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解終於還是被下令遷移到關中。天子詔令,底下的官員自是不敢不從。可郭解剛到關中,楊縣掾的父親楊季又被人刺殺。楊家悲憤之餘,卻又忌憚郭解在當地迅速結交的勢力,地方官員有了楊縣掾的前車之鑑自然是不敢插手,楊家人只好派人入京告御狀。誰知告狀的人才剛到未央北闕的宮門下,就又被殺死了。
俠者,產生於禮崩樂壞、人性光輝極度張揚迸放的亂世。在反抗暴秦、楚漢相爭的動盪歲月裡,處處皆是萍蹤俠影,仗劍江湖的傳說。
郭解此人雖自稱為俠,卻心狠手辣,看人不合意就親手殺過不少人。做過僱傭殺手、藏匿過兇犯、私鑄錢、掘墳盜墓,無一不是死罪。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自景帝時的蒼鷹後郅都,就開始以極嚴刑峻法鎮壓豪強俠客,維護社會秩序。如今的天子劉徹也恰恰厭煩諸如郭解之流的強豪劣紳。這些人平日裡,喜散財結義、自負俠義,但是實為霸鄉里、心狠手辣。喜歡結交官吏和當地豪傑,引得不少人都願意聽他驅使。
沒有一個君王會喜歡凌駕於律法之上的臣民。
郭解之流卻不知收斂,屢屢挑戰劉徹的底線,殺人行兇至未央宮牆之下,自以為可以逍遙法外。
劉徹聽聞此事勃然大怒,決心殺一儆百,下令拘捕郭解。郭解慌忙將老母安置在夏陽後,孤身逃之夭夭。
在帝王的屠刀面前,曾經風光無限的遊俠們尊嚴掃地。郭解在劫難逃,其身後朋黨便也作鳥獸散,一個個收斂了起來。
大約在秋初時,隱藏在太原縣的郭解終被官府擒獲。官吏例數其罪,卻發現其罪行皆於劉徹大赦天下之前。郭解本以為保得一命,卻恰好在此時,一個軹縣的儒生因為批評郭解,而被其門客殺掉並割去了舌頭。官府追究此事,郭解不知殺手是誰,殺手最終也從沒查出來。
丞相公孫弘向劉徹進言。認為郭解作為平民,玩弄權詐之術,僅憑他的眼色就能置人於死地。他本人雖然對案件並不知情,但此罪比他親自殺人都嚴重!應以大逆不道論處。
劉徹自然想要剷除郭解之流在民間極有勢力的遊俠集團,當即下旨,處郭解族誅,以儆效尤。
然而這一切,也皆在衛青的掌握之中。
劉徹曾埋怨衛青識人不明,他不爭不辯全然認了下來。也只有韓說知道,郭解與地府陰司的牛頭馬面之間,他也沒少牽線搭橋。只是他善於化力道於無形,再加上平日裡的謹言慎行。朝中百官聽聞大將軍曾為郭解求情,私下裡也都是說大將軍過於老實本分,不懂權謀之術。性格又素來溫吞和柔,才看錯了眼,對那賊子起了惻隱之心罷了。
此事看似至此方休,可劉徹心中卻也未有絲毫的懈怠。
就在郭解被族誅前後,淮南王府上的“淮南八公”之一的謀士雷被,逃亡至京。此人一到長安哪裡也沒敢去,直接投奔了修成君門下,長跪於門前三日不起,欲求見原淮南王太子妃廣雲郡主請求庇護。
廣雲郡主等這一日,自是等了好久了,心想著,雷被當真也是聰明。他知道淮南王女劉陵尚在長安,那長安哪處就都算不得安全。只有剛剛被劉遷休妻與起結怨的廣雲郡主,此時才會樂意收容他。且兩人在淮南時有過一面之緣,雷被對郡主過目不忘,認為郡主極慧,並非凡俗怕事女子。且郡主與天子又是舅甥關係,投其門下,勢必能保他一時周全,並將其要告發之事儘快告知天子。
郡主見郎中雷被大喜,忙請入府中盛宴款待。席間,雷被才將其逃亡到長安原因告知郡主。
淮南王太子劉遷自少好劍,自以為無人可及。聽聞得其父的門客——郎中雷被素通劍術,便欲與比賽高低。雷被數次推辭不得,只得與太子比試起來。
誰知那太子劉遷的劍術並不高超,未過幾招就被雷被擊敗,還不小心傷及髮膚。雷被也自知得罪太子,為不免及禍,隨至兵廷募士從軍,並向劉安陳請,願入都中投效,響應天子號召,跟隨大將軍遠征匈奴。
劉安知雷被有意趨避,便將雷被免官,意圖謀害。雷被心中著實害怕,遂潛奔長安,投奔至廣雲郡主門下,準備上書舉報劉安暗中結交賓客,謀劃叛逆之事。
雷被至京不過一日,淮南王女就聽聞了訊息,帶著金銀絲帛至廣雲郡主門前請求面見雷被。廣雲郡主佯裝饒有興味,將她車馬中成箱的好東西,挨個開啟審視了個遍。最後只輕蔑地笑道:“淮南王此次出手當真是闊綽,當真是看得起我徐廣雲。”
“王嫂雖與我王兄有過嫌隙,但怎麼說都與我劉家締結過姻親。王嫂在府上時,父王也是以禮相待,不曾叫王嫂受一丁點的委屈。都說著姻緣皆是前世修來的,還請王嫂看在過往情分的面子上,將雷被交給小妹吧。”劉陵自知此事不能惹毛了她,只得溫言相勸。
“陵郡主年歲幾何?你叫我嫂嫂,那豈不是要將我叫老了。”廣雲郡主拿著一根茅草百聊無賴地逗弄著床頭鳥籠中的燕雀:“何況我與你王兄早已退了姻親,這也是淮南王的意思。陛下也允諾了,翁主叫我嫂嫂只怕是不合適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陵不露聲色淺笑賠禮道:“都是劉陵不好。若是郡主能寬恕我王兄,放下前塵舊怨,劉陵今後願將郡主以姐妹待之。雖做不得姑嫂,倒可做一對好姐妹,以後郡主有何難處,劉陵自當傾力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