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九章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一百五十九章

屍體在安家的私人墓園被發現。

“死者男性,三十一歲,身高約一米七九,體重約六十四公斤;屍僵情況已完全僵直,推測死亡時間約十二至二十四小時,背部、臀部及四肢背側有屍斑,未因體位變化發生明顯移動;面部、頸部、手部面板呈明顯的紫紺色,指甲床發紺;無明顯外傷,屍體表面未發現銳器或鈍器傷;口鼻周圍無明顯外部壓迫痕跡,排除窒息性他殺;推測死因是被困在棺材內,缺乏氧氣供應,最終因缺氧及二氧化碳中毒導致死亡。”法醫已經給屍體做完初步的屍檢以及拍照取證,看著從棺材裡轉移出來的屍體,法醫一時心裡百感交集,“沒想到,有一天要給安法醫做屍檢。”

安善是被放進棺材裡,經歷數小時被困後才因為棺材內氧氣耗盡以及過量吸入自己所撥出的二氧化碳而死。

“一般來說,被困在狹隘空間裡最後缺氧致死的死者,手指指腹處都會有輕微擦傷和碎裂指甲,一般是掙紮試圖脫困導致,但是安法醫手上沒有類似的傷痕,而且從他的屍體狀態來看,他並沒有在棺材內作出任何掙紮,所以我推測,安法醫有可能被注射了鎮靜麻醉一類的藥劑,又或是被迫服食安眠藥後才被放進棺材內。”法醫對左手還被護具吊在胸前剛出院沒幾個小時的沈藏澤說道,“據我所知,安法醫當年被綁架救出時受了重傷,肝髒損傷引發急性肝衰竭,之後做了移植手術。屍體上有相應的手術疤痕,之後也會再跟醫院那邊的資料進行比對確認,但目前也已經基本能確定,死者就是安法醫。”

容貌無法改變,就算是兇手要故弄玄虛特意去抓個人來整容成安善的樣子,那也需要很長時間恢複期,更何況兇手也很清楚,殺人刑事案,必然要做屍檢,只要跟醫院記錄和資料庫裡的dna進行比對,立刻就能確認死者的真實身份,整容根本就是多此一舉,甚至拖延不了多少時間。

加上兇手還特意給他們送去了綁架安善的監控錄影,很明顯就是在告訴他們,這不是另外發生的兇殺案,就是他正在持續不斷的作案,將與當年案件相關的人綁架,然後殺害。

看著在地上好像只是因為太過疲憊所以暫時睡著隨時有可能會醒來,實際卻已是一具蒼白冰涼的屍體的安善,沈藏澤忍下喉間那股強烈的惡心感,硬聲問道:“像這種被困在密閉空間裡缺氧致死的情況,一般要過多長時間才會死去?”

法醫掃一眼表情都不太好的現場刑警,雖然知道大家都不好受,但還是很盡職地說明道:“說實話,這種殺人手法挺殘忍的,因為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以這個棺材為例,根據大小和內部空間推測,如果被害者是在清醒的情況下被困,那麼在前三十分鐘會因為黑暗和狹窄的空間導致恐慌,從而引發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的症狀,而這種生理反應會讓氧氣被加速消耗;緊接著,在差不多兩小時的時間內,被害者會因為棺材內的二氧化碳逐漸積聚,從而使得血氧下降,接著出現頭暈、惡心、意識模糊的情況;之後,由於高碳酸血癥及嚴重缺氧,被害者的大腦功能衰竭,在六個小時以內,被害者的心髒就會停止跳動最終死亡。”

“也就是說,這種殺人手法一般而言都帶有從生理和心理上折磨被害者的目的。”沈藏澤沉吟著,蹲下身去看安善慘白但相對還是較為平靜,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痛苦的臉龐,“可是兇手卻讓他從進棺材到死去為止,都保持失去意識的狀態,好像並不沒有想要從心理上折磨他。”

比起折磨,這更像是一種儀式感,棺材意味著死亡,把人關進棺材裡,無疑是將人送入墳墓,再加上棺材直接被放置在墓園裡,顯得更加具有象徵性。

如果站在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以犯人的思維去思考,像林霜柏那樣去進行分析,這種殺人手段還能反映出兇手的什麼特質?是曾經也有過被囚禁的經歷,所以將這樣的折磨如法炮製的強加到別人身上嗎?可安善同樣也是被綁架囚禁過的受害者,比起心理創傷投射,恐怕是象徵意義更為強烈。

兇手是對安善懷有仇恨報複心理嗎?如果是抱有報複心理,也是因為當年的經濟案?可如果是報複,根本沒有必要讓安善在沉睡中死去,畢竟,關進棺材裡本身就是為了心理折磨,讓受困者感到極度的無助,在恐懼中承受著漸進式死亡的折磨,如此才能滿足行兇者的支配欲和掌控欲。

若不是為了報複,那又是為了什麼呢?單純只是為了滿足自己不斷進化的殺戮欲嗎?

安善被殺的手法,是舊案裡沒有出現過的手法,並且,是目前為止唯一沒有被分屍的。

所以,安善對於兇手而言,具有某種特殊性。

因為特殊,所以既要謀殺又不希望他受到太多折磨;因為特殊,所以保留了他屍體的完整性。

那麼,安善特殊在哪裡?因為是十一年前舊案的倖存者?還是說跟兇手之間認識?

沈藏澤緩緩站起,目光並未從安善的屍身上移開,只沉默地進行思考。

以目前的分析來看,似乎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指向林霜柏,可,真的是林霜柏嗎?為何他總有種說不上來的違和感?哪怕是第二人格,他都不認為有殺安善的必要。

兇手必然是個計劃周密的人,並且極為冷血,還有可能是反社會型人格。

林霜柏跟他討論過,反社會型人格的基本特徵是有持續侵犯他人權利的行為史。除此以外反社會人格者缺乏共情能力,對感情、權利和他人的痛苦表現冷漠同時又相當易怒,能毫無心理負擔的反複撒謊,還會出現不負責任以及異常攻擊性所導致的沖動暴力行為等品行特徵。

沈藏澤走到棺材前,又再次將整個棺材很仔細的檢查了一遍。

棺材整體結構並不是亞洲傳統的棺木設計,而是更偏向歐美電影裡能看到的在葬禮上瞻仰遺容時所使用的棺材,外觀上沒有多餘的設計,相當樸實,如果根據款式去調查,說不定能查到商家和買家資訊。

但兇手是個計劃性很強又十分謹慎的人,恐怕不會直接用自己的身份資訊進行購買,極有可能會借用他人身份資訊又或是幹脆偽造,又或是透過二手交易的方式進行購買,這樣一來,很難直接透過棺材的買賣資訊來鎖定兇手身份。

另外,從兇手善於做計劃性且心思縝密的特點來看,似乎又並不完全符合反社會型人格的特徵,畢竟反社會型人格者比起計劃性,更多時候容易在被激怒的情況下做出毫無計劃可言的沖動攻擊行為。

事實上,沈藏澤並不認為林霜柏的第二人格真的缺乏同理心並享受那種控制被害者的權力感。他曾經跟許苒確認過,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的衍生人格更多是為了保護主人格,為了代替主人格去面對那些創傷或不願面對的經歷,分擔過於強烈的情緒和痛苦的回憶才會被創造出來,是大腦跟心理共同作用而誕生,光是基於這點,就已經不符合缺乏同理心的特性。而且根據第二人格之前跟他說過的話來看,第二人格的目的並不是報複,而是要讓真相浮出水面,讓當年的真兇落網。

第二人格曾經說自己只對死人感興趣,這句話某程度上像是一種暗示,如果要對這句話進行解析,其實可以理解為對活人不感興趣,自然也不會對折磨人這種事感興趣,換而言之,第二人格對虐殺行為不屑一顧,也不會去實施任何虐殺行為。

林順安最初考入大學學的是法醫專業,然而因為舊案的發生,林順安被迫退學,出國後也更換了專業,第二人格作為衍生人格共享了相同的志向和理想,所以才會說自己只對死人感興趣。

先是許愷瑞,然後是心理諮詢師許苒,接著是舊案倖存者安善,失蹤的安思言和從醫院逃跑的潘時博,如果這一切都只是序幕,意味著接下來還會出現新的被害者。

跟過去有聯系的人那麼多,兇手到底是根據什麼去選擇被害者,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兇手停手?

面對將安善搬出來後便空無一物的棺材,沈藏澤沉吟良久後終於轉身,極其冷靜而犀利的目光看向略微別開臉不太願意一直去看安善屍體的黃正啟,沈藏澤承受著在場所有警員向他投來的彷彿凝有千斤實質重量的注視,神色冷峻地沉聲說道:“黃副隊,林霜柏作為十一年前連環綁架兇殺案的倖存者,被懷疑涉及嚴重犯罪行為,已成為本案的重要犯罪嫌疑人,其在已知自己可能面臨法律追究的前提下做出逃避行為,更在逃跑時非法持槍傷警,使得我們刑偵無法正常對其進行調查和審判;再加上本案前兩名死者被害的犯罪手段殘忍,眼下出現的第三名死者還是參與本案調查的公安法醫,基於以上幾點,本案定性升級為重大惡性兇殺案,必須立刻對在逃的重要犯罪嫌疑人林霜柏發布通緝。”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