收視觀眾不過百萬人,她即刻請辭而去。

佳藝電視製作的「紅樓夢」,實在傾注了太多人的心血,也承載太多人的期待。

無論是演員陣容、幕後團隊,還是製作經費、宣傳攻勢,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手筆。

只是播映後,在社會各界觀眾的反響,這個結果實在打擊整體計程車氣,真是讓人無法接受。

相比之下,「紅樓夢」是有心栽花花不開,「保護證人組」則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當初「紅樓夢」、「保護證人組」這兩套劇,是同時定下製作計劃的。

一部古典劇,一部時裝劇。

佳藝電視是把財力物力人力,幾乎都押注在「紅樓夢」上,好趁著這股紅潮而起。

盧東傑製作的「保護證人組」,就像是後孃養的,在電視臺內也完全不受重視。

整部劇製作幾乎是他一手包辦的,劇本是他寫的,演員是他選的,導演是他挑的....

當時在外界看來,盧東傑的整個團隊,無論是橫看,還是豎看,都像一個草臺班子。

再說就他那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別說其他兩家電視臺看衰他,就連自己人都不看好他。

甚至不少人當時都是等著看他笑話的,卻沒到自己反而變得了笑話,真是造化弄人。

小丑竟是我自己?

在座的董事自然不會看這麼表面的東西,而是在審視這種打對臺方式是否合適。

佳藝電視播映的「紅樓夢」的結果,他們自然是有所預料,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差。

三家電視臺都用自己最優勢節目,選擇在黃金時段打對臺,必然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無線電視的「家變」分走超過一半觀眾,麗的電視的「電視人」又分走六十幾萬觀眾。

佳藝電視,只能揀些剩菜殘羹了。

喜歡港樂時代請大家收藏:()港樂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