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張蔡之風曰釋譏

孟光道:“祝你成功,年輕人,哈哈!”

這時又走來一人,道:“這裡怎麼這麼熱鬧,原來是來客人了。”

郤正趕緊介紹道:“孟先生,這位是尚書左選郎司馬勝之。司馬兄,這是大司農孟先生。”

兩人禮拜後,司馬勝之道:“早聞前輩大名,聽說當年你與大將軍費禕當庭爭辯,費大將軍爭不過你,內心感到不悅,所以讓你後來一直沒機會升遷。”

孟光道:“你還知道這些事,都過去十幾年了。我看你年紀不大,那時候應該還在上學吧。”

司馬勝之道:“是的,這些事都是郤令先告訴我的。”

孟光看著郤正道:“好你個郤令先,到處拿我開心。”

郤正笑著解釋道:“我只是隨便說說,都十幾年過去了,大家都做酒後笑談而已。”

王崇道:“我聽郤令先說,孟老先生是益州牧劉焉時期入蜀的,那很長壽了!”

孟光道:“是的,我快九十了。”

司馬勝之道:“孟先生真是高壽啊!”

眾人入座。

孟光道:“令先,我聽說你淡泊名利,醉心於文學,所著文章頗有張衡、蔡邕之風範。今日匯聚於此,不如把你的文章拿出來給各位欣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崇道:“這個主意好,孟先生難得來一次,一定不能有所保留啊。”

司馬勝之道:“令先,你就拿出來吧,我也好久沒欣賞過你的作品了。”

見孟光、王崇、司馬勝之這麼說,郤正自然是無法拒絕,道:“那好吧,既然是諸君所想,在下就獻醜了。”郤正走到一處,拿來一卷,道:“這篇曰《釋譏》,請過目。”

《釋譏》,其辭曰:

或有譏餘者曰:”...吾子以高朗之才,珪璋之質,兼覽博窺,留心道術,無遠不致,無幽不悉;挺身取命,幹茲奧秘,躊躇紫闥,喉舌是執,九考不移,有入無出,究古今之真偽,計時務之得失。雖時獻一策,偶進一言,釋彼官責,慰此素飱,固未能輸竭忠款,盡瀝胸肝,排方入直,惠彼黎元,俾吾徒草鄙並有聞焉也。盍亦綏衡綏轡,回軌易塗,輿安駕肆,思馬斯徂,審歷揭以投濟,要夷庚之赫憮,播秋蘭以芳世,副吾徒之彼圖,不亦盛與!”

通俗意思:“有人指責我,他說:‘...你以高明的才幹,美玉一樣的品行,再加上廣見博聞,潛心專研道術,無遠而不達,沒有哪種久遠史實你不熟悉;挺身捨命,掌管機密,自由出入宮廷,掌重臣之責,朝中為官曆經九考而職位不移,有進無退,能探求古今事情的真偽,能考察時事政務的得失。雖說有時能獻上一計策,偶爾進諫一句良言,不過是以此應付職位的職責,以此欣慰自己無愧國家俸祿,然而這樣的行為並不能竭盡忠心,披肝瀝膽,力排眾議,敢於直言,惠顧百姓,使我這種粗野鄙陋的人也有出頭之日。你應該停下馬車放鬆繩索,掉頭轉軌,車駕輕鬆自如而任意而行,縱馬向前,清楚河之深淺再渡,要走寬廣平坦的路才能順利前行,播下秋蘭才能芳香人間,輔助我來擴充套件宏圖,這樣難道不是一種高尚嗎?’”

餘聞而嘆曰:“嗚呼,有若云乎邪!夫人心不同,實若其面,子雖光麗,既美且豔,管窺筐舉,守厥所見,未可以言八紘之形埒,信萬事之精練也。”

通俗意思:“我郤正聽他這麼指責我,回答道:‘唉,怎麼能這麼說呢,人心不同,就像面貌不同一樣,你雖然容顏漂亮且豔麗,但你的見識就像竹管窺天和竹筐裝泥,保守成見,我無法與你討論天下大事,不能與你研究萬事深義。’”

或人率爾,仰而揚衡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通俗意思:“有人很直率,仰面舒展眉目對我道:‘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話?’”

餘應之曰:“虞帝以面從為戒,孔聖以悅己為尤。若子之言,良我所思,將為吾子論而釋之。昔在鴻荒,朦昧肇初,三皇應籙,五帝承符,爰暨夏、商,前典攸書。姬衰道缺,霸者冀扶,嬴氏慘虐,吞嚼八區,於是從橫雲起,狙詐如星,奇衺蠭動,智故萌生;或飾真以仇偽,或挾邪以幹榮,或詭道以要上,或鬻技以自矜;背正崇邪,棄直就佞,忠無定分,義無常經。故鞅法窮而慝作,斯義敗而奸成,呂門大而宗滅,韓辯立而身刑。夫何故哉?利回其心,寵耀其目,赫赫龍章,鑠鑠車服。偷幸苟得,如反如仄,淫邪荒迷,恣睢自極,和鸞未調而身在轅側,庭寧未踐而櫟折榱覆。天收其精,地縮其澤,人吊其躬,鬼芟其額。初升高岡,終隕幽壑,朝含榮潤,夕為枯魄。是以賢人君子,深圖遠慮,畏彼咎戾,超然高舉,寧曳屬於塗中,穢濁世之休譽。彼豈輕主慢民,而忽於時務哉?蓋《易》著行止之戒,《詩》有靖恭之嘆,乃神之聽之而道使之然也。”

通俗意思:“我回答他道:‘虞舜面對稱讚自己的人很警惕,孔子面對取悅自己的人認為是過失。這二位說的話,就是我心中所想,也將為我來給你的問題作解釋。以前世界混沌時,民智未開而天地初創,三皇順天之籙圖,五帝承天之符命,直到夏、商之際,仍然遵循前人典制。周姬衰亡而道德淪喪,諸侯稱霸之人興起而匡扶它,秦國兇暴,要吞併天下,於是連橫者雲起,詭詐之人如繁星,奸邪之人如群蜂湧動,使得巧弄如雜草萌生;有的人偽裝掩護對敵人的仇恨,以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名利,玩弄陰謀以要挾主上,以賣弄本領來抬高自己;背棄正義而崇尚邪惡,拋棄正直而親近讒佞,不知何為忠誠,也不堅持節義。所以商鞅的法規無用而邪惡乘機,李斯的法治失效而奸詐四起,呂不韋勢力顯赫招至滅族,韓非子建立理論卻自身受刑。這都是什麼緣故呢?是利益使人心動,是榮寵耀花眼目,盛大的龍形圖案,光芒閃爍的車馬服飾。僥倖苟得這些,就高興得輾轉反側,淫邪慌亂,恣意妄為,然而車馬的動鈴未響便身死轅下,庭院未進入樑柱就折斷。上天收取魂魄,大地奪其恩澤,人們哀憫他的身體,鬼神砍掉他的額頭。剛上到高岡,終隕葬深谷,早晨還榮光煥發,傍晚即枯朽落魄。所以賢能的君子,深謀遠慮,畏懼債孽,超脫塵世而隱居安貧,寧可像在泥路上拖著尾巴的動物一樣,也要遠離混亂時世留取好名聲。如此的人難道是輕視君主忽視百姓,而不理會時務嗎?以前《易經》上記載著對人們行為的警誡,《詩經》有對恭謹地奉守職位的讚歎,這都是神的指令,而且也是客觀規律所決定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自我大漢,應天順民,政治之隆,皓若陽春,俯憲坤典,仰式乾文。播皇澤以熙世,揚茂化之酢醇,君臣覆度,各守厥真,上垂詢納之弘,下有匡救之責,士無虛華之寵,民有一行之跡,粲乎亹亹,尚此忠益。然而道有隆窳,物有興廢,有聲有寂,有光有翳。朱陽否于素秋,玄陰抑於孟春,羲和逝而望舒系,運氣匿而耀靈陳。衝、質不永,桓、靈墜敗,英雄雲布,豪傑蓋世,家挾殊議,人懷異計。故從橫者欻披其胸。狙詐者暫吐其舌也。

通俗意思:“自從我大漢,順應民意以來,政治昌隆,就像陽春的光明,俯看地理,仰望天際,傳播漢皇恩澤於世間,推行德治使得民風醇正,君臣都履行制度,百官各守其職,皇帝有認真聽取並採納忠言,臣子有匡正救國的職責,士人沒有虛華不實際的恩寵,民眾都有統一的行為準則,上下都勤勉不倦,忠義備受尊崇。然而社會發展的規律是有興衰的時候,事物有產生有衰亡,有聲音就有寂寞,有光明就有陰暗。夏終入秋,冬去春來,太陽落而月亮升,一個朝代的氣衰後就有另一個朝代的興起。漢衝帝、漢桓帝、漢靈帝時國家衰敗,英雄如雲一樣密佈,眾多豪傑覆蓋世間,各家都有不同的主張,人人都各懷野心。所以擅長合縱連橫的人馬上就敞開胸懷。奸詐的人就會談論他們的想法。”

今天綱已綴,德樹西鄰,丕顯祖之宏規,縻好爵於士人,興五教以訓俗,豐九德濟民,肅明祀以礿祭,幾皇道以輔真。雖跱者未一,偽者未分,聖人垂戒,蓋均無貧;故君臣協美於朝,黎庶欣戴於野,動若重規,靜若疊矩。濟濟偉彥,元凱之倫也,有過必知,顏子之仁也。侃侃庶政,冉、季之治也,鷹揚鷙騰,伊、望之事也;總群俊之上略,含薛氏之三計,敷張、陳之秘策,故力征以勤世,援化英而不遑,豈暇修枯籜於榛穢哉!

通俗意思:“如今天道綱紀已經廢弛,德政在西土建立,光大祖先宏偉的威儀,賜予官吏爵位,推行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用來移風易俗,修養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來拯救百姓,有序地祭祀宗廟,盡心輔佐使政治實現王道。雖說割據的天下還沒有統一,虛偽的人還沒能分辨出來,但聖人早有訓誡,只有平均合理才能使天下人不再貧困;所以在朝廷上君臣之間協調融洽,就會讓黎民百姓歡欣擁戴,動則依據法度,靜則循規蹈矩。美好卓越,這是八元、八凱那樣的人,有過必改,這是顏回的德仁,政事有條不紊,如冉有、子路那樣治理國家,像雄鷹飛翔一樣,像猛鷙騰飛一樣,就如伊尹、呂尚的故事;總叢集賢的智謀,聽取薛公的三計,運用張良、陳平的策略,努力征討而為國事操勞,援引賢能人才都來不及,哪能休假去修整雜亂汙穢的枯竹呢?”

等等內容。

眾人觀之嘆之,無不稱讚郤正之文。

姜維視察成都的城防,孟光等人在東觀賞讀郤正的文章,看來武與文,硬朗與華美,兼修在京城。那麼今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吳宮風雲巴西事。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