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5章 郭解

衛青的馬車更行至廷尉署門前,便碰上剛被於是張湯依例詢問完的郭解匆匆離去的背影。衛青從馬車上下來,望著那個瘦削的男人青天白日裡依舊帶著一頂斗笠,壓低著頭步履匆匆,轉過一個街角便疾速隱去了身影。

衛青怔怔地望著那背影良久,心中卻不禁想起青雲觀那日那個半路殺出的戴著斗笠的男人。那一日也是像今天一樣豔陽高照,可那個人卻戴著一定碩大的斗笠,烏黑的面紗遮蔽了面容。

那個人身手利落狠辣,毫無惻隱之心,即便是對待孱弱的女子也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若不是婢女小璞搭上性命上前阻攔,只怕他的阿鸞此刻已不在人世了。

究竟是還是不是?

衛青直到望著那背影消失在街角,也未真的確定,只一個人站在原地望著那抹身影消失之處出神。

身邊的韓說起疑地問他怎麼了,他半晌才回過神來,只搖了搖頭輕聲道了一句沒有,便抬步入了廷尉署。

御史張湯聽聞衛青來了,急忙出門遠迎,剛想要朝著衛青跪拜便被衛青一把扶了起來。

“大將軍,這可使不得,陛下嚴令卿一下見大將軍行跪禮。”

“大人無須客氣。”衛青抬手揖禮還道:“大家都是老熟人了,若行跪拜之禮當真是生分了”

說罷,他抬手比了個請字,兩人便相攜入內。

衛青也不囉嗦,畢竟他如今已不比單純做將軍的時候,千頭萬緒,諸事纏身,也實在是難抽出時間來寒暄的。劉徹似乎有心建立“內朝”,許多原本由丞相為首的“外朝”章奏的拆讀與審議,現在也在慢慢已送到他這裡過目。匈奴雖剛受重創仍在喘息之中,但西南的夜郎與南面的閩越又在蠢蠢欲動,東面臨海小小的衛氏朝鮮亦有不臣之心,縱其水師大肆戮殺出海捕魚的漢人漁民。

大將軍掌朝中兵馬,對外仗鉞專征,平定邊患,對內則秉理樞機,安邦定國。於衛青來說,軍中與朝中兩處跑,當真是恨不得一個掰成八瓣來用。

因衛青從不養士,身邊並未有可用之人。在位多年與推舉不過兩人,一是助劉徹削藩的主父偃,二則是河東太守酷吏減宣,除此以外再無他人。劉徹為了擴充“內朝”自然是要四處招兵買馬,也直言要衛青自己去物色。可就算是長平侯府地方門檻都被各方有志之士踏破了,衛青也未跟劉徹說出一二個人來。

平陵侯蘇建也建議衛青要大力養士,直言將軍莫要小看那些舞文弄墨的文人騷客,這些人才當真是助人於無影,殺人於無形。衛青則婉言相拒,直言曾經歷田竇之爭,深知養士會讓天子忌諱切齒,他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不應拉群結黨。

如此自然也引得不少卿士大夫私下抱怨,大將軍幕府的門檻,怕是比那未央宮北闕的夯土還高。

衛青直表來意,是關於關中豪遷往茂陵居住事。

張湯一聽衛青來意,不禁長嘆道:“大將軍遲了一步,那涉案之人郭解方才才離開的卑職這廷尉署。”

衛青微怔,不禁想起方才在門前撞見的那個帶著斗笠步履匆匆男人,於是便問了一句。

“正是此人!”張湯答道:“此人身形不高卻十分精幹,出門不乘馬,晴日裡戴著斗笠。乃當地有名遊俠浪兒。郭解家貧,本不符合朝廷頒佈的資財三百萬的遷轉標準,但遷移名單中赫然有郭解的名字。原是當地軹人楊季主的兒子楊縣椽提名遷徙郭解,主要是因為郭解的勢力雄霸一方,與縣椽有過不少過節。此訊息一出,郭解哥哥的兒子便衝到府衙中去砍掉楊縣椽的頭。”

衛青聞後沉默不語,想起劉徹曾叮嚀他青雲觀一行人與淮南脫不了干係,又有朝臣告訴他這個郭解亦與淮南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方才在廷尉署門前匆匆一瞥,衛青只覺得那人似乎就是在青雲觀上遇到的蒙面人,只是當時情急他並未看清楚那人容貌,此事已過去數年之久,所有的證據也早已斷了線。

他無言半晌,只輕聲問了一句:“那他究竟是冤還是不冤?”

張湯攢眉道:“雖說他兄弟的兒子殺了楊縣椽,但確實是楊縣椽為了報復郭家人才刻意將其報到朝廷的。若說郭家是否達到遷徙的標準,卑職以外確實是相距甚遠的。此事震動朝廷,雖然郭解兄弟之子已伏法,但陛下自然是不喜歡這種無視法紀、犯上作亂的潑民,可卑職多番查證,這郭嘉確實不夠遷徙的標準的,也確實讓卑職頭疼。只能準備擬好奏疏,奏呈陛下定奪。”

衛青聽後思忖了片刻,忽然輕聲道:“其實也不必如此麻煩。我今日正巧要入宮面聖,不如就由我代勞吧。”

張湯一愣,當真是不知衛青為何要去趟這湯渾水,忐忑問道:“恕卑職斗膽問一句,大將軍想要如何奏報陛下?”

衛青呷了一口手中的茶水。落杯於案上:“自然是如實稟報了。”

別說張湯不解,就連韓說也是頗為不解。衛青原本是與他約好要去巡視建章,卻不知為何突然又改主意入朝面聖,為的還是這些小人小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僅是韓說,就連劉徹都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