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厥道:“怎麼回事,就這麼回事。你我都不是治世之能臣,只是得到了丞相的破格提拔,陛下的太多錯愛。所以呢,要樂觀一點,以後還有路要走呢。”
於是二人繼續往宮中而去。
同一時刻,廖化叫來張翼來到宗預家門口。
張翼看著廖化,道:“元儉,真要這麼做嗎?”
廖化道:“伯恭,今日不僅是歲首之日,也是葛侯一統朝政的日子,我覺得應該這麼做。”
這時宗宅大門開啟,宗預走了出來。
見廖化、張翼在自家門口候著,宗預感到奇怪,走到二人身前,道:“二位老將軍,怎麼一大早堵在我家門口,這是何意呀?”
張翼看著廖化,廖化對宗預道:“宗老將軍,如今是景耀四年,從今日起,行都護衛將軍諸葛瞻開始統領朝政,不如相約一起去他家拜訪一下。”
宗預一聽是這事,大笑,又感嘆片刻,道:“我的廖老將軍啊,你在想什麼呢,你我都是年過七旬的老骨頭了,為國奉獻一生,所得到的東西已經夠多,說句實話,只差一死。為何還要相求於晚輩,而登門祝賀呢?這不感到滑稽嗎!”
見宗預敲著額頭,一副無法理解的模樣,廖化一時不知所措。
見廖化茫然,張翼道:“宗老將軍說得有道理,元儉啊,你是不是思慮過多了,居然擔心這方面。怎麼著,現在還想去拜訪嗎?”
廖化自知沒趣,只好道:“既然這樣,算了吧,入宮。”
於是張翼、廖化、宗預三人一同去往皇宮。
同一時刻,東宮。
太子僕蔣顯,右中郎將李撰,太子中庶子張鬱等陪伴太子劉璿。
元旦之日,劉璿召集來六位皇子,即劉瑤、劉琮、劉瓚、劉諶、劉恂、劉虔。此時眾人聚於東宮。
看著眾弟弟,劉璿道:“今日天空大晴,老天真給顏面。六位弟弟平時各有分工,各有家室,難得聚於一堂,今日相聚,一定要盡興。”
二弟劉瑤道:“大哥說得是,每年我都盼著這一日,穩固兄弟之間的感情呢。”
三弟劉琮道:“眾哥哥弟弟中,我身體最差,應當少飲酒。”
四弟劉瓚道:“三哥此言差矣,今日正是飲酒之日,何故過於保守。”
五弟劉諶道:“這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六弟劉恂道:“五哥,你這麼說不太好吧,今日是歲首大會,是值得高興的。”
七弟劉虔道:“我也覺得不太好。”
太子劉璿走到五弟劉諶身前,道:“五弟,哪裡不舒服嗎?”
劉諶道:“北國淪陷,中原未安,偏於西南,有何心情飲酒為樂,使人感到暢快呢!”
眾人聽後驚訝,劉璿拉著他手,道:“你說的這些,我至死都不會忘記。只是正值朔日,陛下宴請百官與使者,還是先忍為好。”
蔣顯走來道:“五皇子,你的義節,所有人都明白,還望忍辱負重。”
李撰走來道:“五皇子,新年之日,天子設宴,諸葛統政,百官同賀,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張鬱道:“五皇子,今日當以笑談陪天子,社稷之事有陛下和青年後輩之努力,早晚必能成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見三人這麼說,劉諶只好道:“諸位都這麼說了,我還能說什麼,今日同樂,不憶往事。”
劉璿道:“這就對了。”
於是劉璿拉著劉諶,眾人一同走出東宮。
同一時刻,諸葛宅邸。
宅門內外,聚集了可能有數百數千人,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從今日起,國家的朝政又歸於葛氏。從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到景耀四年公元261年),接近二十七年的等待,又一位諸葛先生將帶領這個國家走向復興。
諸葛家中,許多朝中要員,追隨左右。
張紹、張遵、黃崇、李球、陳壽這些不說,還有太常張峻,別駕汝超、領軍龔衡、御史中丞向條、大尚書衛繼、尚書劉武、程瓊、文立,尚書郎費恭、蜀郡太守張君、成都令呂辰等來了一大波人,從前院到後院,從宅邸前堂到八百桑樹下,把諸葛家搞得是氣氛十分熱烈。
在祭拜了父親諸葛亮後,諸葛瞻扶著叔父諸葛均來到前堂。
諸葛瞻道:“諸位,這位都不陌生吧,我叔父諸葛均,也是丞相的弟弟。”