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陳祗死夏侯遺言

於是百官齊呼道:“請陛下以國為重,節哀順變。”

劉禪點了點頭,坐下後道:“吾知道了,眾卿不必擔心,過一段時間自然就好了。董愛卿,卿克己奉公,才幹卓著,吾命卿繼任尚書令。”

董厥驚訝小許,趕緊跪拜道:“臣董厥,謝陛下!”

劉禪道:“董愛卿,以後尚書檯就交給卿了。陳奉宗走得太急,什麼也沒交代,卿就自己看著辦吧。”

董厥道:“臣遵令。”

劉禪看了眼黃皓,道:“黃門令黃皓,服侍吾三十餘年,多有苦勞,吾命汝為中常侍。”

黃皓趕緊跪謝,道:“老僕遵命,老僕感激不盡,陛下萬壽無疆、福若東海!”

劉禪道:“黃常侍請起,退朝!”

之後,成都南市。

壽良、李密、陳壽、李驤、杜烈五人坐在一堂飲茶,本來是相約研究《諸葛亮集》,卻都沒心情,皆聊起國事來。

壽良道:“孝愍皇帝漢獻帝)時,群雄並起,天下大亂,從涼州、關中、荊州入蜀之流民好幾萬家,請問諸位如何看待流民問題?”

李密道:“關於流民,足以編一篇或數篇史籍。”

陳壽道:“我個人估計,幾十年來入蜀之流民不止幾萬家,或有十幾萬家。”

李驤道:“這麼多流民,能活下來可不容易。”

杜烈道:“因為有丞相,自然是人有飲食,人有所居,人有所業。”

壽良道:“可是丞相去了,近日陳祗也死了。各位覺得我國未來前途又該如何?未來會不會出現更多的流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驤道:“前途不好說,但是流民問題至少現在不會出現。因為接替陳祗為尚書令的是義陽人董厥。董厥做過丞相的令史,當時丞相還誇他:‘董令史,是國家的良士,我每次和你交談都覺得你思考周密而恰當。’現在他已經成為國家第十任尚書令了。’”

杜烈道:“建國三十餘年,十個尚書令,看來挺多的。”

李驤道:“法正、劉巴、李嚴、陳震、蔣琬、費禕、董允、呂乂、陳祗,再加上董厥,還真是十個!”

壽良道:“可這十個尚書令就沒一個是蜀人,什麼時候才能讓蜀人治蜀呢。”

杜烈道:“國家重臣就不要想了,各位能當個小臣,能治理一方,做到郡守、縣令就很不錯了。”

李密道:“我覺得,還是不能放棄希望,勤奮的人總會有機會的。”

陳壽道:“你在做太子洗馬,每週都能入宮,看起來還不錯,但我覺得這已經到頭了。諸位想去尚書檯求個職務,我看諸位這輩子都沒戲。”

李驤道:“尚書檯那些人,我一個都看不上。指望那些人統一天下,還不如指望自己納二三妻妾。”眾人聽之發笑。

杜烈道:“你的想法挺現實的。”

李驤道:“是啊,除了丞相我確實看不起任何荊州人。”

李密道:“那大將軍看得上嗎?”

李驤道:“姜維?他不是荊州人是降將。他志向很大,卻沒有天命,我看他的北伐事業也差不多了,也不行了。”

陳壽道:“這也看不上,那也不行,好像全國就你最厲害。”眾人聽之又發笑。

李驤感覺自己被羞辱了,站起來道:“承祚啊,你怎能這麼說我呢,我本來就是蜀中人傑,只是譙先生不瞭解我,不然什麼蜀中子游、子夏的名號都是我的。”

陳壽道:“叔龍,你怎麼計較這個,名號這些都是虛假的。”

李驤道:“那為何名號是你的不是我的,難道是譙先生偏心!”

陳壽站起來對視道:“譙先生是諸位所有人的先生,哪裡會是你說的那樣,你這麼說真是令人感到失望!”

見二人爭執,眾人趕緊相勸。壽良道:“承祚、叔龍,你二人怎麼了,為這點小事逞嘴舌功夫,何必呢。”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