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賢王自是沒有想到,他的懷揣於胸的雄心霸業,他數萬的金戈鐵騎,他南下重奪河套的決心,都在他這一夜醉酒貪歡中土崩瓦解。
他只記得迷濛的睡意中,溫暖的身體靠在胸口,輕柔的鼻息吐納在耳畔。帳中昏黃的燈火搖搖晃晃,美酒與薰香的氣息彼此纏繞,如同一張無形的網將手腳癱軟的他束縛在床榻之上。
忽然帳外傳來兵士們講話的聲響,他眯著眼睛望了一眼窗外依舊寧靜的月色,正欲轉身睡去,可那帳外的嘈雜的耳語聲愈來愈不容忽視。如此使得他的睡意漸漸褪去,癱軟的手腳也逐漸恢復了知覺,一把掀開懷中的美姬,一股腦坐起身來。
“大王!”他剛起身來,一個人影便從門簾外連滾帶爬地一股腦衝了進來。右賢王驚覺即刻從枕下抽出短刀相向,惹得身後的美妾尖叫一聲,忙躲在他的身後。
帳中昏暗,看不清那人的面貌,卻聽得清他話語中的十萬火急的焦灼:“大王,漢朝人殺過來了,已經過了崗哨,朝著我們的營地來了。”
“胡說,哪來的漢人!”右賢王氣不打一處來,一腳踢倒腳邊的人:“漢朝人還在陰山南面呢,怎麼可能在朝夕只間就到我的駐地來”
“大王,真的是漢朝人。好多好多人,像是比我們的人馬還要多。”腳邊的人爬起身來,慌忙道:“他們早就做好的準備,一路殺過來,我們的人根本抵擋不住。大王,為今之計只能迅速撤離啊。”
右賢王聽著帳外的聲響愈演愈烈,不像是假的。他匆忙地披上衣服,提著手中的刀劍走出帳外去看個究竟。可剛一出營帳,一枚利箭呼嘯著撕破夜空,擦著他的頭皮頃刻間定在了他身後的木樁之上。
右賢王背上冷汗頓時冒了起來,慌亂地轉過身奔回到帳中,拽上自己愛妾轉身邊跑。
“保護大王,保護大王!”四面的親衛並呼喊著掩護著他遁逃的方向,他聽見身後如雷鳴一般的馬蹄聲漸至,空氣中瀰漫著熟悉又陌生的味道,伴隨著草原上呼嘯而過的夜風,瀰漫了整片原野。<>
這味道他再熟悉不過,是那種讓人回憶起最原始的恐懼或是快意的猩甜。那是他曾幾何時所恣意享受,如今卻又萬分恐懼的。
血液從喉管迸發而出的猩甜。
他騎在馬上由親衛的護送下殺出一層又一層的重圍,懷中的胡姬驚叫得刺耳。他背後冷汗一片,不禁回過頭去看那身後的漫天光火。那是籠罩在他王帳邊甚為燙手的煙霞,空氣中燒焦的氣息漫漫壓住了猩甜。他甚至像是聞到了皮肉燒焦的那種熟悉的味道,與吶喊慟哭之一併在身後,演繹成一場他金戈鐵馬多年最最熟悉不過的殺戮。
然而這一次,丟兵棄甲、四散遁逃的是他自己。
“究竟是誰!是誰!”他在風中怒吼咆哮著,身邊的衛兵一個接一個倒地,隊伍越來越稀鬆。
“好像是衛青……”身邊人也疲於奔命,驚魂未定地答道。
“放屁!衛青不是在朔方……”
“屬下方才隱約趁著火光看到了他們打出的帥旗,像是一個‘衛’字……”
右賢王如墜霧中,他又何曾想過漢朝人會臨陣換將,又怎會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的衛青又是如何讓在一夜之間飛兵到了他的駐地。
可不管對方將領是誰,他如今已是敗北,身後追兵無數,如同一場捕獵。而他堂堂匈奴的右賢王,如今竟淪為了被捕捉的獵物。除了帶著所剩不多的親衛一路向西遁逃而去,已無它法。
他心中也明白,即便是能逃出生天回到王庭,伊稚斜也定然是饒不了他。<>
能將匈奴鐵騎驅逐至此,他只想到了一人,便是三百多年前的漢人將軍蒙恬。那還是他少年時聽過的漢人的故事,他生在一個匈奴人空前強大鐵騎橫掃的時代。
族裡的老人們跟他講過蒙恬率兵驅匈奴七百里,修築藩籬守衛漢境,使得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馬。
他曾笑道漢人就是羊圈中的綿羊,總想要畫地為牢。他大匈奴的腹地綿延千里,比起漢人的土地不知要遼闊多少倍。漢人不能全部出動來守衛長城,匈奴卻可以隨意地選擇他們守衛薄弱的一點來進攻漢郡。更何況漢人懦弱無能,皆是光腳下田種地的農夫。又怎能比得上大匈奴的子民,生於馬背長於馬背,就是死也要死在馬背上。他們是天生懂得伺機而動的獵人,而漢人只會一味地亡羊補牢。
可如今,他才發現,自己竟然淪為了那群“綿羊”的獵物。
他們不再傻傻地守在高高地城牆上,等待匈奴鐵騎兵臨城下。他們終於踏出了城門,與匈奴人一樣馳騁於廣袤的漠北,猶如盤算在草原之上的鷹隼一般,尋找著戰機。他的駐地是反擊漢廷、重奪河套平原的先鋒據點,也是朔方乃至長安頭上久懸未落的一把利刃。如今朝夕之間,兵敗如山倒。
他未想那位傳說中“龍城飛將”竟已如此嫻熟地掌握了在沙漠草原地帶、廣正面大縱深中,以大騎兵集團捕捉和殲滅敵騎兵集團的要領。大匈奴的鐵騎想要再渡陰山南去,重回河套直逼長安的夢想算是徹底破滅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開始漸漸意識道,時移世易,大匈奴的輝煌的曾經由此一戰,怕是就猶如前塵舊夢,一去不復返了。
“將軍,右賢王帶領一隊人馬向東北方向遁逃!”輕車校尉郭成向這騎在馬上的男子稟報道。
男子定睛望了一眼西北方向混沌不清的長空,輕聲道:“帶一隊人馬追擊,追出五十里開外若仍不得,便不要再追,帶人回來。<>”
“喏!”郭成接令,迅速引馬轉身糾集人馬去了。
“將軍,獲右賢裨王八人,還有幾人帶著兩千人馬向東南方向遁逃。”
“嘿,巧了,正巧蘇將軍、李將軍的部隊打東南邊過來,只怕是也快要到了。將軍的時間掐得極準,幾萬人部隊面對這些個殘兵遊勇自然是應付得了。”校尉韓說在旁冷笑道:“往東南去,等於自投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