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宇,去年被季漢朝廷由南中調到巴東,出鎮永安都督。
巴東這個地方,北邊接壤曹魏,東邊靠近吳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巴東在敵人手裡,敵人就可以順勢向西,逆流而上,進攻江州,再之後便可以威脅成都。所以季漢必須把巴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保住國家的安寧。而把鎮守巴東的職責交給閻宇,這說明閻宇的能力得到了國家的認可。
國家為何認可閻宇?閻宇這個人是老將,是荊州南郡人,從劉備時期一直追隨至今,三十餘年為人勤勉,工作能力很強。
除了國家層面,閻宇更有黃皓的支援。
黃皓會支援閻宇?是的。因為閻宇處事精細,從不亂說一句話,從不得罪一個人。到了陳祗黃皓時代,做出了很多巴結二人之事。特別是巴結黃皓,無論是給錢送禮還是美言,從未斷絕,所以博得黃皓好感。因此他得到了右將軍這樣的官職。
當陳祗、夏侯霸相繼離世,右將軍閻宇已經成為實際上的國家軍方二號人物。如今的姜維與閻宇,類似於當年的諸葛亮與李嚴。當然姜維沒有諸葛亮的職權大,閻宇也起不了李嚴的歷史作用,但或多或少都有牽制的作用。這或許也是皇帝劉禪為了平衡勢力而搞的一種權術。
至於姜維和閻宇二人之間,幾乎沒有私人來往,也沒有製造矛盾,二人各居其職,互相尊重,這點倒是和諸葛亮、李嚴之事略有不同。
閻宇這人總是能準時向朝廷彙報鄰國吳國的情況。
於是今日上朝,成都君臣之間,便在討論此事。
劉禪看了閻宇發來的文書,道:“諸位愛卿,永安都督閻宇發來關於吳國那邊的情況,吾想聽聽各位的看法。”
姜維出列,道:“陛下,吳國這兩年風雲變幻,先是吳帝孫亮被權臣孫綝所廢,孫綝於是迎接孫休為新帝,再之後新帝將孫綝斬首,新帝開始重用濮陽興、張布等。吳國國內變幻莫測,看來還有很多事需要去做。”
董厥道:“吳國內部初定,暫沒有北伐曹魏的能力,所以臣認為,吳國很快會派使者前來我國鞏固連盟。”
劉禪道:“既然如此,那東邊暫時沒啥事了。”
姜維道:“是的,右將軍閻宇可繼續坐鎮永安,修建城防,探察吳國國情。”
董厥道:“這點臣贊同大將軍。”
劉禪又開啟一文書,道:“吾之前派尚書僕射諸葛瞻到巴西巡察,他初步認定巴西非流民問題,而是當地百姓的生活問題,他正在瞭解具體情況,之後會回朝議事。”
姜維道:“尚書僕射遠涉北境,明鑑國情,安撫民眾,回來後定有所為。”
董厥道:“巴西這地方,一直缺少重視,確實是窮了點。等他回來,臣願與陛下一同商議此事。”
劉禪道:“好,說到巴西,倒是和吾挺有緣的,已故車騎將軍張飛做過巴西太守,鎮守閬中長達七年。吾是他的女婿,諸葛思遠又是吾的駙馬,也就是說諸葛思遠去了他外祖父任職的地方。”
侍中張紹出列,道:“陛下,諸葛思遠一定能為家父,為陛下,為這個國家分憂。就算命他在那裡鎮守七年,我想他也願意。”
劉禪解釋道:“張愛卿,吾不是這個意思,沒有讓他長期鎮守巴西,他的一切行動皆由他本人決定,吾不干涉。”
張紹道:“臣明白了。”
這些日子,巴西閬中。
諸葛瞻開展各項工作,他對於國內人口問題感到擔憂,對身邊陳壽道:“這些日子治理巴西,各縣鄉府庫的錢糧一統計,發現嚴重不足。然而令我最為擔憂之處還不是這裡,更在人口,戶口人數就這麼點,你可知國內人口之變化。”
陳壽道:“後漢鼎盛時期的益州人口可達六、七百萬。自漢桓靈以來,天下崩亂,戰事無休,人口大量死亡、逃離、遠遷,益州也難以倖免,直到今日,州中含軍士銳減僅剩一百餘萬,算上隱匿人口大約二百餘萬,不過巔峰時期的三成。巴西自然也只有以前的三成,且老弱遠多於青壯。”
諸葛瞻感慨道:“先帝曾言:‘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而人口缺少,特別是缺少青壯,怎麼才能振興國力呢,你認為快速增長人口的辦法是什麼?”
陳壽道:“關於快速增長人口的辦法很多,如組織士兵解甲歸田,按功勞分配土地;如免去有戰功將士全家徭役,解放大量的奴僕、婢女,讓其成為普通人;如大量減輕賦稅,如鼓勵百姓早婚和多育。昔日高祖時期,只要生兒子就免除這一家二年的徭役,下令1530歲還不嫁人的都要增加5倍收稅,當政策逐漸落實,人口就會逐漸增多。高祖創業時期全國人口只有一千五百萬,到了武帝時期已增至六千萬,增加了三倍有餘。”
諸葛瞻道:“這些方法都要記錄下來,將來要擇選最合適的。”
陳壽道:‘遵命。’
宗預道:“天下大勢,非統一不能長治,非長治不能安寧。人口銳減是因為國家無法獲得統一而造成的,所以在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就算是努力十年也很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諸葛瞻道:“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五十年,總有一天能恢復起來。”
樊建道:“恢復人口是好事,當以國情而為,徐圖發展。”
諸葛瞻道:“這個我明白,自然是不能操之過急,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須拿出更好的策略來。”
劉幹道:“葛侯,我的想法是用十年時期,使得巴西八縣增長十萬人,二十年增加三十萬人,三十年增加五十萬人。”
王化道:“葛侯,我願隨劉太守一同治理巴西,幫助百姓生產,為巴西閬中之復興,盡上微薄之力。”
諸葛瞻道:“好,我相信你二人能為全國各地做出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