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陳壽。
陳壽五枚錢寫一封家書,靠這本事從巴西一路走向成都。
在縣城寫字的人還是比較多,可走到鄉間,情況就大為不同了。
鄉間百姓生活艱苦,很多人飯都快吃不起,能出錢寫字的人便很少。
見百姓生活困難,陳壽也很為難,便將寫字費用降至四枚錢、三枚錢,當遇到一些特別窮的人時,他乾脆直接贈字。
而這樣的情況無疑延緩了他趕路的速度。
所以當今日譙宅宴會開始時,陳壽還未到成都。
此時譙宅大院。
譙周、譙熙、譙賢、譙同,坐於主人位。
羅憲、文立、杜禎、杜軫、杜烈、王崇、壽良、李驤、李撰、司馬勝之、陳術等坐於客人位。
只見譙周將《仇國論》拿出來,表情頗為得意。
他看著眾人,道:“諸位,歡迎今日前來老夫家參加師友會,來一次不容易,我必須拿點驚喜送給諸位。而我是一個很直爽的人,那就開門見山了。諸位請看我右手,可知我手上是什麼?”於是他把書卷拿於眾人前,
眾人看他右手之卷,文立道:“此卷是不是神醫華佗遺留醫書《青囊書》。”譙周聽後搖頭。
羅憲道:“那就是黃老道代表于吉的天命讖書《太平經》。”譙周聽後又揮手否定。
眾人皆無措,互相私語。
譙周道:“諸位請安靜,諸位請聽我說。我這個不是別人寫的書,而是我自己寫的。難道我寫的諸位就不感興趣了嗎?”
“感興趣,感興趣啊!”眾人爭先說道。
譙周便把書卷拿給譙熙,道:“好,現在將此卷傳給諸位依次閱讀。”
譙熙便把此卷先拿給羅憲。
羅憲讀過,之後文立,再之後杜禎,依次傳閱。
眾人讀後,譙周發現每個人的心態都有些不同。
譙周道:“諸位學者,現在請發表個人意見或看法,都說說我這篇寫得如何?”
他提問過後,卻無一人發言,這讓他有些奇怪,便笑了。
長子譙熙道:“諸位友人可以暢所欲言,都說說看過家父這篇文章的感受。”
見眾人依然不語,譙周只好道:“那好吧,既然沒有主動的,那我點名好了。”
譙周看到一側,道:“令則,由你開始。”
羅憲想了想,道:“既然先生點名了,那學生就先說。先生的這篇《仇國論》,文風極好,我很贊同文中的觀點。如今時代不同,國情不同,這樣的局勢並不是簡單的用戰爭可以去改變的。”
譙周點頭道:“你也是一個很直爽的人。下一個,廣休。”
文立道:“先生,君主仁德,臣子賢能,天下興旺,像商湯、周武那樣的時代,確實令人嚮往。”
譙周道:“是啊,確實令人嚮往。杜兄看過此篇,以為如何呢?”
杜禎道:“允南兄,因餘和肇建,就是漢國和魏國。如今天下就像秦與六國。而我國陛下如周文王,而不是漢高祖。”
譙周道:“字面意思全對,但是杜兄你不能在朝堂上這麼說呢,因為這樣被一些人聽到了可不好呢。”杜禎於是笑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